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三余弦公式及其推论三余弦公式:如图1,PO⊥平面α于O,PA∩α=A,ABα,直线AP与AB成θ角,AP与AO成θ1角,AO与AB成θ2角,则有cosθ=cosθ1cosθ2.证明:如图1,作OB⊥AB于B,连结PB,则PB⊥AB,∠PAB=θ,∠PAO=θ1,∠OAB=θ2,设|PA|=1,则|AO|=cosθ1,|AB|=|AO|cosθ2=cosθ1cosθ2,又|AB|=cosθ,所以cosθ=  相似文献   

2.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是常见题,有时具有隐含性,给解题带来一定困难。处理这类题的策略是数形结合特征化,目标函数代数法。例1已知平面内有一固定线段AR,其长度为4,动点P满足|PA|-|PB|=3,O为AB中点,则|PO|的最小值为( )  相似文献   

3.
<正>题目(2012年江西省高考题)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点D是斜边AB的中点,P为线段CD的中点,则(|PA|2+|PB|2+|PB|2)/|PC|2)/|PC|2的值为()(A)2(B)4(C)5(D)10首先看命题组给出的参考解答:解法1如图1,在Rt△ABC中,因为D为斜边AB的中点,所以|CD|=1/2|AB|,又P为CD中点,则|CP|=|PD|.  相似文献   

4.
一些极值问题,仅靠代数方法有时感到无从下手,如果建立几何模型,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则非常简便,下面以两例来说明数形结合求极值·例1求代数式|x+1|+|x-5|+|x+3|的最小值·设解数:如轴图上1有所A示、B·、C、P四点,其中A对应-1,B对应5,C对应-3,P对应x,则PA=|x+1|、PB=|x-5|、PC=|x+3|所以PA+PB+PC=|x+1|+|x-5|+|x+3|由几何知识可知,当P在A处时,PA+PB+PC最小·即:当x=-1时,代数式|x+1|+|x-5|+|x+3|的值最小,且最小值为8·例2求代数式x2+4+x2-12x+37的最小值·解:因为x2+4+x2-12x+37=x2+22+(6-x)2+12,所以设线段AB长为6,点D、E…  相似文献   

5.
1.以共点向量为基底例1 在△ABC内求一点P,使PA2 PB2 PC2的值最小. 解如图1, 设CA=a,CB=b,CP=x,以a,b,x为一组基底,有PA=a-x,PB=b-x,故|PA|2 |PB|2 |PC|2  相似文献   

6.
董雄伟  陈奉奎 《高中数理化》2007,(11):41-42,39,40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若α∈R,则方程x2 4y2sinα=1所表示的曲线必定不是().A直线;B圆;C双曲线;D抛物线2.若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x22 ym2=1的离心率为21,则m=().A3;B23;C38;D323.抛物线y2=4x,按向量a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3,2),则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A(4,2);B(2,2);C(-2,-2);D(2,3)4.如果双曲线的2个焦点分别为F1(-3,0)、F2(3,0),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2x,那么其2条准线间的距离是().A63;B4;C2;D15.已知定点A、B且|AB|=4,动点P满足|PA|-|PB|=3,则|PA|的最小值是().A21;B23;C27;D56.已知双曲线x2-y22=1…  相似文献   

7.
某些不等式问题,若能巧妙的构造直线与圆,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解,可以优化解题过程,化难为易.1证明不等式例1对一切x、y∈R,求证:x2 y2 x2 (y-1)2 (x-1)2 y2 (x-1)2 (y-1)2≥22.分析将4个无理式转译成4个两点间的距离.证明对一切x、y∈R,原式左端看作点P(x,y)与定点O(0,0)、A(0,1)、B(1,0)、C(1,1)的距离之和,|PA| |PB|≥|AB|,|PO| |PC|≥|OC|于是|PA| |PB| |PO| |PC|≥|OC| |AB|=22,当且上仅面当的P无为理OC式与用A代B数的方交法点很时难取证得明等,号但.赋予其几何意义后,不等式证明得很轻松,体现出解析几何中数形结…  相似文献   

8.
问题1:已知直线l上动点P及两定点A、B,试求f=|PA| |PB|的最值.讨论:1.点A、B在直线l的异侧.如图一,当P取AB与l的交点时(这样的P点只有一个),fmin=|AB|;f无最大值.2.点A、B在直线l的同侧.如图二,设A′为A关于l的对称点,当P点为A′B与l的交点时(这样的P点只有一个),fmin|PA| |PB|  相似文献   

9.
一、坐标系、坐标平移例1 平行四边形ABCD中,|BC|=2|AB|,若将AB向两方延长使|AE|=|AB|=|BF|,求证:CE⊥DF. 证明:取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使|AB|=α,∠BAD=θ,则|CB|=|AD|=2α,各点坐标为:A(0,0),E(-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平面解析几何中的曲线方程所表示的平面封闭图形以及与圆锥曲线相关的多边形(特别是三角形)的面积问题,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审视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剖析求解,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探讨问题的平台,营造一种互相交流的气氛.一、应用坐标法求面积【例1】正方形ABCD内一点P到A、B、D三点的距离分别为1、3、7,则正方形的面积S=.解析:合理选取坐标系,使点A(0,0)、B(a,0)、C(a,a)、D(0,a),设点P(x,y),则有|PA|=1|PB|=3|PD|=7x2+y2=1(x-a)2+y2=9x2+(y-a)2=7x2+y2=11-2ax+a2=91-2ay+a2=7x2+y2=1x=a22-a8y=a22-a6a22-a82+a22-a62=1a4-…  相似文献   

11.
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1.如图1,PA切于A,AB是OO的弦,BC是①O的直径,/PAB—35”,则/ABC一2.如图2,凸ABC肩接于OO,/B一AC,ZBOC—100”,MN是过B点而垂直于OB的直线,则/ABM一,上CBN一;/3.若PA、PB分别切①O于A、B,左APB—60”,OP—12,则PA一,PB一;4.在凸ABC中,若全C—90“,AB—10,BC—2八,以AC为直径的圆交AB于D,则AD一,on=;5若BC是①O的弦,A为OO上一点,过A点的切线交CB的延长线于P,BC一IO,PA—12,则PB二;6.OO的内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E是BC的中…  相似文献   

12.
有些极值问题如果用解析法处理,将会简捷易行,下边通过举例说明。 [例1] 已知变量x、y满足等式4y-3x=4,求函数f(x,y)=((x 3)~2 (y-5)~2)~(1/2) ((x-3)~2 (y-6)~2)~(1/2)的最小值。解:如图(一),设二点A(-3,5)、B(3,6),作出4y-3x=4的图象,则本题可化为动点P(x,y)在直线4y-3x=4上移动时,求|PA| |PB|的最小值。求出点A(-3,5)关于直线4y-3x=4的对称点A_1(3,-3),连结A_1B,易知|A_1B|就是|PA|  相似文献   

13.
结论 从圆O外一点P引圆的两条切线 PA、PB,切点分别为A、B,则切点弦AB被直线 OP垂直平分. 此结论可推广到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1.从不在椭圆(x2)/(a2) (y2)/(b2)=1(a>b>0)对称轴 上的任意一点P引椭圆的两条切线PA、PB,切 点分别为A、B,则切点弦AB被直线OP平分,且 直线AB和OP的斜率之积为定值-(b2)/(a2).  相似文献   

14.
本届上海高考数学(理工农医类)最末一题(第十题)的题目是: 已知:直线y=x+m和曲线x~2+2y~2+4y-1=0交于A、B两点,P是这条直线上的点,且|PA|·|PB|=2。求:当m变化时,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基本解法有两种形式——在直角坐标形式  相似文献   

15.
若A、B为平面内的两个定点,P为一个动点,那么1.当P在线段AB上时,|PA| |PB|最小. 2.当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PA|-|PB|最大. 利用以上原理,结合解析几何知识可巧妙地  相似文献   

16.
在解有关解析几何问题时,可先根据题设条件,构造一个辅助圆,然后运用平几中有关圆的特性将问题转化,使其获得简解·【例1】已知圆O:x2+y2=R2及圆外一点P(a,b),过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为A、B,求直线AB的方程·分析:以P为圆心,以PA为半径构造一个圆,可将问题转化为求两圆的公共弦方程,从而简便求解·如图,由切线长定理及切线的性质得PA=PB,且|PA|2=|PO|2-|OA|2,于是以P为圆心,以PA为半径的圆方程:(x-a)2+(y-b)2=a2+b2-R2,①它与已知圆O:x2+y2=R2,②交于A、B两点·故由①—②得ax+by-R2=0,即为所求直线AB的方程·…  相似文献   

17.
错在哪里     
问题1如图,已知两定点A(-1,0),B(2,0),求使得∠PBA=2∠PAB的点P的轨迹方程.解设直线AP,BP的斜率分别是kAP,kBP,点P的坐标为(x,y),设∠PBA=β,∠PAB=α,因β=2α,则tanβ=tan2α,tanβ=12-tatannα2α.①∵kAP=x y1=tanα,kBP=x-y2=tan(π-β)=-tanβ,∴代入①有-x-y2=2yx 11-x y12②整理得3x2-y2=3,即为点P的轨迹方程.解答错了!错在哪里?评析上述解法有以下几处错误:(1)推导点P的轨迹方程时,只考虑了点P的x轴上方的情况,未对点P在x轴下方的情况进行分析.(2)由题设∠PBA=2∠PAB,从而有|PA|>|PB|,故轨迹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  相似文献   

18.
先看下面两题:题1 过双曲线x/16-y/9=1左焦点F_1 的弦AB=6.设F_2 是右焦点.求△ABF_2 周长.题2 过双曲线X~2-Y/3=1左焦点F_1的弦AB=3.设F_2 是右焦点.求△ABF_2的周长c这两题的统一解法是使用直线的参数方程.题1利用双曲线定义有更简单的处理方法.事实上.如图1.|AF_2|-|AF_1|=2a=8 ①|BF_2|-|BF_1|=8 ②① ②得|AF_2| |BF_2|=16 |AF_2| |BF_1|又|AF_1| |BF_BF_2|=|AB|=6.周长=|AF_2| |BF_2| |AB|=28  相似文献   

19.
在圆锥曲线的学习中,常常会遇到m|PA|±n|PB|型的最值问题.若按常规的思路,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别求出|PA|、|PB|,转化成目标函数求最值,往往非常繁或求不出解,而换个角度思考,抓住圆锥曲线定义的本质,结合图形把问题转化成共线的情形,则此类问题常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0.
有关探索性问题的数学命题作为对学生探索性能力的考查已列为近两年高考数学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这类题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不少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本文通过例题对这类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说明解这类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一、有关条件的探索性问题例1已知z_1=x 5 yi,z_2=x-5 yi,x,y∈R,,要使|z_1| |z_2|=6,还需增加什么条件?分析:欲使|z_1| |z_2|=6,即由此易知点(x,y)到点(一5,0),(5,0)的距离之和为6.用点(x,y)表示x yi,x~2/9 y~2/4=1因此还需加条件:点(x,y)的轨迹是椭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