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纳豆杆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就纳豆杆菌(Bacillus natto)的筛选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改良的培养基——纤维蛋白平板法,从20多种不同品牌和产地的豆豉中筛选出具有纤溶活性的纳豆杆菌,再对初筛的10株纳豆杆菌进行液体发酵,用纤维蛋由平板法测其发酵液的纤溶活性,比较不同菌株产物的纤溶活性,筛选出2株高产纳豆激酶的菌株。  相似文献   

2.
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具有溶解血栓能力的芽孢杆菌(LJQ—NK)为出发菌株,通过形态学分析和16SrRNA比对,对菌株进行鉴定,更进一步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克隆纳豆激酶DNA片段⑤16SrRNA比对。结果表明LJQ-NK与已报道的纳豆激酶16SrRNA序列有99.9%以上的同源性,初步认定为一株纳豆芽孢杆菌。克隆获得1120bp的DNA片段,应用DNAMAN软件分析,与已报道的纳豆激酶编码基因(G129164926)存在两个碱基的差异,编码纳豆激酶开放阅读框区域序列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
发酵液中纳豆激酶盐析法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纳豆激酶(Nattokinase)的粗纯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从初筛的10株纳豆杆菌(Bacillus natto)中筛选出一株高产纳豆激酶的菌株,用液体发酵法将其发酵,产生的纳豆激酶采用硫酸铵盐析法进行粗提纯.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铵盐在70%饱和度时提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纳豆菌液体发酵条件。通过蛋白凝块溶解时间法测定纳豆激酶活力,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液态发酵选用甘油、乳糖以及木糖与葡萄糖的混合糖代替基础培养基中的麦芽糖;用酵母膏、干酪素、胰蛋白胨和黄豆汁代替基础培养基中的麸皮进行发酵产酶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氮源,并在此基础上变换不同的碳、氮源浓度,筛选出最佳的碳、氮比。试验结果表明:液态发酵最佳条件为,甘油10%,酵母膏2%,明胶0.5%,NaCl 0.5%,KH2PO4 0.1%,K2HPO4 0.4%,MgSO4 0.05%,初始pH7.0。在此条件下培养,测得的纳豆激酶活力相当于尿激酶1081.22IU/mL。与此前报道结果800.50IU/mL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水豆豉和纳豆的理化特性及抗突变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豆豉和纳豆都是传统的细菌型发酵大豆食品。本文采用理化方法对两者品质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两者所含的一般成分含量接近;纳豆的氨基态氮、氨态氮含量高于水豆豉,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低于水豆豉;在感官评价上水豆豉优于纳豆。采用Ames实验对两者的抗突变特性进行比较得出,水豆豉的抗突变效果略微优于纳豆。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纳豆激酶的酶活力,本研究借助Minitab软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方法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Bacillus subtlis natto。简称纳豆菌)-NT207进行了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方法对11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有显著正效应的木糖浓度和有显著负效应的接种量、K2HP04浓度等三个因素,然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了上述三个因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纳豆激酶的产量为1504.51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30.3%。  相似文献   

7.
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纳豆菌固体发酵条件,通过蛋白凝块溶解时间法测定纳豆激酶活力,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固态发酵通过扎孔、添加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黄豆粉观察它们对纳豆菌产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最佳条件为,浸泡10 h后,扎孔、添加4%麦芽糖、4%黄豆粉,121℃下蒸煮30分钟,接入纳豆菌2%,在37℃下培养24小时,4℃下后熟24小时。在此条件下培养,测得的纳豆激酶活力相当于尿激酶943.23 IU/g。与先前实验结果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固态发酵由670.15 IU/g提高到943.23 IU/g。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葱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抗菌活性检测,得到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菌株。方法:1.用PDA培养基分离葱的内生真菌;2.用查氏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3.进行滤纸片抑菌实验。结果:从葱中分离出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1.0cm的高抗菌性菌株有11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4.71%。结论:葱内生真菌具有类似宿主植物葱一样的广泛抗菌性(分离得到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性),但由于宿主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强抗菌性,使分离得到的菌株种属多样性较少。  相似文献   

9.
日本传统饮食文化受中国影响很深,但却至今能够保存自己独特的一些饮食习惯与传统。本文讨论日本饮食中的鲣鱼干,酱汤,赤饭,梅干,寿司,纳豆等传统食品,探讨为何在被称为世界饮食文化大熔炉的日本,日本传统饮食文化还能得以保存,延续与发展。并期望通过这些探讨,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10.
以Ti(SO4)2为原料,采用氨水水解法制备氮掺杂二氧化钛前驱体,煅烧得到氮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粉体,作为功能活性组分.利用FT-IR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等方法对所制备的活性组分进行表征.将功能活性组分分散到水性乳胶涂料体系中,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制得改性乳胶涂料.以30w日光灯管为光源,用甲醛降解反应考察了复合乳胶涂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复合了该活性组分的乳胶涂料具有优良的光催化净化空气的性能.N掺杂量对其光催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当氮的掺杂量为0.7wt%,七天后光催化甲醛降解率达到最高92%.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生理生化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释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从活性污泥中获得30多株纯化菌株,筛选获得2株高效絮凝菌株,利用发酵培养液对其进行絮凝实验并进行菌种鉴定。两株菌的絮凝率均在85%左右,两株菌的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N5)和变绿链霉菌(G15)。  相似文献   

12.
从黑龙江东部山区的柞栎木上分离纯化采集到61株黑木耳野生菌株,按照常规育种程序,通过对各菌株的种性(桔抗、菌丝生长速度、培养基的PH、稳定性、纤维素酶活力、酯酶同工酶、栽培试验、担子果多糖含量、产量和生物效率等)的测定选育出6株产量和质量均优良的菌株.对这些菌株的性状进一步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N56号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为4633U/g,生物学效率为93.7,产量为42±5g/袋,菌丝生长速率为5.4mm/d,其各方面性状皆优于对照菌株(当地普遍推广使用的)黑微29,可作为产业化开发的母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诺卡氏菌HD9611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在磁场条件下进行培养,其诱变致死率和营养缺陷的诱发率均比诱变后在自然条件下培养的要高,并且经UV+磁场复合诱变所筛选出的菌株酶活也单纯紫外线处理的时照菌株平均酶活相对提高了17.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对口腔白色念珠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观察各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拮抗作用;再利用试管法观察有拮抗作用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结果]K-B法表明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有抑菌作用,但抑菌环小;枯草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试管法表明表皮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对白色念珠菌均有生物拮抗作用,其抑菌率分别为98%和90%.[结论]枯草杆菌是白色念珠菌的理想拮抗菌株.  相似文献   

15.
通过N^+离子束诱变斜卧青霉A10,经透明圈法初筛,摇瓶发酵复筛,测定酶活,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菌株LA17,酶活达5.48IU/ml.与出发株相比,其产酶能力提高44.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