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首先论述分析了计算机犯罪的概念,介绍了计算机犯罪的现状并指出其日益泛滥的根源;接着从立法角度来探讨对计算机犯罪的打击,简单介绍了世界各国关于计算犯罪的立法活动,着重分析了我国刑法规定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其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计算机犯罪日益增加,本文分析了我国反计算机犯罪立法中存在的不足。并就我国刑法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罪犯提供了新的犯罪机会,计算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打击计算机犯罪,是当前我国法学界探讨的热点。本从立法学的角度着手,在分析计算机犯罪特征的基础上、主张设立滥用计算机等五个新罪名来有效打击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4.
网络犯罪是计算机犯罪的延伸,由于其具有隐蔽性,作案手法多样性,作案区域国际性,极大的社会危害性等特点而使惩治困难。本文在讨论了网络犯罪的常见表现形式并分析了网络犯罪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后,针对目前立法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犯罪是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而产生的。计算机犯罪具有智能性高、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因此,我们应从犯罪构成、管辖权、罪刑设置、证据认定等方面加以认真研究,并结合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对计算机犯罪的立法。  相似文献   

6.
本主要论述了计算机犯罪的界定、特征、社会危害性、分类,我国关于计算机犯罪立法现状及建议,如何防止计算机犯罪等问题。指出应尽快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从技术、法律、道德三方面同时协调、加强对计算机犯罪的遏制。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目前相关法律规定则不尽完善,本文着重就当前计算机犯罪的定义、法律特征,新形势下计算机犯罪的形式,以及全方位防治计算机犯罪加强计算机犯罪的专门立法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犯罪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一种全新的高科技犯罪,它不仅给受害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各国的国家安全,社会文化等都构成了威胁。计算机犯罪形式多样、特点突出,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计算机犯罪,必须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卫,加强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立法控制和司法控制,加强对计算机使用人员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犯罪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计算机网络现状及网络犯罪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和法学的理论,分析了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特点及规律,针对目前我国在网络立法上的滞后和侦查技术的落后,从素质教育、网络立法、侦查技术等几方面提出了预防网络犯罪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存在与泛滥,困扰着人们社会生活,严重损害人们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计算机网络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盗窃;非法进入并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犯罪分子年龄偏小现象严重;犯罪手段的隐蔽性和高智能性;社会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对策:加强科技性防范;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机构的执法力度;加强立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叙述了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历史沿革,突出介绍了我国毒品犯罪罪名及其构成特征,分析了国外毒品犯罪的刑事立法及其特点,借此检讨我国关于毒品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的核心,其本身的应用和发展,在给人们代来具大财富的同时,也开始带来一些新生的社会问题--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任何用计算机技术或知识作为基本手段的非法行为.计算机犯罪的预防措施加强和完善计算机的立法、技术防范工作,研制和发展计算机安全技术,加强计算机犯罪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犯罪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危害性趣来越严重,为了预防并惩治计算机犯罪,我国制订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97刑法》最具代表性,但计算机犯罪是一种高科技,高智能的犯罪,其犯罪主体,犯罪手段,侵害客体、犯罪结果等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法律的稳定性和滞后性与计算机犯罪的发展速度极不适应,在管辖权,罪名设置、犯罪构成,处罚尺度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从大学生遭遇和参与计算机与网络犯罪的现状出发,联系现阶段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结合本课程教学开展信息安全教育的思路.介绍了计算机犯罪有关立法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对人学新生开展信息安全的法制教育,以增强大学生信息安全的法制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并自觉抵制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废物犯罪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中四处涉及到废物犯罪的罪名,它们分别是走私废物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这四处废物犯罪的立法都存在问题。该文将就废物犯罪的立法问题展开分析,并对完善废物犯罪的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大学生遭遇和参与计算机与网络犯罪的现状出发,联系现阶段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结合本课程教学开展信息安全教育的思路。介绍了计算机犯罪有关立法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对入学新生开展信息安全的法制教育,以增强大学生信息安全的法制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并自觉抵制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罪名、犯罪主体、刑罚制裁、刑事管辖权等立法滞后。我国刑法典应修改 :增设计算机犯罪新的罪名 ,降低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 ,增加单位计算机犯罪的规定 ,完善计算机犯罪的刑罚制度 ,拓展刑法管辖领域  相似文献   

18.
本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涵义和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计算机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以及对现行犯罪构成的冲击,并在防治对策上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9.
覃辉 《培训与研究》2006,23(3):79-81
计算机普及大大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但与之相伴随的计算机犯罪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威胁。文章从计算机犯罪的概念,特点、主要动向、结合我国针对计算机犯罪立法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然而日益严重的计算机犯罪问题,特别是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犯罪对政府、金融、交通、卫生等社会公共管理秩序造成了极大危害。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对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犯罪作了相关规定,为惩治该类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该类犯罪具有技术性强、隐蔽性高、调查取证困难等特点,再加上立法技术落后、法制不完善等原因,使该类犯罪没能受到有效惩治。因此,加强该类犯罪基础理论研究,完善相关立法,以有效的打击该类犯罪,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计算机应用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