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心脏康复已经成为治疗稳定期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有效措施。随着心脏康复的不断推广和发展,心脏康复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康复治疗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大众的公认。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康复运动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预防和改善作用,所以要通过不断探索充分地挖掘运动康复疗法的治疗作用,以为心血管理疾病患者提供更好地治疗、康复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的恢复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来到某医院进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88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进行术后的护理工作。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使用传统方式的同时加入早期康复发护理。在患者出院之前,以问卷调差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统计学允许的概率误差范围内可以判定早期康复护理具有实施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在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特定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方案,通过专家集体授课,观看录像,患者集体讨论和一对一个别辅导等方式进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生活方式、服药、门诊随访依从性,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关系评分等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者的干预依从性明显改善,好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关系这四个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证明: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门诊随访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脏骤停或心脏性猝死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杀手,因为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像冠心病、心脏病、心肌病、动脉硬化等等很大一部分心血管疾病,都能够导致心脏性猝死或心脏骤停,从而直接造成患者的死亡。我们知道,从胚胎发育期开始,心脏就开始进行有节律的收缩运动,一直到人的死亡,心脏的这种运动都不能有片刻中止。那么这种节律运动为什么会几乎没有任何预兆地突然中止呢?从医疗实践上可以发现,引起心脏性猝死或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是心室颤动。  相似文献   

5.
<正>在门诊中,遇到很多患者,不管自己有没有高血压,一上来就伸手:“医生,帮我量下血压。”还有些患者经常问,血压应该量哪只手?有的患者认为量血压根据男左女右原则,有的患者认为因为心脏在左边,所以量左手。对于血压什么时候量,也有不少患者有疑问。有研究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7.9%,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6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超过50%。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大家都知道高血压会引起中风、  相似文献   

6.
刘江生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康复医学专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他领导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18年来,开展急性心肌梗塞(AMI)康复医疗的医院由它成立前的3所发展到20个省市的许多医院,开展了有合并症(心衰等)AMI患者的康复医疗,对高血压、冠心病等所有心脏康复领域均开展了工作;并与时俱进地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康复医疗,创造性地(国内、外未见)制定了中国PCI后康复程序。  相似文献   

7.
近观心脏     
<正>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被世界心脏联盟确定为"世界心脏日",其永恒主题是"健康的心"。健康的心是什么样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如何危害健康呢?心肌细胞(蓝色代表细胞核)对于维持心脏跳动的肌肉收缩至关重要,科学家基于干细胞制造心肌细胞并研究这种细胞会如何导致心跳异常。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老年超重或肥胖人群大量增加,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人群不断增多,伴肥胖而聚集发生在个体上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现象,即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的流行病和重大健康问题。MS主要特征为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关键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腹型  相似文献   

9.
<正>刚退休不久的孙大爷最近总觉胸口疼,有针刺一样的感觉,有时候呼吸不畅,闷得慌,起来活动一会,不适感就能减轻。他担心是心脏问题,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等一系列检查做完后,一切指标正常。医生最后给出的诊断是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长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环境和遗传因素如何影响这两种疾病仍不完全清楚,且已有的证据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人群,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人群。重大项目《环境与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影响的超大型队列研究》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超大型人群队列为基础,目前已经在生物学、行为、环境等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制定我国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对策、更新相关疾病防治指南、更有效地识别高危人群提供了中国人群高质量的病因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健康快递     
《科学与文化》2008,(1):42-43
吃蟹后喝杯生姜红糖水螃蟹性寒,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胆固醇,对于脾胃虚寒者,或慢性胃炎、溃疡等肠胃疾病患者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和伤风感冒的病人,吃蟹往往会使病情加重,上述人群应少吃或不吃螃蟹。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医髋关节康复的特点和需求,研究一种基于嵌入式和传感器监测的脚踏转过的角度实时显示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下肢康复训练器的脚踏角度监测模块、嵌入式终端和手机实时显示脚踏转过的角度两大部分组成。以感知膝关节角度活动为例,根据临床数据设定不同身高、不同体型患者与训练器对应的距离以及不同的座位,患者使用下肢康复训练器进行康复恢复,通过对膝关节屈15&#176;~30&#176;,髋关节屈45&#176;~60&#176;活动度的原始数据进行监测,实现社区中医髋关节患者康复疗效判定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彭景添 《科技广场》2002,(11):45-4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食的脂肪和热能也不断增加,而人们的体力活动却明显减少;加之生活节奏紧张,吸烟、饮酒等诸多原因,遂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并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普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势在必行。 秋冬季节,气候变幻莫测,是一年一度的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如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心痛等。因此,在此季节加强心血管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呈贡医院,成功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的福建人林师傅康复出院了。有6年扩张性心肌病史的他幸运地得到了由"脑死亡"男子捐献的心脏,并在昆医附一院专家的医治下,康复情况比预期还要顺利,12天出院创造了该院心脏移植手术康复新记录。"这是我们医院目前开展心脏移植手术效果最好的一例",昆医附一院院长王昆华介绍。为了能顺利地做好这次手术,该院采取手术、麻醉、体外、心超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14,(2):22-24
心血管疾病在中国高发,和我们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如何更早地警戒自己的心血管异常?如何更好地掌握有利心血管的生活习惯?哪些人群应当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让我们来检视国外新的心血管病研究提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2022年心血管病种的住院数据,对患者和主要病种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中手术材料费占比最高,住院天数、自付金额占比与住院总费用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可从加强对潜在患者的健康关注,提高社会心血管疾病防治意识;住院治疗中合理规划治疗方案,合理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材料价格三方面入手,实现对住院费用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自然死亡的头号杀手。心律失常一直都是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一种主要形式。随着实验和临床数据的积累、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应用、计算机算法的优化和算力的提升,通过建立生理生化层面精细的心脏电生理数学模型,开展生理及病理条件下高性能计算仿真已成为探究心律失常机制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造成心律失常的几种典型机制,回顾了心脏电生理建模仿真的发展过程并指出了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如何更系统深入地理解心律失常这一可激发介质上多尺度多物理态的复杂时空行为,如何运用电生理建模仿真辅助抗心律失常特效药物研发以及完善一般性药物的心脏安全评估。针对以上的挑战,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建议:发展计算上可行的多尺度群体化心脏电生理数学模型;进行基于药物与蛋白/离子通道相互作用的虚拟抗心律失常药物靶点的筛查;建立一般性药物心脏毒性检测的虚拟仿真平台。通过深度结合实验和临床数据发展高性能多尺度群体化的心脏电生理虚拟仿真,有望进一步发掘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潜力,推动心脏病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妍 《科学生活》2007,(11):90-91
心脏是人体中惟一一个片刻不可以休息的重要器官。当人的生命开始在母体胚胎里孕育时,心脏就夜以继日地开始工作了。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功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2007年9月30日是第七个世界心脏日,此次活动的中国区主题是"健康家庭,和谐社会",为保护心脏、愉快生活而又一次向全社会作出呼吁。  相似文献   

19.
急性期是中风康复的关键阶段,中风急性期的康复治疗可以影响着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出院后的衣食住行、生活质量,仅仅靠药物治疗是无法达到这种康复治疗效果的,而中风急性期康复护理与治疗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中风后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循序渐进,中风急性期康复护理与治疗干预方法主要有康复护理和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等。康复护理和治疗包括语言锻炼和肢体锻炼。中风急性期患者经康复护理与治疗干预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速度快,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高,使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和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主要疾病,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早期发病时往往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因此早期检测心律失常对提前预防心血管疾病,及早介入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心电序列进行去噪声处理,再利用ARMA模型以及时间序列的方法对分解后的信号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将ARMA模型的系数作为心电信号的特征指标;结合决策树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和随机森林分类机器学习方法对提取后的心电特征指标进行分类研究,并根据实验结果对三种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