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0年12月30日建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这一天,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的正义声音响遍全中国.它宣告,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广播电台.它揭开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页、写下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章.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来的广播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二战中整体战争的形态,决定了广播在社会动员、形成舆论、激发民族情感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战场,以延安新华广播为代表的中国广播同样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在分析二战媒介与战争关系的图景下,阐述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宣传的发展,并开创性地将延安新华广播与二战时其他国家地区的广播进行了对比,通过解析广播与意识形态、大众结构的关系,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二战视野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3.
延安 (陕北) 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党领导下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为现今中央人广播电台的前身。在革命战争年代,延安 (陕北) 台曾经是新华总社的一个部门,先叫口头广播组,后改为语言广播部。迁进北平以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语言广播部也脱离新华总社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广播事业。这份《发展概略》依据现存的有关史料,采用大事记的形式,概括地介绍了延安 (陕北) 台的战斗历程以及与广播事业有关的重大事项,以供整理和研究中国现代新闻事业史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党在延安时期广播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次播音,呼号XNSR[1],标志着党的新闻事业从报刊、文字阶段迈入语言广播阶段.在抗战艰苦的岁月,新华广播电台的声音宣传中共抗日救亡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国人民抗战事业的正义性和胜利的必然性.延安时期广播事业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新时代我们发展新闻广播事业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我院新闻系征集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中国人民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一九四○年开始筹建,一九四五年九月五日正式播音。随后,我华北、东北、华东、西北等解放区也先后建立起一批广播电台。人民广播是我党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无线电广播的特长,准确、鲜明、生动地把真理的声音送向四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从延安创办新华广播电台算起,迄今整60年。这60年间,一无到有,从小到大,成就辉煌,值得热烈祝贺。 我同广播事业结缘,也是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立时期开始。那时我在延安解放日报工作,同新华社的同志同住在延安城东门外的清凉山上。当时新华广播电台是新华社的一部分。报和社是一家人。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6,(17):70-72
<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创办于延安。该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台址在延安西北19公里王皮湾村的窑洞里,由中央广播委员会直接领导,建制上隶属于新华社,新华社为此设立广播科提供稿件。中央广播委员会首任主任周恩来,周去重庆工作后由朱德担任。解放战争时期,新华广播电台属于新华社的一个部门—口语广播部。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6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60周年,由杨兆麟、赵玉明修订再版的《人民大众的号角──延安(陕北)广播史话》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史学研究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编选的《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回忆录新编》两书,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号角》一书,以史话的形式,生动、简明地介绍了中国人民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直至1949年10月1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城楼上实况转播“开国大典”的战斗历程。并附有30多…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10,(11):31-47
1940年12月3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中诞生。新华广播电台的首要性质是军事广播,她在圣地延安传达出苦难中国的蓬勃心跳。新中国成立后,新华广播电台演变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广播依然是中央电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全国广播同仁齐聚一堂,共叙广播深情,共谋发展大计,作为新中国广播事业发祥地延安的广播人,我备感荣幸,无比自豪。六十九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西北王皮湾村的石窑洞里传出震惊世界、响彻神州的第一声。从此,革命圣地延安上空这道红色的电波成为指引方向的灯塔、鼓舞士气的号角、教育人民的法宝、打击敌人的武器;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1986,(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创始于1940年。这年春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立了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广播委员会,负责筹建人民广播电台的工作。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建成,并开始试播。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因为技术条件很差,发射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2月30日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50周年纪念日。 50年前,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城西北19公里的小山村——王皮湾的窑洞里发出第一声呼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她那庄重、朴实、亲切的声音,把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传向四面八方,从此,宣告了中国大地上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的诞生,开创了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之中。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中共中央、毛泽东同志就多次提出要建立自己的广播电台,冲破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封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  相似文献   

13.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呼号XNCR1947年3月21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陕北台迁址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1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毛泽东主席当天晚上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全国人民从收音机里听到毛泽东主席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0月1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城楼实况广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定名…  相似文献   

14.
宁黎黎  范国平  常亚双 《中国广播》2010,(12):I0001-I0001
1940年12月30日,在革命圣地延安西北的王皮湾村,中国共产党创建了第一座广播电台。也就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这一天也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的纪念日。在偏远艰苦的窑洞。广播的声音飞向神州大地,从此红色电波声震长空。  相似文献   

15.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最近约请革命战争年代的广播工作人员和当年收听解放区广播的一些积极听众,撰写人民广播回忆录。中国人民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  相似文献   

16.
一、解放区广播概况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标志着解放区广播事业的诞生。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广播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据1948年春天统计,已有广播电台十余座,除延安(陕北)台、邯郸台和晋察冀台三台外,其余均在东北解放区。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编》2007,(3):27-27
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19公里的王皮湾村,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X”是当时国际规定的中国无线电台呼号的英文字母,“NCR”是NewChinese Radio即“新中国广播”的英文缩写。后来,1940年12月30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创  相似文献   

18.
庞亮 《中国广播》2008,(5):46-48
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19公里的王皮湾村,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X”是当时国际规定的中国无线电台呼号的英文字母,“NCR”是NEW CHINESE RADIO即“新中国广播”的英文缩写。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以1940年12月30日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  相似文献   

19.
在1945年9月到1949年3月的三年半期间,新华社除了进行文字广播以外,还管理口头广播。当时的延安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就是新华社的一部分。诞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历史上最早的一个电台。它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诞生的。  相似文献   

20.
加快推进中国的音频广播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总局确定的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广播数字化是数字发展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推进广播数字化是摆在我们广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下面。我就广播数字化问题谈几点意见。一、广播仍然是我国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从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诞生,声音广播经历了80多年的风雨沧桑。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1日正式播音以来,中国的广播事业也走过了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