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唯有创新 才能创优近年来,我有幸以评委身份多次参加湖北广播奖、中国广播奖和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活动,也参加过一些全国性的广播新闻业务会议。了解到我国广播新闻改革的动向和趋势,欣赏到许多广播新闻精品佳作,更加深切地感到,创新是广播的唯一出路和必然选择,也是广播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创新,才能创优,在历史转变的关头,我们每一个广播人都应当有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把创新创优作为毕生的追求。在20世纪80年代,湖北电台在广播新闻的改革创新方面曾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湖北电台提出的"上中央台带动本台"的方针…  相似文献   

2.
广播创优与理念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2001年度,有五篇作品获中国广播新闻奖,中国彩虹奖一等奖,一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黑龙江广播剧连续十三年夺得全国评比一等奖。这是一笔财富,它记录了黑龙江广播人的创新实践,也记录了广播人对自身变革的凝重思考。面对全球背景下现代传媒变革的趋势,广播人的创新与智慧不仅要体现在节目的创优上,  相似文献   

3.
宁波交通音乐频道《如意鸟》是兼有新闻时效性、文化思想性、文艺欣赏性的"跨界"栏目,同时也是浙江省广播电视精品栏目。近年由《如意鸟》团队主创的广播精品囊括中国新闻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广播文艺创新奖等国家级大奖及省政府奖等100多个,成为精品创优的"高产田"。在这个栏目基础上还培育出一个"长江韬奋奖"、2个"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2个"金话筒"提名奖。如意鸟工作室被列入宁波市创新团队,精品创作名列全国同类城市电台前茅,成为瞩目的广播创优"宁波现象"。  相似文献   

4.
实施精品工程是广播电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广播新闻应该如何创优?笔者以为,惟有创新,广播新闻创优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创新,就是要按照新的思维方式提出新的构想,创造新的事物。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要求我们要用新的理念、新的创意和新的技术手段来采写和制作新闻节目。其实,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从未停止过,但是在今天,在媒体激烈竞争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广播这个弱势媒体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创新,广播新闻工作者在危机感的同时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吸引更多的受众,就要有更多有新意…  相似文献   

5.
蒋雅芬 《视听界》2005,(5):77-77
近年来,常州电台本着“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扩大影响力”的办台宗旨,把电台节目创优争先作为城市电台提升宣传水平的系统工程来抓,节目创优取得了丰硕成果。2002年获江苏广播奖一等奖7个,2003年获江苏广播奖一等奖8个,2004年获江苏广播奖一等奖8个,并有4篇(档)作品参评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奖评选。近年来获得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金奖、金奖提名、银奖、铜奖和“百优奖”的人数超过了27人次,获奖人次名列全国第一。这与我们始终把创优工作作为影响力工程、强基工程、创新工程和责任工程密不可分。一、创优争先是影响力工程媒体…  相似文献   

6.
广播记者是新闻创优的主要执笔人和宣传者,优秀新闻的完成过程是要求广播记者根据自己所见或亲身经历的事件或人物用恰当的唯美的文字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对广播记者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想通过对记者素养在新闻创优过程中的重要性谈谈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要求广播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进而从新闻创优的过程中来彰显记者真善美的高贵素养。  相似文献   

7.
乐清广播电台重视新闻创优,从2001年到2005年的5年时间里,获得省级广播新闻作品奖8件,其中1件获得全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全国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创优、出精品一直是很多广播新闻工作在为之努力的事情,这也是未来事业的发展、媒体的生存向每个广播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但是,如何才能创出精品呢?  相似文献   

9.
广播下一步如何再出新招?广播新闻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广播持续发展的后劲如何进一步增强?这是当前摆在广播人面前一个现实而严竣的课题。作为县级台的常热电台在“八五”初创辉煌的基础上(“八五”期间,节目创优获中国广播奖5项、省级政府奖26项,广告年均增长101%),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根据常熟的市情、台情,拟定  相似文献   

10.
开拓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没有创新的报道难以赢得受众。探索新途径,开挖新观点,是本届江苏广播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秘诀所在。 2002年度江苏广播新闻奖共有98件作品参评,其中获得一等奖的10件,二等奖25件,三等奖35件。这些获奖作品体现了上一年江苏广播  相似文献   

11.
申红  褚俊杰 《新闻世界》2011,(10):98-99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进步,融合成为媒介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多媒体竞争的生态下,新闻节目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增强时效、变革形态、服务听众、融合新媒体资讯。广播新闻创新的基点是强化内容建设、加强新闻内容生产,唯有高品质的内容才能赢得听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节目创优工作,不仅能够展现一个电台制作播出的综合水平,而且能够带动其整体节目质量的提高,因此,各级电台都把节目创优作为精品战略,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纵观我省广播文艺近年来创优工作作取得不俗的成绩,在全国政府奖、“五个一”评奖中,都获得大面积丰收;省内各级电台创优水平也呈上升趋势。由于工作关系,我连续参加了河北省近年来的广播文艺政府奖的评选。从前不  相似文献   

13.
张卫 《河北广播》2005,(5):74-75
广播作品创优,是每个广播新闻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如何创优呢?近年来,笔仔细阅读了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广播精品,颇有收获,那就是广播作品创优必须在“特”、“活”、“深”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广播电视学会和省厅新闻研究室于7月28日至31日,在长沙联合举办第三期全省广播新闻创优学习班。来自各地、市、县广播电台(站)的新闻业务骨干90人参加学习。学习班由学会秘书长欧泽纯系统的分析了全国第八届(1989年度)广播新闻优稿情况,展望1990年创优形势;新闻研究室主任潘重宇专题讲了《新闻  相似文献   

15.
南通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市级台多年来新闻佳作迭出,近五年中年年有两篇以上作品获中国广播奖和中国新闻奖。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比中,该台记者采写的广播专题《应对反倾销,你准备好了吗?》又喜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里,通过对这篇获奖作品的分析,谈谈如何拓展地方媒体记者创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广播新闻的三个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广播新闻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在内容,形式和机制上下断创新,丰富其内容,更新其形式,才可以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才能使广播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在群雄并起的媒体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阐述的"创优意识",主要是指中国地市报人深入思考、精心采写,争获优秀新闻作品奖的"创新意识"。争获优秀新闻作品奖,是许多地市报人,特别是中、青年新闻采编人员孜孜以求的强烈愿望。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人进行,不断增强新闻采编人员的“创优意识”,在当前新形势下又遇到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新疆广播电视报》多年来一直在全国、省级和新疆广播电视新闻报刊奖的评比中连拔头筹。本人有幸连续四年获得专稿类的一等奖,在为自己的收获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加深了我对广播电视报新闻创优的三个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5日,由我台播出的录音通讯“耕夫老农牵红线 九亿农民有新歌”继摘取盐城市优秀广播节目、盐城市好新闻奖、江苏广播奖、全国农村优秀广播节目四个一等奖之后,近日又传来喜讯:该节目又被评为’96中国广播奖二等奖。这对于省市电台来说,或许不足为奇,然而,它却写下了我们这个县级电台创优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回顾此篇作品的采写过程,心灵的感应——这是我最深切的体会。 一个难得的创优题材  相似文献   

20.
无锡广播中心有十三个作品获得1999年的全国奖和省一等奖。其中3个是国家级政府奖,7个省级政府奖一等奖,还有3个是省“五个一工程”奖。如此创优丰产,在无锡广播史上是空前的。可以说,每个大奖的背后,都凝聚着创优者的一番酸甜苦辣。兹将其成功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做精品节目需下苦功夫 《扬创新之帆,搏击世界潮流——三毛创立国际著名品牌纪实》终于获得了1999年中国广播新闻奖二等奖。这是无锡广播中心新闻台记者郑功继96年《情寄吕梁》之后的又一个全国二等奖。自94年至99年,6年中他获得6个省级以上大奖。一提起节目创优,他就来激情:“做精品节目是一种乐趣,可以把个人的才干、追求尽情地体现在作品的采制过程中,所以再苦再难也是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