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史修志是中国几千年来优良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产生的许多志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资料的选用上,无一例外地利用了大量档案资料。因为志书是一种记载某一地区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著作,这就要搜集大量资料,经过考订编纂成志,而档案资料恰恰是反映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所以,编史修志与档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全国第二轮编史修志工作已经开始,如何适应新的时代需要,是摆在每位编史修志人员面前的新课题,只有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使编史修志工作面向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实际,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如何提高新编史志的质量水平,使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较多的借鉴作用,成为真正的地方历史文献,是目前编史修志工作中一个需要探讨解决的重要问题。体例是反映史志书内容的一种形式,体例完善与运用得当是保证志书质量的重要方面。各类史志书作为编史修志工作的最终成果,其编写水平反映在史体与志体的合理运用中。在编写地方史志中,经常是史…  相似文献   

3.
编史修志所需资料是多渠道的,但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是档案资料。这就决定了档案馆藏资料与编史修志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一、利用档案资料编史修志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档案资料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历史活动的真实或曲折的反映。档案资料不仅内容丰富,可靠性强,收藏集中,而且还能为从其它方面搜集资料提供线索。在我国古代,编史修志工作是掌握国家档案图籍的史官的重要任务之一。这  相似文献   

4.
全国首届修志历时20余年,已经圆满结束.回顾首届修志历程,面对一大批优秀志书的出版发行,在丰硕的成果面前,广大修志工作者无不露出欣慰的微笑.人们在总结首届修志经验的同时,没有人能够忘记"档案资料"对修志工作的帮助以及"档案资料"在修志中所立的功劳.事实也的确如此,档案资料为修志工作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翔实的历史资料,档案资料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反映在文字数量众多的历史史实上,更重要的是档案资料对历史资料产生的历史时代和背景的记录和反映上.这方面的例子在修志工作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方面的内容从编修志书中所产生的长篇"资料长编"中可以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5.
编纂地方志是我国优良文化传统之一。保守一些,以西汉末年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为标志,中国地方志的历史也近2000年。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各级各类志书汗牛充栋,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继承世代相传的修志传统,1956年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和国家档案局共同组成地方志小组,提出新编地方志的具体任务。随后全国各地开展大规模的编史修志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修志工作被迫停顿。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档案局关于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提出“号召编史修志,为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6.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编史修志的过程中,档案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该如何更好地利用档案,更好发挥档案的功能,笔者通过在一些县、市进行实地了解,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不管史志与档案工作机构设置如何,这两项工作本身总是密不可分.编史修志离不开档案,善于查找和利用档案是做好史志工作的基础,而反过来史志工作亦可促进档案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编史修志是各级史志编写部门的中心工作,也是《档案馆工作通则》赋予各级综合档案馆的重要职责.在修志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大量资料,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系统地记载了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一切从自然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8.
“硬伤”系指志书中的差错和讹误。要提高志书的质量,消灭“硬伤”应是当务之急。笔者参与过四部志书的编纂,在长期的编史修志实践中对“硬伤”的问题比较重视,常年坚持做笔录,即便如此,也还不时“失足”。  相似文献   

9.
讯息点击     
《档案》2007,(3)
临泽县两部史志获奖近日,在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和省地方史志协会组织的全省第六届优秀史志成果表彰会上,临泽县档案局编纂出版的《临泽年鉴·2003》获全省优秀史志成果年鉴类一等奖,《创修临泽县志》(点校本)获史志类二等奖。这些成果的获得,有效地丰富了全县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对今后进一步提高志书编纂水平,促进二轮修志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邵兆业李雁春刘彩花)  相似文献   

10.
逊克县的知青工作形成了一大批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在整个知青运动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地位。近年来,关于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屡见不鲜,它们从各自角度再现了3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知青运动。但是,充分地利用档案资源,全面系统地提供知青运动发展史料,为学术研究、编史修志、文学创作等工作提供依据还不多。为此,我们凭借我县知青工作档案资料丰富的优势,开展了知青专题档案编研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炼 《北京档案》1999,(11):26-27
档案馆作为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档案资料的中心.档案馆工作主要包括档案的接收与征集,档案的科学管理、档案的开发利用、档案史料的编辑出版以及参与编史修志等.  相似文献   

12.
编史修志,一靠档案资料,二靠口碑资料,两者相互为补充.当然,由于档案资料是历史的原始记录,相对来说比较完整、准确.因此,在编史修志中,我们主要依据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13.
于九孚 《兰台世界》2002,(11):28-28
档案编研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汇编档案文集、出版档案史料,编写参考资料和编史修志、撰写历史论著三个方面。县级档案馆的编研工作对上述三个方面是否都能兼顾,这就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馆藏档案特点来选择编研内容,确定编研重点。我认为,县级档案馆编研工作的主要任务还是汇编档案文集和编写参考资料。因为这两种编研成果能把档案信息更快、更好地传递给社会,直接服务于现实。而编史修志、撰写历史论著虽是档案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也是编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它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完成,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当前,而更在于长远。  相似文献   

14.
我省商业、纺织、轻工、二轻、冶金、石化、机械、建材等8个厅局因为机构改革,档案资料交由省档案局接管。由于被撤改单位的特殊情况,这8个厅局的续志资料收集工作只能通过查阅移交的档案资料来完成。一、认识资料收集工作的重要性资料是编史修志的基础,收集资料是续志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志书篇目拟定之后,资料的收集就成为中心工作,并且贯穿修志工作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档案馆的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内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开发与利用档案的重要手段,早在八十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档案局关于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中规定工作的重点时指出:“工作基础较好的档案馆,要着手进行档案史料的编研工作,研究档案内容,汇编档案史料,参加编史修志,为历史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6.
档案编研是档案部门以馆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史修志、编写参考资料以及撰写专门著作的工作。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是通过对高校档案馆藏的研究,按照一定的题目,对档案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编纂,  相似文献   

17.
钱国宏 《兰台世界》2001,(11):12-13
近几年,台安县有关方志、史志等方面的志书共编纂了近百部.这些"大部头"因其极具史料价值而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说起这些来,社会各界的共识是:"多亏了档案!"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史是历史科学中的一门专业史。我们的会议叫做“第一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这是考虑到近年来各地工作的状况不同,有的在写史,有的在修志,同时,史书和志书又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叫“史志研讨会”。不过,从广义来说,史和志都属于史学的范围。“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一个地方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和现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是修志的依据材料,志书是档案的副本或者说是传播媒介.档案一般都是原稿和孤本,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提供给一个人查阅利用,不便于广泛地传播利用.编史修志正是把分散的、零星的档案文件,经过分析研究,整理归纳,达到条理化、系统化,变成带有综合性、资料性的"全书",它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档案内容,是保存档案资料的一种辅助形式.文书是国家机构有效管理和正常运转的重要工具,文书当其现行使命消失,其中有查考利用价值者,便立卷存档.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证明,编史修志离不开档案。孔子开创了档案文献编纂之先河,他整理六经、搜集档案、尊重史实,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将档案编纂与史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主持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