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中,肩负着使命和责任。在国家社会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期,高校音乐教育在音乐类非物质遗产传承过程中,应如何去做,成为一件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发展现状、高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措施、高校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感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致力于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在对中国传统音乐抢救、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开发利用,以促进当地经济与旅游等事业的发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为避免随意滥用、过度甚至是毁灭性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现象,我们应该尽快制定一整套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以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方面的文本资料繁多,识记理论复杂,在传统的学习与交流方式中存在着形式单一、学习媒体落后、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的主体性等许多不足,这些因素已经妨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在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方面接受中国传统音乐的交流。为此,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的学习与交流,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对知识丰富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扩展其艺术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4.
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高效的课堂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本文将针对高校音乐系学生的实际研究和对导演资料的查阅,进一步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课堂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起到更大的帮助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民间音乐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繁荣,民间音乐面临着传承的难题,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根本,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让民间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是相关行业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从我国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出发,探寻了非遗视角下民间音乐的保护路径与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山西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其内容主要包含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晋南威风锣鼓、绛州鼓乐、上党八音会、文水鈲子、五台山佛乐、太原锣鼓、恒山道乐等九项内容。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民间音乐的艺术风格及特色,一方面可为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山西民间音乐直接且丰富的资料,另一方面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山西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师范院校作为音乐基础教育合格人才的培养基地,理应承担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担。高等师范院校要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课程体系等举措,在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当前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传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所面临的传承问题更为直接和迫切.在传承问题上,必须重视和讨论三个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课程配置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师徒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9.
范巧珍 《广西教育》2012,(39):161-162
分析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广西国家级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人现状及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人培养的意义,提出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人培养构想。  相似文献   

10.
刘淮保 《儿童音乐》2013,(12):67-6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属于传统口头文学组成部分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昆曲艺术和古琴艺术已先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和科技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慢慢发生了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面对这种境况,应该思索该如何来保护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音乐史》是音乐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是讲述各个时期的音乐发展的方方面面,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可以使其对中国几千年音乐文化有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提升其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审美、保护、传承等各方面的认识,促进音乐审美力、鉴赏力的提高。对演唱、演奏中的艺术感悟、情感运用等亦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学生对这门课程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他们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等的理解。而教师教学质量则直接决定着学生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方面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作为当代音乐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不仅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依托和载体,更是当代各种音乐文化最重要的传承领域。为了使高师院校更好地传承优秀的音乐文化,发挥本土音乐文化在高师院校中的基础性、主体性作用,就必须自觉树立学习、发展、传承本土音乐的教育理念,在高师院校倡导和寻求建立本土音乐教育体系,在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都是精华,也有糟粕;并非都处于濒危状态,处于濒危状态、面临传承危机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并非都属于民间文化遗产,传统上层文化、主流文化遗产是同样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糟粕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上层文化遗产也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发展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固然很丰富,但发达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并非不丰富。澄清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我们准确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和保护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正古老而神奇的徽州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还拥有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徽剧、目连戏、徽墨、歙砚、徽州三雕等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这些项目中,代表徽州民间音乐文化的就有徽剧、目连戏,以及即将申报的徽州民歌。其中,徽剧是安徽省地方剧种之一,是中国戏曲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剧种,京剧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河南部分高校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发现,几乎没有高等院校开设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文章在“活态传承”理念的指导下。分析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论述了把高校作为传承基地,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新领域,是一项意义深远而又紧迫的重要举措;同时探讨了在高校保护和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学校音乐教育是实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途径.通过借鉴楼塔镇中心小学传承和反哺国家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细十番”的成功经验,对各地方学校利用地域和人力资源优势,加强对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甘肃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50项,对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类、分析后发现:舞蹈、鼓舞、社火是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乡土气息浓厚;甘肃的地形、地貌与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等因素造就了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鲜明的地域特征;民族成分居多、多种文化并存,形成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族性、多元性,且具有丰富的体育人文价值和良好的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已进行多年,目前仍存在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如理论准备不充分、职能错位等。贵州布依族器乐合奏乐种小打音乐,是贵州省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切入,对布依族的民间器乐品种小打音乐的现状进行研究,以求探究布依族小打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20.
商丘对本市“非遗”的普查结果充分显示了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大丰富性。然而,“音乐类非遗”在当下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如“先天性心脏疾病”的患者,缺乏现实的文化生命力。着重对商丘市音乐类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商丘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