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璐  林峰 《文教资料》2007,(7):79-80
本文以沙知《敦煌契约文书辑校》①所收几则材料为对象,对现代读者不易理解的敦煌俗语词“般次”和“忏恡”进行了详细考释。这对敦煌契约文书的整理与《汉语大词典》的修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著名敦煌学家、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国灿先生新近出版了《唐代的经济社会》一书,这是陈先生继《吐鲁番出土文书》(参与编纂)、《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日本宁乐美术馆藏吐鲁番文书》等著作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是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十册“隋唐文化研究丛书·历史篇”之一种。书中主要以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唐代官、私档案文书为基础,探讨了唐前期施行均田制中官府的勘察田亩。检查户籍的实际过程及作用;唐后期的都受田簿与请受田制度;土地租佃契约类型与租佃关系的特点;地子的内涵及区分;民间借贷诸种形…  相似文献   

3.
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所见唐官文书“行判”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所见唐官文书“行判”的几个问题向群所谓“官文书”,实际上涉及的范围很广,案唐制,“‘官文书’,谓在曹常行,非制、敕、奏抄者”①。而今人的研究,则往往不加限制地将制敕之类的御用文体也列入官文书的研究范围,举凡制、敕、册、令、教、符(下行...  相似文献   

4.
论中唐边塞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贞元七、八年为限,将中唐边塞诗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比之盛唐,中唐边塞诗的内容更为丰富广阔,情调更为深沉凝重,形成沉郁、苍凉且多议论说理的独特风貌,具有盛唐边塞诗不能取代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文章还论析了敦煌伯2555卷子中的“敦煌唐人诗集残卷”部分诗作,扩大了中唐边塞诗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敦煌唐写本《西京赋》残卷校诂伏俊连(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西京赋》残卷见敦煌写本伯2528号,最早由罗振玉《鸣沙石室古籍丛残》(1917)影印刊布。前部分残缺,起自“井干叠而百增”,“井干”二字仅存左半,至赋未李注止。末标“文选卷第二”五字,别有...  相似文献   

6.
抄有《云谣集》的斯1441、伯2838以及保存了大量曲子辞的2607、伯3128是最重要的三种敦煌曲子辞文献,这三种曲子辞文献的抄写年代问题尚未最终解决。通过伯2838斋文中的“令公”一词结合斯1441中的相关信息,可以推知《云谣集》抄写于928年至935年间或稍晚。通过对斯2607两面文书正背面关系的考查,再结合该卷点检历中相关僧人的生平,可确定斯2607之曲子辞抄写于十世纪中叶左右。通过伯3128中三首《望江南》与伯4889定千诗相互关系的考查,可得知伯3128之曲子辞的抄写年代上限为944年。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敦煌社会经济文书中12件文书的年代进行了考订,同时解决了一些相关文书的纪年问题,从而为敦煌社会经济文书的研究和整理提供了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豫东农村,对父母的传统称谓多是“爹”、“大爷”、“叔”、“大儿”、“大大儿”、“伯”、“娘”、“大娘”、“婶儿”等。20世纪50年代“爸”“妈”称呼开始在豫东农村出现,80年代以后,占据了绝对优势。从豫东对父母称谓及其变化可以看出,称谓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且富有地域色彩和特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三件莫高窟洞窟营造文书述略马德一《李庭光碑》及其年代唐朝时代的敦煌莫高窟营造史上,活跃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陇西李氏。他们不仅在莫高窟留下了象332、148等这样在内容和艺术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大型洞窟,也为我们保存了有关莫高窟营造历史的宝贵资料,如已广为...  相似文献   

10.
敦煌写本《敦煌廿咏》,共有六个写本,即伯二七四八、伯三九二九、伯二九八三、伯三八七○、斯六一六七、伯二六九○。经王重民辑录,刘修业整理,收入《〈补全唐诗〉拾遗》,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一年第四辑。这二十首五言律诗,都是歌咏敦煌古迹的。作者的姓名已失去。诗前有序云:“仆到三危,向逾二纪。略观图录,粗览山川,古迹灵奇,莫可究竟,聊申短咏,以讽美名云尔。”三危,山名,这里指敦煌。清道光十一年(公元一八三一年)曾诚纂辑的《敦煌县志》卷二《地理志》引《都司志》云:“三危,为沙州望山,俗名升雨山,今在城东南三十里。三峰耸峙,如危欲堕,故云。”作者到敦煌,快要二十四年了,他游览山水,阅读图志,对这里的名胜古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聊申短咏,以讽美名”,这就是《三危山咏》、《白龙堆咏》、《莫高窟咏》、《贰师泉咏》、《渥洼池天马咏》、《阳关戍咏》、《水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是大唐王朝统治时期,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营造了其博大宽宏的文化风尚.唐王朝对外交往比较频繁,仅在东亚就与日本、高丽、百济、新罗、越南等有交流.其中尤以新罗与唐朝交往最频繁.  相似文献   

12.
敦煌文献伯3813所录唐代判词中,有数则判词与存世唐判如《龙筋凤髓判》等相比较都有明显的差异。其叙事均稍为繁复、滑稽戏谑的特征明显。上述特点显示伯3813唐判中部分判词已经开始偏离"临政治民"的功能,而逐渐带有世俗化与娱乐化的倾向。这些判词与南宋学者洪迈《容斋随笔》所述"世俗喜道琐屑遗事,参以滑稽,目为花判"的特点相近。就文体渊源而言,敦煌伯3813唐判中部分判词虽无"花判"之名,却基本具备了后世花判的主要特点,实为宋代花判之滥觞。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敦煌文书、传世佛教文献记载以及后人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唐王朝以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太原佛教兴盛的原因,并指出探讨这一时期太原佛教情况,对于研究唐五代太原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宗教、交通以及对外交往等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正建 《家教指南》2016,(6):102-108
大谷文书中有数十件占卜文书,但《大谷文书集成》对其定名多不准确。本文以敦煌占卜文书为参照,为其中的6件占卜文书予以定名,认为大谷占卜文书反映出来的占卜类型和方法与敦煌占卜文书大体相同,不同的只是用词与繁简。大谷占卜文书中的某些用词不同于敦煌占卜文书,却与中原典籍相同,或许反映了唐前期吐鲁番地区保存的典籍更多地来自中原。大谷占卜文书中有1件既不见于敦煌占卜文书,也不见于传世唐代典籍,是研究唐五代占卜史极其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散藏美国的五件敦煌绢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世纪初出自莫高窟法经洞的敦煌绢画,是敦煌佛教艺术中的精品。但它们的命运同敦煌文书一样,一出世就流失海外,其中大多为英、法两国所藏。此外,有少量为中国国内所致或流散到世界各地。从本世纪20年代起,这些敦煌绢画陆续被公诸于世。1984年至1995年,日本东京讲谈...  相似文献   

16.
赵倩 《文教资料》2007,(7):56-61
本文以李白高适王昌龄以及李商隐所有带“玉”诗歌所体现出的:1.意象之表面具象,地域特征,诗人具体感受,诗人本性特质,诗人生平经历2.“唐韵”独质:“文化经济政治”之于唐以及“玉”之于唐3.分析“玉”的文化属性以及之于唐的特殊属性  相似文献   

17.
周尚兵 《家教指南》2016,(4):101-110
敦煌文书P.3723中的鲁地礼物清单与唐代山东贡品清单互为补苴,较全面地展示了唐代山东特色物产,可复原出唐代山东地域18类社会生产的基本脉络。这表明唐代山东农家的农副手工产品大多投向了市场,品种繁多,所以郁知言可以很方便地为王监军挑选所需要的特色礼物,反映出山东地域农商依存关系极为密切。史籍所缺载的山东农家生产文化、自然背景、农副结合的生活情形,藉由敦煌材料得到了具体而清晰的阐释,弥补了历史的缺隙。  相似文献   

18.
伯希和3271号写本《论语集解》的性质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伯希和3271号写本《论语集解》的性质及意义李方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唐人写本《论语》约有80余件,共分白文《论语》、郑玄《论语注》、何晏《论语集解》及皇侃《论语义疏》讲经提纲①四类。其中伯3271号写本(图版竟、贰),《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敦煌宝藏》...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罗杰伟先生创办的“唐研究基金会”资助、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主编的《唐研究》第五卷 ,1 999年 1 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卷刊载了中外唐代研究专家学者的论文计 2 1篇、书评 1 6篇 ,其中直接涉及敦煌研究的 ,有荣新江、徐俊《新见俄藏敦煌唐诗写本三种考证及校录》(论文 )与《杨际平、郭峰、张和平〈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书评 ) ,其余有关唐代历史、文化研究的论文和书评亦对敦煌研究有极大的参考、借鉴价值。另外 ,在“新书目”栏中列出近年研究唐代历史文化的中、日、西文新著 2 1 5种 ,一批敦煌研究的新著如…  相似文献   

20.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评介李正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宁可、郝春文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手写影印,精装一册。目录49页,前言27页,凡例5页,正文749页,附录(包括“与社邑有关的文书”、“涉及社邑的文书的有关部分”、“敦煌莫高窟社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