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气象灾害预警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以"灾后报道"代替气象灾害预警报道,对干旱、冰雹等一些持续性、突发性的气象灾害预警报道不够完善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多个地方发布暴雨、高温或台风等气象预警,提醒人们做好防范准备。预则立,不预则废。气象、生态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共卫生等方面潜在的问题和危机,如果事先做出预警,负效应会小得多。  相似文献   

3.
针对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湖北潜江市气象局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该体系由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应急决策管理系统、5G云广播信息传播系统三大系统构成,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管理系统的快速对接,做到了“风险预警,靶向发布”,能有效减少预警信息覆盖面盲区,从而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切实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媒体脸谱     
新政中国广播电视将即时插播重大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文指出,要完善广播电视气象节目定时播发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即时插播制度,遇有特别严重气象灾害,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应立即中断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气象报》,8月6日晚8时,上海市气象局局长汤绪和上海市宝山区区长斯福民按动电钮,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山八村一幢高层居民楼楼顶,一组气象灯瞬间亮了起来。宝山“社区气象灯”在夜间通过社区标志性高层建筑物上方6种颜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白色和紫色)灯光的变化,赋予不同的气象灾害预警含义,提醒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市民实时了解气象灾害预警。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持续大范围灾难性雨雪天气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现存的历史气象记录档案虽然可以在这些极端气象灾难的监测、预告、预警服务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大量的非信息化气象记录档案很大程度限制了气象专业档案对气象预告和天气预测的支撑能力。因此,实现气象专业档案管理现代化,实行气象专业档案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管理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一、黑龙江省气象档案馆气象档案业务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7.
经湖北省政府审议通过的《湖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于7月1日施行。此办法规定,广播、电视媒体收到气象台站提供的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后,必须在15分钟内向社会公众播发。  相似文献   

8.
经湖北省政府审议通过的《湖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于7月1日施行。此办法规定,广播、电视媒体收到气象台站提供的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后,必须在15分钟内向社会公众播发。  相似文献   

9.
从服务性信息到重要新闻品种——气象新闻报道理念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新闻,在许多普通人眼中就是天气预报,但这只是它的一项基本职能。中国是气象灾害大国,也是气象资源大国,气候变化对于环境、生活、经济乃至国防都有重要影响。前不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将气象工作概括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从公共服务职能、安全预警功能和资源、能源的新空间等方面对气象进行新的阐释。这极大地丰富了气象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每天,气象节目的收视人口达10亿人次;报纸、网络等媒体也辟出专门版面报道气象;中国有庞大的受众群在关注气象。气象新闻关注度极高。这些说明了什么?对于媒体来说,气象就是重要的报道资源!气象新闻已经从服务性信息变成了重要的新闻品种。本专题请气象界和新闻界的专家,讨论媒体如何最大程度地开掘这些资源,拓展报道空间,科学地理解并报道气象相关新闻。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气象信息网络承载着全省气象信息监测预警服务,肩负着为全省提供天气、气候、生态与农业、雷电、综合观测、预报服务等多种民生数据的重要任务。为了保障气象数据的不间断传输,提高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对"三站四网"建设的支撑能力,经过近半年的调研和调试,日前,浙江省气象部门在省市县三级ATM网络的基础上完成了VPN备份网络系统的建设。该VPN备份网络是建  相似文献   

11.
气象记录档案数字化工作实践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发生了持续的大范围灾害性雨雪天气,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厂极其严重的影响。历史气象记录档案虽然在该次极端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大量的非信息化气象记录档案很大程度限制了气象档案对气象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2.
预警新闻: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预警必须通过快捷的手段送达最大范围的人群。今年6月25日早晨5时,台风“风神”正面袭击深圳市区。在6月24日晚21时,深圳市气象局打破常规,连续向手机用户发布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3.
气象灾害预警必须通过快捷的手段送达最大范围的人群.今年6月25日早晨5时,台风"风神"正面袭击深圳市区.在6月24日晚21时,深圳市气象局打破常规,连续向手机用户发布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4.
<正>一、科学建立灾情档案,对于防灾救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近期,当地突发重特大暴雨洪灾,造成人死亡、失踪,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大面积中断,多家省市重点农业园区、景区景点受灾,大面积农田被毁、民房被冲,经济损失达32亿元。为防范这次强降雨,县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启动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响应,建立了气象预警预报数据库档案;洪灾发生后,县成立抗洪抢险、应急保障和灾后重建指挥部,建立了灾情数据统  相似文献   

15.
张玮鸥 《青年记者》2016,(25):24-25
气象灾害因其突发性和不可抗性,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诸多案例研究表明,气象灾害中的信息传播,特别是专业化信息的有效传播,对防灾减灾具有积极作用.其不仅表现在对灾害预警和应对提供信息支持,而且有助于公众心理疏导和重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新闻现场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然而,更加专业、科学的气象灾害新闻报道在信息传播中,在防灾减灾工作中,仍然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专业气象新闻报道不断转变思维,呈全媒体发展之势,并在突发性事件、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等领域体现出特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滕朋 《新闻知识》2006,(9):40-42
中国是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人口、75%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地征、地质和海洋等灾害严重的地区,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影响非常严重。~1以2006年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总纲,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在积极预防、减少损失以及降低人员伤亡方面卓有成效。在自然灾害预警体系中,媒介也应该有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形态发展的不断成熟,手机媒体已经被纳入危机传播的长效机制。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气象灾难检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但突发性危机预警信息通常不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人,手机短信就解决了信息传递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民政部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健全手机短信预警预报机制。北京、河北"7·21暴雨灾害"中,手机短信、微博意见领袖、官方微博、手机报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全国75.9%的县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据农业部统计,全国81%的地市级和38%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83%的地市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75.9%的县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27个省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定期分析会商制度,开展了农产品价格、农业统计数据信息服务,7个主要农产品市场预警监测分析及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农业气象、国际农产品市场、蔬菜水果等专题分析工作,逐月提出监测预警或分析报告。农业部建立了以“信息发布日历”为主要形式的信息发布工作制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国民经济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化是农村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发展建设,在全球气象变化的背景下,贵州地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进行预测预警,并且在物联网下建立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这样就能够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刘勤 《浙江档案》2006,(6):51-52
环境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因此,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已经确定为今后20年我国环境保护的优先战略。国务院于2006年1月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也依照这个预案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建立了环境保护预警与应急处置机制。环境保护应急预案是在科学分析历史和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环境监测、城建、水、气象、社会等历史档案资料,在环境保护的预警与应急处置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