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的“真”与“实”对舆论监督稿件而言尤其重要。记者在采写舆论监督稿件时,要全面、公正、客观。这在新闻界已被再三强调。那么,舆论监督稿件的编辑环节在避免侵权上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的真实性是法律要求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也是司法实践的基础,因此,新闻的本质属性和法律精神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应从树立法制观念的高度来领会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的其实性所具有的特殊重要的意义。换言之,舆论监督的真实性是一种法律要求。从法律要求讲,舆论监督必须建立在新闻来源和新闻采写的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3.
孟海 《新闻窗》2007,(3):17-18
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主要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记者如何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是值得新闻界思考的问题。一、以“促进问题全面客观公正的解决”为依法开展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坚信开展舆论监督的真理性,是记者实施舆论监督的精神基础;促进  相似文献   

4.
梅鲁生 《青年记者》2007,(12):58-58
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需要坚持的原则,对于负面报道来说,坚持这一原则尤为重要。眼下,新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新闻媒体纷纷加大了舆论监督力度,但由此引发的新闻纠纷、新闻官司也在增多,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报道失实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梅鲁生 《青年记者》2007,(12):58-58
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需要坚持的原则,对于负面报道来说,坚持这一原则尤为重要。眼下,新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新闻媒体纷纷加大了舆论监督力度,但由此引发的新闻纠纷、新闻官司也在增多,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报道失实引起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饶辛欣 《新闻世界》2010,(7):112-113
《帮女郎帮你忙》栏目从2008年10月开播至今,收视率一直占据着省网收视率的第一把交椅。这与该节目的舆论监督内容有一定关系。做好舆论监督,首先,舆论监督必须完全真实,其次,必须要客观公正。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好调查性报道。  相似文献   

7.
朱巧玲 《视听界》2014,(1):112-113
新闻监督是舆论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有责任有义务对不法违规行为进行真实、客观、全面的报道,维持社会公正,维护群众利益。舆论监督报道不是简单的事件曝光,而应讲究方式方法,重在解决问题,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11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会新闻界迎新春茶话会上提出,要努力破解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的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这"四难"。其中提到破解舆论监督难时,他指出:"破解舆论监督难就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问题。舆论监督实际上也是正面报道.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提升认识、改进工作。”舆论监督也是正面报道,这就为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舆论监督的功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自律与他律     
媒体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客观、真实、公正的信息,是公众的信任。但一段时间以来,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不断出现在一些媒体上,它不仅严重损害了媒体追求客观真实公正的形象,而且使媒体失去了社会的公信力,给国家、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危害。那么,如何保证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如何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其实,媒体的产生、发展与壮大为我们提供了最生动的答案——自律与他律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只要是真实客观的,我们就要认真地整改。”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媒体座谈会上,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说,舆论监督也是一种正面报道.不能简单把它称为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11.
王金山(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支持新闻舆论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真诚地欢迎客观公正的舆论监督。希望新闻记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舆论监督,要敢于曝光阴暗面,勇于鞭挞假恶丑,对于那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仇和(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12.
法制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媒介审判现象,即媒介在司法审判前对涉案人员做了超前的审判预测.媒介通过带有主观倾向性的报道向受众展示"真相",进而影响社会舆论,用"媒介真实"向"客观真实"发出挑战.要使媒介审判回归于正当的舆论监督,新闻媒介要规范新闻报道、严肃新闻评论,对法制新闻报道、评论的最终目标应定位于普及法律知识、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关系,用真实可靠的事实和公正客观的评论为受众展现真实客观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一、隐性采访的正面作用 (1)隐性采访可以获得客观真实的原始新闻素材,从而帮助媒体促进舆论监督。作为媒体传播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揭露丑恶,追求公正,实施舆论监督,批评性报道是实现抨击的最有力手段。但是.众所周知,批评报道要获得的第一原始新闻素材,往往是很不容易的。于是,隐性采访得到记者普遍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只要秉承真实、客观的精神和态度.我们的新闻舆论监督一定能发挥其强大的社会效用。  相似文献   

15.
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质的“度”,提倡新闻舆论监督的“度”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从新闻舆论监督的效果上来讲,它的难度并不仅仅是记者的紧张和辛苦,而是难在对“度”的把握上,即整体的一种火候,需要在客观、公正的报道中达到预期议程设置的效果。反思近年来在新闻实践中舆论监督个  相似文献   

16.
提起舆论监督与新闻真实。业内人士多从媒体从业人员的自律方面论述。诚然,当今媒体间的竞争空前惨烈,媒体从业者为抢发新闻,追求轰动效应,失实报道时常见于报端、电视。但对于行政干预较多的中国媒体,行政部门的开明对于减少新闻失实,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舆论监督。媒体要客观公正,官员也要有点承受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政治家的导向观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在法制新闻舆论监督报道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新闻选择.坚持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法制案例.传递正确的法治理念,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法治观、是非观。这是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从事法制新闻舆论监督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王珏 《新闻采编》2001,(6):26-27
舆论监督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功能,在党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呈现,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的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照片的直观特征突出了批评报道的客观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对于从事批评报道的记者,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其在采写和发表新闻报道时,要客观公正,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文字报道固然能体现新闻真实性及客观性的原则,但有些新闻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同志谈到新华社工作时指出:“新华社要成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他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这四点是新闻的共同要求。他说:“外国记者强调他们的新闻报道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报道;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报道,是他们的口号。我们如果不敢强调客观的、真实的报道,只强调立场,那末,我们的报道就有主观主义,有片面性。”(《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第361、359页)  相似文献   

20.
批评揭露性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如何让我们采写的每篇批评性报道客观、真实,让当事人心服口服,真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促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不是每位新闻从业人员都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