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从提供就业支持、促进创业与发展创新、增强人力资本等角度完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及产业经济建设协同机制。分析了职业教育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价值,提出了新时期职业教育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阐述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体现,具有要素配置优、产业体系新、创新驱动快、数字赋能强、人力配置准等本质特征。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研究采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对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素组成和运行逻辑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运行表征和推进路径。研究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应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作用,促进产教伴生关系;推动多元协同共建,深化校企依赖关系;打造“五金”新基建,重构教学组织关系;优化研发平台组织,创新科教融汇关系;优化数字赋能生态,建立虚实融合关系;完善产教治理体系,处理好内外环境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四链融合”的视角下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产学研创一体化,赋能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破解“四链”融合不充分的问题,应注重以“园区+联盟”“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的建设思路,建构“四链”贯通共融的发展机制,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升级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进入线上、线下教学长期共存的新发展阶段。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在线教学是对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深入运用,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驱动在线教学高质量发展,显现出更强的针对性、更好的体验性、更高的效率性。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在线教育的现实基础主要体现在战略支撑、技术驱动、作用机制、内生动力和情感认同等方面。目前,教师信息综合素养“失位”与“缺位”、供需配置不合理、数字生态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凸显。基于此,为推动高等教育在线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注重提升教师在线教学信息素养、健全在线教学供需对接机制、构建数字生态教学环境提升教学品质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进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是我国建成教育强国的关键一步。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依赖传统发展格局、发展结构不善、发展模式科学性不足、发展功能发挥作用不佳等现实困境。新质生产力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突破创新,在价值论逻辑上具有独特优势及发展价值,在认识论逻辑上创造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生态,在方法论逻辑上以技术驱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模式包括主体需求维、功能价值维、主体关系维、技术方法维,能够在凝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发挥裂变重组与跨界融合功效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利益相关者协同高效处理职业教育公共事务。面向未来,在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还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构建“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新模式,借助科技创新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能力与发展水平,构建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职业教育风险防控机制,并制定法律法规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升级迭代。  相似文献   

6.
<正>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弋凡数字化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世界各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力量。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这就迫切需要在推进过程中牢牢把住一个核心要义、两个服务面向、三个发展目标、四个基础要素和五个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成渝经济圈内职业教育呈现出受区域空间特征的决定作用与自身高质量发展对区域建设的能动影响的双重空间逻辑。当前,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点、线、面”型的空间结构中呈现出与区域整体空间特征不匹配的不在场样态,使得经济圈建设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难以形成合力。由此,要明确二者在“点型空间”中彰显的提效促创、在“线型空间”中彰显的联通协同、在“面型空间”中彰显的城乡融合的空间价值耦合关系。从空间特征出发,在实践空间中通过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推进双城产业集群建设发挥空间集聚效应、通过职业院校联动机制赋能区域城市协同发展发挥空间辐射效应、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布局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发挥空间带动效应,最终实现以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高水平、结构化的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为教师赋能、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对高质量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厘清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对影响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成效的因素进行总结,并对当前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旅游职业教育一直承担着培养适应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随着旅游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也提升到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旅游也有了新的变化。在研究乡村旅游人才需求及从业人员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长效机制建设,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职业教育评价存在主体不清晰、体系不健全、标准不全面和工具不完善等困境。高质量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多元主体的价值共建,建立“去中心化”的结构以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在高质量发展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新时代,产业变革和学习革命将潜移默化地改变职业教育的教育空间、学习样态、技能体系。人工智能在赋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的同时,也赋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高质量发展。在理论、政策和实践力量推动下,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价值与路径,在价值层面树立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全方面关照多元主体的关系调整及价值共建;在实践层面重构评价主体共建职业教育和人的发展价值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1.
“工业4.0”的浪潮在给德国经济发展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给德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德国提出了职业教育4.0计划,开启了职业教育的系统变革:围绕劳动者数字能力培养,调整职业教育培训内容;建设数字化教育设施,实现传统教育模式数字化改造;分类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工业4.0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也应立足于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实施面向工业4.0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加快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师信息素养,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和普职等值性资格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工业4.0对职业教育的挑战,德国实施了职业教育4.0战略。在此背景下,德国工业4.0产教融合“智慧学习工厂”应运而生。“智慧学习工厂”以行为主义为指引,以学习者面向工业4.0的能力需求为目标,通过“教育层”“管理层”和“技术层”三个层面的系统化设计,实现了工业4.0技术、智慧生产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套致力于培养智能工业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方法,成为全球智能工业人才培养的经典范例,为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纵深推进及培养智能工业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借鉴:明确智能工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以产教融合平台为载体促进智能工业与教育的资源整合;实现智能工业教学实践平台管理与运营的系统化设计;加强智能工业数字技术与教育的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13.
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十四五”时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新要求,而发展模式创新是职业教育适应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对“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要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聚焦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育人模式、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教师发展模式、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创新专业建设模式,打破原有体制机制籓篱,彰显类型特征,构建跨界融合的生态系统,整体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增值”,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赋能”。  相似文献   

14.
智能技术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现状,聚焦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赋能什么?何以赋能?如何赋能?”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探讨智能化教学平台、智能化教学工具、智能化评价系统、智能化课堂监管、智能化学习系统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然后,从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性提高五个方面探讨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升级课堂教学样态、变革课堂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活动、重构课堂教学评价等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职业教育全方位转型,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行业“标配”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国际合作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从适应转向引领,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重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模式“智慧化”;构建“数字智能+工匠精神”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育复合化;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的匹配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化;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推动教育治理法治化;完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打造世界职业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诞生于工业化进程中,以培养专才为代表的“工业1.0”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工智能“工业4.0”的现实需要。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人机协同智慧双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技术引擎,倒逼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文章秉承“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辩证法观点,发现职业教育在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时,陷入教育资源公平公正与数字贫富差距、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知识内容转嫁与高阶发展、教育数据共享与安全使用的两难困境,为此须构建智慧赋能的人机协同智慧双师提升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的向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推进,亟须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评价创新这一“小切口”,撬动高质量课堂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转型”。研究呼应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诉求,立足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向,围绕高质量课堂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提出“价值引领+数字转型”的课堂评价创新理念;在此基础上,将教与学理论和评价研究方法有机结合,以育人水平高、教学效率高、结构稳定性高等“三高”为主要特征,构建体现“诊改贯穿+数智赋能”的高质量课堂评价指标体系;接着面向人机协同的智能应用发展趋势,彰显双向赋能基本思想,探索形成“人机协同+数实融合”的高质量课堂评价创新路径,并利用课堂教学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展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以“三高”特征重构的高质量课堂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智能技术赋能人机协同课堂的评价、诊断、干预、改进等提供新路向,有效推动课堂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推进,亟须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评价创新这一“小切口”,撬动高质量课堂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转型”。研究呼应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诉求,立足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向,围绕高质量课堂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提出“价值引领+数字转型”的课堂评价创新理念;在此基础上,将教与学理论和评价研究方法有机结合,以育人水平高、教学效率高、结构稳定性高等“三高”为主要特征,构建体现“诊改贯穿+数智赋能”的高质量课堂评价指标体系;接着面向人机协同的智能应用发展趋势,彰显双向赋能基本思想,探索形成“人机协同+数实融合”的高质量课堂评价创新路径,并利用课堂教学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展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以“三高”特征重构的高质量课堂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智能技术赋能人机协同课堂的评价、诊断、干预、改进等提供新路向,有效推动课堂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校企双方作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核心主体,在协同推进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产教两张皮”“校热企冷”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教融合头雁效应的发挥。对此,在教育部明确要求的“共同体要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置于首要位置”的背景下,以校本实践为基础,从拓宽产教融合办学形态、发挥企业产教异质资源供给、政府牵头制定利益分配制度及加强数字化智慧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一体化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发挥协同效应,立足行业,赋能产业,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世界产业发展和技术革命给教育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国家做出试点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一种制度保障。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文本,对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进行逻辑梳理和理性思考,分析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内涵维度,探索产教融合型城市的价值结构,审视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的现实困境;提出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学生、市民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城市命运共同体”框架,推动产教融合型城市多元主体融合的协同机制建设,提高教育、产业、城市协同发展效能;形成技能型城市发展样板,打造技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