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兴起,P2P网络贷款模式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文章结合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将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来源归纳为几个旋转因子,进而以典型的P2P网贷平台为代表,对比计算了排名靠前和排名靠后、增长快和增长慢的P2P网贷平台的因子得分情况,研究并提炼出P2P网络借贷的巨大风险类别,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快速兴起。这种创新性的互联网融资模式发展了惠普金融,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以及低收入群体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然而P2P模式的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P2P的特点决定了其风险性,也在社会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不良网贷平台乱象,扰乱校园秩序,危害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应该加大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力度,并且加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不良网贷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P2P网贷在我国迅速兴起,作为一种民间借贷的创新模式,盘活了民间资本,为小微企业融资和投资者之间架起了便捷的桥梁,但在其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相伴而生,一直处于现行法律法规监管的真空地带,对P2P网贷平台进行有效监管已迫在眉睫。实施法律监管的前提是明确P2P网贷平台的法律性质。本文从探讨P2P网贷平台在国内的运营模式入手,在不同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P2P网贷平台法律性质的差异化分析结论,以期解决P2P网贷平台的法律监管主体的适格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P2P网络借贷是指借贷双方通过借贷平台进行直接融资。近年来,我国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本土发展的运营模式,降低了个人和小微融资成本,顺应了普惠金融的理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移动端的广泛应用,使得依附于网络发展的新型金融模式P2P网络借贷势如破竹,蓬勃发展。本文首先对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做了简要分析,其次基于2014年的网贷交易数据分析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特征,最后对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平台规模的扩大、借贷资金价格的下降、发展的规范化、经营的透明度化,平台资金的第三方托管趋势明显,去担保化暂难实现。  相似文献   

5.
P2P网络借贷是依托于计算机网络而形成一种金融模式,它的出现给个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是对当前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对比分析中国和美、欧发展环境对P2P网贷的适合度,介绍我国P2P网贷的四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P2P网贷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6.
P2 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传统金融机构辐射范围不足等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解决众多小微企业创始之初的融资难题。然而在发展初期, P2 P网贷平台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颇多法律风险。虽然政府已经释放了关于促进、引导P2 P网贷行业发展的信息,但P2P网贷行业的发展事关国家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离不开政府的科学监管,而我国至今却仍未颁布具有针对性的监管对策。有鉴于此,本文在厘清P2 P网贷平台商业运行逻辑及分析其异态发展的基础上,指出P2P网贷平台最为重要的三个功能端———融资端、投资端、信息端在当前环境下难以化解的法律风险,并就如何制定P2 P网贷平台监管政策提出相应建议,为填补其法律监管的缺失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自2007年拍拍贷网贷平台成立至今,我国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对小额贷款领域贡献明显,但同时一些平台不规范操作引发的风险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阴影.本文通过对现阶段P2P网贷平台发展现状的梳理,发现网贷平台发展良莠不齐、借款利率过高和监管不力等问题,提出加快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加强监管、完善平台信息公布和加强平台内外部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国成立第一家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以来,P2P网贷平台蓬勃发展。但是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洗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刑法风险并进行风险规避,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P2P网贷平台在国内大规模兴起,这一新型的民间借贷形式在为我国借贷市场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因其身份模糊、法律缺位、监管缺失而存在巨大风险隐患。作为一种金融创新,需要法律的监管规范,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通过介绍P2P网贷平台的概况,分析该业务运行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P2P网贷平台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15,(6):34-39
近年来,P2P网贷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借贷方式以其低门槛、高回报率、便捷高效的优势在中国市场迅速扩张。然而随着平台数量的剧增、参与资金和人数:规模的急剧扩大,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P2P网贷平台"倒闭潮"也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平台资本实力弱、杠杆率过大、借贷期限错配、流动性不足和刚性兑付成为平台倒闭的主要原因。运用灰色关联与多元回归法对网贷之家中的126家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网贷平台普遍存在利率过高、贷款过于集中、期限错配等问题,提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贷款分散化和注重声誉风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行业性监管缺失引起的运营风险对金融秩序形成较大的威胁。当前我国P2P网贷平台主要存在着监管机构缺位、监管法规缺失等法律风险,逾期呆坏账、非法集资等信用风险,以及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当前需要明确监管主体,完善市场准入及退出制度,消除法律风险;完善征信制度,建设征信系统共享机制,防范信用风险;加强系统建设,构建安全环境,消除技术风险;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完善组织架构,杜绝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P2P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P2P网络借贷为投资者和小企业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合作发展方式,然而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却不能让P2P网络借贷很好地纳入现有的法律规范和金融监控体系中,逐渐暴露的问题加快催促着管理者将建立相应的金融监管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3.
校园网为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平台,其管理极为重要。结合某校园网案例,研究P2P在校园网中的应用、P2P技术对校园网的影响,及常用P2P 流量识别方法,对高职校园网P2P流量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现今的网络教育主要采用的都是C/S网络模式,由于C/S模式本身的特点,学习交互不够及时、系统费用昂贵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P2P在网络资源利用率、消除服务器瓶颈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本文试图将P2P技术应用到网络教育中,并提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和任务技术匹配(task technology fit,TTF)整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基于TAM和TTF整合的信息技术接受模型,采取二手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取影响因素,构建出P2P网络借贷投资者接受模型。模型研究表明:感知风险是阻碍投资者使用P2P平台进行投资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感知有用、感知收益和感知信任从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投资者使用P2P平台进行投资。政策法规、P2P平台的质量、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P2P平台投资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结合本研究模型提出了针对P2P平台应用和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制度及其对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5):88-91
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制度之所以能够发展和盛行起来,与其合理的设计和严密的组织执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学分、课业负荷量、等级是它的3个要素特征,同时作为制度主要载体的文件体系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分银行在我国还处于试验初期,其大范围实行有赖于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类似于银行存款和借贷手续、凭证,在凭证制度相对完善的情况下,以保证学分存储、借贷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流行的P2P网络模型的特点,结合非结构化的P2P网络Gnutella路由和结构化的P2P Pastry路由,提出了一种应用在校园网内的P2P结构模型方案,并给出了详细的P2P节点结构和路由,同时提出了设计该网络模型上的P2P网络应用软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Gossip协议的P2P内容分发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现有P2P内容分发系统模型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Gossip协议的P2P实时分发系统,该系统能提高网络异构带宽的适应性,并降低全网内各节点间的延迟,同时能大大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快速启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基于协同学习设计模式为基础,选择半分布式拓扑网络作为拓扑结构,搭建了基于P2P技术的协作式学习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