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潇 《新闻世界》2011,(6):133-134
民生新闻及公共新闻,因其"受众本位"核心,一直深受公众认可,而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延展,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新闻传播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入手,解析新闻媒体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是新闻媒体履行的一种大众传播职责。旨在向受众提供各类新闻信息,使受众能及时了解并正确认识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进而使受众按照传播者的意图进行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及自身的修养娱乐,以引导社会生活循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所以,失去了受众,离开了受众的接受,新闻传播就毫无价值可言。  相似文献   

3.
于都 《军事记者》2005,(8):11-11
在我国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广大新闻工作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用真实生动的笔触反映现实生活,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了受众、感动了社会。但也有一些虚假新闻报道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给新闻工作造成了很大危害,它的存在是新闻界的耻辱。如果受众总是以怀疑的态度对待新闻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社会、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新闻媒体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炽化的地步。新闻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新闻媒体形象的竞争,是新闻媒体自身的品位、格调、号召力和影响力的竞争。要想在这一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新闻媒体就应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新闻受众负责的精神,更加自觉地加强自身形象的设计和塑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新闻媒体加强自身形象的设计和塑造,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是新闻媒体向受众传递社会新闻事件的一个交流的过程。没有受众的存在,新闻媒体就失去了其报道的意义和价值。受众是新闻传播存在的重要前提。基于此,就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特点与重要性进行论述,以期促进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于赢得广大新闻受众的诚信:而新闻媒体恪守诚信,应当具体体现在新闻报道上。这就是说新闻媒体要不负广大新闻受众的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张耀平 《新闻通讯》2008,(12):56-57
信息化时代,人们对承担社会责任的新闻媒体有着不同的心里期许。任何一个新闻媒体都有其特定的报道领域和报道风格,尤其是作为专业新闻类报刊来说,要改变“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不爱看”的老大难问题,只有将专业新闻通俗化才能与受众的期许相吻合,才能赢得受众,担当起承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闻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新闻成了近,年来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关注社会新闻。“,报道社会新闻成了新闻媒体争夺和取悦受众的”常用策略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新。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社会新闻的形式和内容,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从社会新闻的发展轨迹看目。,前的社会新闻正处于从市井新闻到市民新闻的过渡和交融阶段并终将向更高层次的民生新闻发,展我们相信对社会新闻的类型和发展轨迹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分析必将有利于推动社会新闻的,健康发展。市井新闻展示社会千姿百态开启社会新闻:,之门新闻媒体对社会新闻的关注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9.
郑远龙 《新闻前哨》2007,(10):67-68
"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新闻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和受众的重视。由于社会新闻本身往往是社会舆论的热点、受众关注的焦点,因而也又是新闻报道的难点,容易产生导向上的偏差。因此,探讨新闻工作者在社会新闻实践过程中的导向意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见长的社会新闻,在新闻媒体中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众多媒体包括地市党报都把社会新闻作为吸引读着、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阵地经营。社会新闻既是党报占领和开拓读哲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是党报反映礼情民意的重要途径,更是党报引导受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是最基本的信息传播者,没有对信息进行正确的选择就没有和谐 在当今信息时代.充分及时地获取有效信息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最基本的功能,即要及时、准确地向受众传递新近发生的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或社会方方面面有价值的新闻事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作为现代社会监督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播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因其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而一直倍受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完善和人们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新闻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久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就“受众对媒体的信任与  相似文献   

13.
舒畅 《传媒》2015,(21):47-48
全媒体时代语境下,新闻内容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独家原创新闻越来越少见,而独到、深刻、丰富且具有指导价值的时评内容则成为了各大新闻媒体抢夺受众市场的利器.如此一来,网络时评栏目便成为各大新闻媒体吸引受众关注、提升舆论价值的拳头产品.网络时评作为网络媒体工作者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最新观点、认知的论说栏目,其最大的魅力就是揭开事件表层面纱,呈现新闻的本质和内涵,为民众解惑答疑、引导舆论,让受众对新闻事件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与认识,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因此,如何提升网络时评栏目的品牌价值和舆论价值,也成为了新闻媒体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燕 《当代传播》2001,(1):32-33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新闻传播界的竞争与日俱增,已构成一道浓重的社会风景。新闻传媒的竞争无疑为广大受众的受传选择与需求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新闻改革酿就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实际上,新闻媒体竞争的根本就是新闻人才的竞争,或者说是媒体在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的竞争。有了优秀的新闻人才,才会有优秀的新闻媒体,已是当今的社会共识。新闻人才早已是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重要砝码。 中国青年报堪称是一张拥有较强传播实力与较高传播水平的现代报纸,无论在新闻媒体各领风骚的过去,还是在新闻…  相似文献   

15.
朱俊良 《视听界》2007,(4):103-104
电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的解读与阐释,不能仅仅以消息或信息的形式短平快地反映,而应适应新时期受众对社会事件思考与评价的需求,注重深度报道,更好地承担起新闻媒体“解疑释惑”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王哲 《传媒观察》2003,(3):49-50
我国加入了WTO以后,新闻媒体的发展速度与格局整合进一步加快,各种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白热化趋势。社会新闻作为媒体新闻竞争中最突出的领域之一,其重要性已日益凸现。一家新闻传媒在其发行范围所及之处对受众是否具有吸引力,受众对某一种媒体关注度的高下之别,在一定程度上均取决于媒体向公众提供的社会新闻质量的高下。  相似文献   

17.
社会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以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为题材的,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利益、兴趣密切相关的、有一定报道价值的事实报道。因为社会新闻来源于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所以,它拥有广泛的读者、听众、观众。正因为如此,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也就成为各新闻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它是用来约束和规范新闻职业行为的一种道德。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党、爱国、爱人民,全心全意为新闻受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通过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各种新闻传播活动中、在处理各种职业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理念、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来体现。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媚俗     
胡淡 《记者摇篮》2009,(4):20-20
新闻媚俗是指新闻媒体为了争取受众,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去迎合部分受众的不健康心理,报道不适宜公众传播的内容。目前,我国新闻界各类媒体的社会新闻、法制新闻、娱乐新闻等的媚俗现象十分严重,报道内容低俗,报道手段卑劣,在社会上引起极坏影响,对青少年起到了误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闻打假,是新闻媒体生存发展之根本。新闻的核心就是真实,新闻真实是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基石,是新闻报道不可动摇的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失去了真实性的新闻报道,媒体终将得不到受众的信任,而为受众所抛弃。在当前国内改革步入攻坚阶段.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现、信息传播途径纷繁众多、多种思潮相互激荡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