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某种情况的消息和报告,多带有机密性质”。这是辞书上对于“情报”的诠释。如果我们仅仅拘泥于这种“带有机密性质”的“情报”的诠释,那么文学创作中的情报倾向便无从谈及。然而,只要我们稍许放开视野,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情报在人们心目中的范围往往要比辞书上的诠释宽泛得多。我很同意商子雍在《文学创作与情报信息》一文中所持的情报的定义: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带有信息色彩的东西,都属于情报范畴。只有这样,笔者在论及文学创作的情报倾向时才会找到一个比较恰当的出发点。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约翰·奈比斯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一  相似文献   

2.
中子弹     
《中国科技信息》2004,(12):59-60
自从《考克斯报告》危言耸听地攻击中国“偷窃”美国所有最先进的热核弹头机密情报,包括W-70(中子弹)的设计机密以来,中国就从各个角度对《考克斯报告》进行了强有力的驳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中子弹在一般人看起来似乎很神秘,实际上它是一种特殊的氢弹。中国作为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技术的国家,经过不太长时间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恐怖分子坠机毁楼事件,代表美国经济形象的世贸大楼轰然而塌。对恐怖分子来说,这是一起极其成功的策划,在事件之前的情报隐秘工作更是做得天衣无缝,纵使是兵强马壮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事先也未有一丝警觉。待到楼塌之后,美国所做的一切情报收集和分析已是“事后诸葛亮”,无回天之力了。那么,本·拉登之流的恐怖分子们是如何使情报隐秘做到天衣无缝的呢?恐怖分子的“光头术”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已有机密情报的传递。罗马人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光头术”。即将信使的脑袋剃光,然后将秘密信息刺…  相似文献   

4.
第三讲如何搜集第一手情报诚如前两讲所评介的那样,第一手情报有如此之妙用,可以在竞争中“克敌制胜”那么应如何搜集呢?下面我们将围绕第一手情报的搜集来一个纵横谈。十五、重要的第一印象对任何人来说,最切身的“第一手情报”乃是个人肌体发出和接受的情报。“痛苦!”“呼吸困难!”这样的自我感受就是个人健康状况的信号。“搞得太累了,下次公休日一定好好睡它一天!”此乃自我接受肌体第一手情报并加以利用,所得出的结论。这样,我们不断发出并感受肌体的第一手情报,就不至于染成疾病缠身。同来自肌  相似文献   

5.
提供情报服务的最终目的就是向读者提供必要的“情报”。然而,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却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服务。比如:以阅览、借出或复制具有一次情报性质的图书、杂志论文等形式提供的情报服务;通过二次情报索引、文摘来提供查找原始文献线索的服务;提供特定的事实、数据等服务。关于提供一次情报,很早以前图书馆、各种资料、情报中心就开始提供阅览、借出、复制,并包括馆际之间的资料交换等活动。一般所说的情报服务,狭义上讲大多同情报检索服务同义。它是通过索引、文摘提供所需的二次情报服务,对一次情报来说是带有指南性的。具体说是文献的书目数据、文摘等。因为它是一次情报,所以,达到文  相似文献   

6.
反窃听技术     
有窃听技术,就有反窃听手段。针对不同的窃听手段,也有针锋相对的反窃听技术。有矛就有盾。概括起来,反窃听必须做到: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使用口令、代号、隐语、密码、密机、语言保密器等进行保密:用带有假情报的对话、声音、电文、信号来掩盖通信的真实意图:破获窃听器,识破窃听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情报文学”,这个陌生而又新鲜的领域,日益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我认为,总的来说,冠以“情报文学”这样的称谓,未必就具有十分严缜的科学性。但她应当在文学的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却不应有任何疑异。下边,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情报文学的管见。  相似文献   

8.
朱彤 《情报杂志》1992,11(2):64-68
情报文学创作应根植于“情报生活”之中,要善于运用“文学”语言去塑造情报人物的立体形象,反映情报生活,来教育群众。并提出了建立“情报文学学”的新课题。对情报文学学的学科性质、概念、研究对象、任务、范畴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情报杂志》(原《陕西情报工作》)刊登理论性的文章多了些,长文章多了些(具体比例数虽没做统计,恐怕也在五分之二左右),这样就给读者造成一个“空泛议论,针对性、适用性不强的印象。尽管如此,我认为成绩还是很显著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钱学森同志在给科技情报下定义时就曾引用了1983年《陕西情报工作》中的观点。钱老的这一定义在全国影响很大。这不能不说此定义的形成是和《陕西情报工作》一直主张的观点有关;其二,从1985年《情报杂志》开辟了“情报文艺”栏,这在科技情报界是独创,在其它情报刊物上是未曾见到的。因此,把情报和文艺结合起来的这一形式必将和“战地文艺”一样载入文学史册,并且有光明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情报一开始就同人类的决策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小至个人处理日常事务,大至单位和国家的领导者处理集体和天下大事,无不遵循着“获取情报——分析判断——决策行动”这样一个过程。而人类的个体、群体及至整个社会,也就是在这样交织进行和无限运动的过程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科学情报对决策最早呈现出决定性影响的莫过于军事领域了。因为战争立时就能分出胜负,将士倾刻之间就知死活,用孙子的话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与情报术语的使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从信息、情报的各自性质与特点,获取的手段及其之间的关系上谈信息与情报的界定问题。并就目前对信息与情报间产生误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议将从信息中提炼出来的有价值的那一部分信息,称之为“信息情报”。同时希望同行准确使用信息、情报术语,以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竞争激烈的大公司中,工业间谍经常会获取对方的情报。因此,在客观上就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机密数据不被窃取或篡改。数据加密与解密从宏观上讲是非常简单的,很容易理解。加密与解密的一些方法是非常直接的,很容易掌握,可以很方便的对机密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相似文献   

13.
由于本职工作及个人兴趣的关系,笔者比较多地接触情报理论文字。每每在拜读之余,常常随意地想,有时就不免想得出格,竟然想起了齐白石的大手笔——虾,徐悲鸿的大手笔——马。在我国国画艺术中,有一种画法称谓“工笔”,与其相对的一种为“写意”。尽管情报理论文字文章与国画纯属风马牛,但我以为并不仿由此及彼的做些“相及”的联想。我觉得,很多情报理论文字相近于“工笔”,精于对情报实践的某一过程,某一方  相似文献   

14.
情报的功能分析是情报价值理论的核心。本文给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对情报功能的定义。力求科学严谨,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情报的功能量”的概念,为情报价值的理论发展寻求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几乎所有关于情报价值的论述中,都认为所谓情报的功能就是情报的作用、功用、效果或影响。而所谓情报活动的功能,则指情报活动的功用、作用或目的。这种解释是通俗的,但不够精确,覆盖面也不够广泛。例如,这里对情报功能的解释几乎都与“用”字有关。这样,就把情报所具有的但并未被使“用”的功能,都排斥在情报的功能的范畴之外了。因为情报的功能是多样的,根据情报的功能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5.
“情报是人类社会中固有的现象,从广义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情报。”“以情报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古来就是存在的。”不过,情报文学的出现比起情报来要晚得多了。那么,什么是我国最早的情报文学作品呢?答曰:《左传》中的《秦晋殽之战》。  相似文献   

16.
建筑工程是一种多领域复合型的大型工程,除土木施工外,其还包括:路桥施工,给排水施工,室内装潢施工等等,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领域,这样要想切实的做好建筑工程,就必须使各专业领域协调配合,机密联系,统一管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还有着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情报”改“信息”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情报”与“信息”的性质与特点,理清了情报与信息之间的辨证关系。“情报”改“信息”带来了正面的效果,但是也带来了消极作用,提出了减少负面效应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最后对“情报”与“信息”进行了正确的定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改名。  相似文献   

18.
情报保密是为了保障情报机密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情报共享是情报机构内部及国家与情报机构之间情报合作的一种形式.两者作为成功情报活动的保障而缺一不可.然而,情报保密与共享之间的共存矛盾使其易于向绝对化的方向发展.从情报保密与共享的必要性需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情报保密与共享共存的矛盾,并试图对如何找到其共存的相对平衡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情报价值     
杨松河 《情报杂志》1991,10(2):9-14
情报机关在获取、处理和使用情报的全过程都要与“情报价值”打交道。情报搜集部门要想方设法搜集“有价值”的情报;情报整编部门要从大量情报材料中分析、研究、鉴别、整理出“有价值”的情报;情报管理部门则要本着优质服务的原则,对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因此,能否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就成了评价情报部门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但是,究竟什么是情报价值?评判情报价值的根据是什么?情报价值与商品价值是  相似文献   

20.
《情报杂志》自创刊以来,除了设有与同类刊物相同的栏目外,还相继开辟了“情报心理”、“情报战”、“情报文学”、“情报故事”、“情报历史”、“情报人物”、“情报艺术”等栏目。这些《情报杂志》所特有的栏目,在许多情报专家、学者以及作者和广大读者的热情关心、积极支持下,象破土而出的新苗,已显示出了它们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个过程中,使人甚为欣慰的是,很多情报专家、学者、作者、读者或书面、或口头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这些意见,不尽一致、有褒有贬,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