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琪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186+196-186,196
创业板市场的存在是为了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融资渠道平台,使技术密集、高成长性的创业和创新型企业能够拥有更适度的生存空间。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也成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从2009年10月30日第一批28家企业股票在创业板市场首次上市,创业板已走过了将近两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发展迅速,许多中小企业也在创业板的平台上越走越远。同时,由于创业板的自身特点,也使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何规避和降低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是决定创业板市场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即,即我国创业板市场从启动之日起就呈现出高发行价、高市盈率、股价波动大等特征.其市场风险整体上要大于主板市场。近期随着市场的调整和中期业绩陆续发布,创业板的市场风险将会逐步凸显,值得各方加以重点关注和防范。进而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进行了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其投资价值进行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论风险投资、创业板市场与中小企业成长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从风险投资、创业板市场与中小企业成长三者关系的分析入手,阐明了当前我国必须加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创业板资本市场,实现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的良性循环,共同推动中小企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迅速,但从其运行情况来看,从启动之日起即表现出较高的市场风险特征.海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其在市场风险控制方面的各种机制设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创业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创新型和高成长型企业,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金融支持。相对于美国纳斯达克等成熟创业板市场,我国创业板现行制度安排有许多不足,上市发行、市场交易、再融资、退市转板等方面的制度影响了上市企业的融资效率和创新质量,均需进一步完善。改革创业板市场,强化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的支持,要市场化与法治化"双轮驱动"。要完善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标准和上市审核制度、逐步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完善再融资制度、构建创业板退市制度,让创业板市场与高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相得益彰;同时,要完善资本市场法治体系,实行依法治市。  相似文献   

6.
董奇 《科技广场》2014,(7):168-171
创业板市场的建立是我国金融系统完善中的重要一环,创业板市场公司的成长性是投资者、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结合创业板涨幅前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考察,对创业板成长性评价进行研究。本文将创业板企业成长性决定因素界定为财务表现、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市场前景四个方面,建立了包括净利润率、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十二项三级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要求我国证券主管部门加快推出创业板市场的呼声很高,但创业板市场能否健康发展,还决定于建立创业板的稳固基础:有众多有实力、有业绩的高科技企业和发达的风险投资业、有良好的讲信用守信用的社会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8.
选择了全球主要的9家创业板市场进行系统介绍,并从市场规模、设立模式、市场定位和交易机制等方面进行对比,总结了它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建立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红卫 《内江科技》2014,(1):124-125
<正>创业板内上市公司必须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退市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是规范公司上市行为的重要准则。完善我国的创业板的退市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意义深远。本文采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分析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创业板的退市制度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创业板退出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借鉴相关国家及地区主要资本市场对创业板的退市制度共性问题的处理方法,结合中国基本国情,提出了完善中国创业板退出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面对未来创业板市场的挑战,指出并分析了创业企业如何把握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创业板的机遇与切入点。并对创业板的特征、市场规则的特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