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了黄智林老师《水的蒸发和沸腾》教学纪实课,颇有感受。 一、采用“用湿布擦桌子比赛”的竞赛激发法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上好本课打下了基础。 二、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举例分析引出蒸发的概念及蒸发的条件,循序渐进,层次清楚,符合小学自然教学的规律。 三、分析“水的沸腾”。安排学生从实验入手,这是又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充分体现了自然教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李杰 《小学教学设计》2002,(12):31-31,41
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实际观察、实验、推想、设计、验证、记录等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并在探究的基础上建立蒸发的概念 ,发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 使学生感觉到蒸发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体会到自然事物和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自然事物和现象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来改善生活。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蒸发现象。教学难点 :推想水的蒸发是由可见的液态的水变成了不可见的气态的水蒸气飞散到空中 ,即水的状态的变化。教学准备 :蒸发皿、湿布、温水、棉球、带刻度的小烧杯、小型风扇、酒精灯、铁架…  相似文献   

3.
《蒸发》是“九义”自然教材第九册中的一课,本课通过学生观察、想象,要求学生知道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要吸热。其中,“水蒸发时要吸热”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对家乡自然水域的实地考察,认识自然界的水是不纯净的,为学习“水的净化”一课打下基础。 2.学会取水样,并用闻、尝和沉淀、蒸发、化验的方法,检查水域中的水。 3.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进行实地考察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水到哪里去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在这节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蒸发现象”,认识“水蒸发吸热”等,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想、设计、验证、记录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在探究的基础上建立蒸发的概念,发现蒸发受热的原因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上课时,我首先用湿布在黑板上写一个“水”字,让学生观察这个“水”字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水”字,一会儿,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惊奇的表情,“‘水’字不见了”;“‘水’跑了…  相似文献   

6.
教学本课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水蒸发和沸腾的现象及其原因。让学生理解水蒸发的实质,是本课的重点。为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可在课前三天,将一瓶水放置在教室窗台上,要学生观察瓶子里水的变化,并指定一位同学每天定时把水面位置标在瓶子上。另外,教师课前还要准备好清水、火柴、试  相似文献   

7.
笔记本型电脑常用的散热方式为散热片和风扇,这两种散热方法最大的好处是成本低,此外还有键盘对流散热、散热管散热、温控风扇散热。1.散热管方式:散热管是最新的散热装置。可以有效地将热从一端传导到另一端。它长20多厘米,直径0.5厘米,里面有纤维和水,管内抽成真空,一端贴近CPU,另一端则远离CPU。它的工作原理是:真空状态下,水的沸点很低。如果在管子的一端加热,水就会蒸发,把热带到另一端,  相似文献   

8.
问:为什么把“沸腾”内容安排在“蒸发”内容之前?答:关于水能够变成水蒸气的教学,大多教材都是先引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然后再了解水的沸腾。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水的蒸发是一种自然现象。2.指导学生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加快水的蒸发的条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实验,把几块滴了水的玻璃片放在教室的窗台上。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玻璃片上的水滴,说说自己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问:为什么把“沸腾”内容安排在“蒸发”内容之前? 答:关于水能够变成水蒸气的教学,大多教材都是先引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然后再了解水的沸腾。一般的教学过程是:先让学生观察到水慢慢变干的事实,然后让学生思考水到哪里去了?能看到它吗?这说明水变成了什么样的物体了?引导学生通过推理与想象得到水干了是水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气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高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性能表征和应用是大学材料化学和生物药学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设计水凝胶制备的综合实验对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科技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设计一个新型的基于光控"点击化学反应"的可注射性荧光水凝胶的教学综合实验。详细介绍了可注射性荧光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流变分析和在抗癌蛋白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本综合实验设计新颖、方法可行性高、实验现象明显、应用性强,必能很好地用于大学生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性能表征和应用是大学材料化学和生物药学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设计水凝胶制备的综合实验对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科技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设计一个新型的基于光控“点击化学反应”的可注射性荧光水凝胶的教学综合实验。详细介绍了可注射性荧光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流变分析和在抗癌蛋白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本综合实验设计新颖、方法可行性高、实验现象明显、应用性强,必能很好地用于大学生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应基于"微电子器件基础"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教学实际,根据微电子行业对人才要求改革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理念,将微电子器件设计仿真与理论计算紧密结合在"微电子器件基础"教学体系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器件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其微电子器件设计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水的蒸发和沸腾》一课实录,反映出学生在认识“水蒸发带走热量”时十分顺畅,我感到有一疑问。 我曾经多次听过《水的蒸发和沸腾》一课,学生每次在认识“水蒸发带走热量”时总感到困难,我们也曾对此作过分析,认为刚上三年级的学生只有用皮肤去感觉物体的冷热的能力,由于没有热传递方面的认知经验,所以在认识这一问题时感到困难。这与刘晋斌老师在教《壶嘴高低的科学》一课时,由于学生还没有水平线的认知经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5):13-14
文章以探究水和油的吸热、散热性能为例,从推陈出新、自主阅读、找茬思辨、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实事求是六个层次阐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将LNG储罐稳态蒸发率研究内容引入实验教学,开发了基于ANSYS的LNG储罐稳态蒸发率仿真实验。利用ANSYS进行仿真实验,可获得LNG储罐稳态温度场分布以及不同环境温度、不同保温层厚度、不同保温层导热系数下的稳态漏热量及蒸发率,便于学生理解LNG蒸发规律。通过该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仿真实验,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仿真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谈自然课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巴东县清太坪民族小学邓晓凤(444327)自然课是培养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现象、了解自然规律的学科。在自然课教学中不仅要想方设法通过实验、实践直观让儿童获得感性知识,同时理应通过感知的现象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仅以"水的蒸发...  相似文献   

18.
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实验对他们产生学习兴趣相当重要。教学中不妨多设计一些因地制宜的实验,以增强教学效果。下面就液体蒸发的实验教学作一简述。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让学生倒同样的一滴水在桌面和手心上,另一只手将水滴涂抹开成同样面积的水迹,观察水的蒸发情况;再结合课本上列举的例子就可以得出结论。2、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让学生倒同样的一滴水在桌面上,用手将其中一滴抹开,观察两滴水的蒸发情况,抹开的一滴明显比没抹开的蒸发得快。3、液体…  相似文献   

19.
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方法与途径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灵活应用科学课教材中对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学生实际,充分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的实践中已经有了哪些经验和知识,并且根据学生现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问题。例如,在设计探究液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时,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一杯水,我们给它加热,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大部分学生会回答,它会减少。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给水加热由于蒸发,学生只是观察到水变少…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讲授教学中,变压器等物理器件作为主干知识的应用主要是由教师讲解.教师首先介绍器件的结构,继而介绍其工作原理,然后通过相关练习进行巩固.学生通过倾听快速地了解器件的原理并加以应用.该过程涉及到的演示实验大多是教师直接呈现,学生在观察中得出结论,学生对器件本身为何如此设计没有任何的质疑.这种教学模式淡化了器件装置中所蕴含的物理思维、物理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