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观念一体化201 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概念,自2004年提出,经历7年的生成发展,终于进入深耕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优化主题性正面报道的传播效果, 是主流媒体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国庆前夕,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推出了20集系列报道《崛起的海峡西岸》,展示福建建设成就,着重反映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进展、新气象和喜人前景,为国庆56周年献礼,迎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节目在《福建卫视新闻》和《福建新闻联播》中播出后,受到了各方好评。  相似文献   

3.
<正>2004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福建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首次完整、公开亮相。此后的5年,福建迎来了经济发展最快的历史阶段,福建省生产总值从6053.14亿元到首超万亿元;财政总收入从622.76亿元到突破1500亿元;海洋经济总量进入全国沿海省份第3位。  相似文献   

4.
《海峡西岸行》紧扣“两岸”这一主题,围绕海峡东、西两岸间密不可分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展示海峡西岸未来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记者日前从平和县南胜镇获悉:三年来,南胜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构建和谐南胜为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镇区重建  相似文献   

6.
声音     
过去福建老区落后的原因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向莆铁路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老百姓将直接受益。——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  相似文献   

7.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的时候,两岸三家主流电视媒体联手策划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对外宣传、展示“海西”的活动。这场由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台湾TVBS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大型电视直播系列报道《海峡西岸行》节目,自2006年9月8日至27日,长达20天,最终在莆田湄洲岛以最大规模的台湾妈祖信众进香活动的画面封镜,宣告2006年福建省又一场对外宣传、展示“海西”的战役性外宣活动获得圆满成功。直播活动以其高位策划、全方位展示、鲜明的对台特色、强有力的后方保障和广泛的海外影响,成为近两年来对外宣传、展示海…  相似文献   

8.
海峡西岸经济区由于是新近提出的概念,所以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中关于其定位问题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问题是个随时间发展而发展的问题,应分阶段来考虑,近期定位、中远期定位应有所区别。目前更应关注其近期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三年磨一剑     
<正>《直播台湾》是2006年9月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新闻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和TVBS两岸三家媒体合作的《海峡西岸行》的姊妹篇。在"海西行"完成之后的2006年10月,我们三家就开始《直播台湾》节目的策划和申请,当时的节目名字叫《海峡东岸行》(后来福建台以《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作为特别节目在午间播出,中央电视台以《直播台湾》名称播出)。  相似文献   

10.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图书馆如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关键是要搞好服务。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怎样做好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服务工作的思考,即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丰富文献资源,建设特色馆藏;开发利用文献,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加强与用户交流、合作,履行文献信息中心职能;提高图书馆员工素质。确保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为发掘深厚的福建文化底蕴,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造福建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监制,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福州华誉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文化海西》于2007年2月开拍。这是福建  相似文献   

12.
郑美娟 《东南传播》2011,(12):125-127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选,文化产业发展已具备了各方的条件和可能,对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来说,发展文化产业是具有诸多优势,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以创新性思维为核心动力,协调各文化产业发展,发挥各个区域产业带动与辐射作用,增强区域间合作,促进海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海峡西岸行》的创作过程,评析大型直播报道创造高收视率的原因,以便在今后新闻节目的改版与创新、节目评价与编播制作中考虑收视率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直播台湾》是继2006年《海峡西岸行》之后,两岸联手打造的又一大型电视系列直播节目。节目策划、直播主题、内容编排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受众观,主要表现为凸显受众意识、满足接受期待、体现生命关怀、鼓励受众参与。  相似文献   

15.
《海峡西岸行》在福建突破了以往只对重大事件进行直播的传统,开始围绕宣传主题策划直播事件,对电视直播和主题性报道的结合作了一次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蔡达 《大观周刊》2012,(19):73-73
近年来,我国地区性经济区的发展十分迅猛,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新兴经济区,由于它与台湾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本文就从海西经济区与台湾经济的联系入手,简要分析一下海西经济区的未来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为发掘福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造福建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监制、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和福州华誉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文化海西》于2007年2月9日在福州隆重开机。这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自成立以来拍摄的第一部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企业竞争情报领域的SWOT分析法,探讨了海峡西岸图书馆在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如何抓住机遇,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化发展,构建“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海峡西岸经济区有着对台交流合作的天然优势,是两岸传媒合作先行先试的良好选择。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其传媒业能否利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将会对“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构建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重点通过研究先行先试权的现实情况,结合福建传媒业现状,从政策制定、平台利用与文化合作等角度对海西传媒先行先试的现有政策和未来可能的政策进行前瞻探索。  相似文献   

20.
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宣传报道是媒体新闻报道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如何围绕这个大局,强化经济活动的新闻报道,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这样一个省级主流媒体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提出,强化大型经贸活动宣传报道是提升省级广播电视经济报道水平的重要途径。具体实践是:全方位、立体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加强新闻策划,深入挖掘经贸盛会内涵;报道形式多样,增强吸引力;拓展对外联合,扩大报道影响力。实现提升的对策包含三个方面:1、充分认识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型经贸活动宣传报道工作;3、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增强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