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语文课外阅读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在阅读风气更为淡薄的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就更令人担忧。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气氛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课外阅读的导读策略也迫在眉睫。本文从小学生心理及发展规律出发,通过分析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原因,探讨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希望对改善现状有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外阅读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在阅读风气更为淡薄的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就更令人担忧.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气氛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课外阅读的导读策略也迫在眉睫.本文从小学生心理及发展规律出发,通过分析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原因,探讨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希望对改善现状有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3.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不仅做出了具体的阅读量的要求,还对阅读面和阅读方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可见课外阅读对整个语文教学和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阅读的作用远不限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当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精神需要时,他们的健康发展和茁壮成长是不可估量的。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既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要保证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呢?经过摸索,我总结出以下一些做法: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首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关键环节。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应该重视课堂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拓展课外学习的各种途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农村,受阅读观念、教学资源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着较多的痼疾,这是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困境,并从营造书香校园、打造学习社区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改善课外阅读环境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小学生的综合成长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但是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保证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标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对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以开阔小学生视野,促进小学生对语文词汇以及语文知识等的积累,使小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还利于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身于语文课外阅读之中,为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铺垫好基础。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意义分析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新课标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145万字。然而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电视媒体等影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课外阅读量少,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有效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我尝试了一些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课标要求,课外阅读俨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加强个人与外界的联系。语文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教学的作用,加强阅读教学训练,扩大学生阅读量。本文简要探讨了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符合当前时代发展要求的课外阅读优化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在农村小学中,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是一块薄弱之地。农村语文教师要树立起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利用好能够利用的图书资源,为农村小学的学生终身发展着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段)160篇。农村学生要达到这个目标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原因有:一是大部分农村家庭还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些知道了也因经济跟不上,没能为孩子备够足量的课外读物;二是多数农村小学由于经济紧张,还没有图书室,即使有也只是应付上级验收,形同虚设;三是学生阅读面窄,一般都是看一些优秀作选而已,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指导农村学生完成新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农村孩子的语能力不是一件易事。那么,如何指导农村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的文言文。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在140万字。而实际上,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受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学校教学资源配备不足等因素的限制,造成阅读资料匮乏,导致课外阅读量远远未达到新课标所提的要求。如何破解农村地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呢?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直接关系到阅读习惯的形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为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应尊重阅读选择,提供兴趣读物;设置悬念与活动,激发阅读热情;善抓学生心理,增强阅读效果。让小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陶冶情操,发展智力,提升道德和个性修养,培养和形成自我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谢智群 《教师》2014,(6):71-72
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农村小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小、阅读能力差等都是不争的事实。要想完成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对农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大严峻的挑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阅读的趣味性入手阐述利用多种途径来增加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阅读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文字感知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特别是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我国农村,有的学校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此问题进行了细致的阐述,首先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了在指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书郎"。  相似文献   

16.
吕叔湘先生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是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该成为学习语文的宝库。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只要一个人还读书,他就不会彻底堕落",也可以说只要一个学生热爱阅读,他的语文就不会差到哪儿去。但在农村,由于受应试教育、办学条件、阅读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低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制约了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阅读量要求比较高,而课内阅读量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因此并不能从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读书笔记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本文就利用读书笔记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探析,旨在为人们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顾颖 《考试周刊》2014,(41):48-48
新课程对小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现阶段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提出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100万字,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但也说明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然而在农村,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容乐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近乎空白,知识面狭窄,积累的语言太少,导致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较低,对阅读理解题型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129名小学语文教师就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方法掌握、阅读量积累等远未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创设阅读支持环境、建设班级图书角、教师引领阅读方法、组建阅读共同体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