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即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1999年2月10日至3月3日,我们利用寒假期间,对我省郑州、开封、洛阳等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现状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法制保障下提高我省精神文明程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一、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取得的成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省各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显著的进展,并逐步走上了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成绩是显著的。主要特点是:1、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了依法治省的轨道依法治省就是在邓小平…  相似文献   

2.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观点,论证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的措施、目的意义,并且认为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权力意识与法律意识、 自律与他律以及柔性疏导与刚性制约等关系。这是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法制化亟需解决的新课题。它对于在新的世纪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解决“一手硬,一手软”问题,从“人治”走向“法治”,并使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思路、新探索。从目前来看,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另一方面,世界法治的发展大势、中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制定、精神文明建设立法框架的基本确立、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的积累和投入的增加等,使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具备了充分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克服“一手硬、一手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持久效应出发,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提出道德建设法制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思路、新方法的一种探索。道德建设法制化有其理论依据,公平、正义、人道人权,构成法律和道德的姻缘纽带,人类道德的基本内涵体现于法律的表层形式。道德建设法制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当前应切实抓好道德规范向法制规范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优越性的体现。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形势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搞好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的结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推动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杨金军  刘敏 《天中学刊》1998,13(1):108-109
在大力加强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如何使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有内容、有载体、有实效,以发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示范区、辐射源的作用,是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建立与完善一套行之有效、规范科学、运作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一、高校建立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的必要性首先,建立精神文明运行机制,是高校推动各项工作深化与落实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很多时候,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在表象上有着“软任务”与“硬任务”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观点, 论证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的措施、目的和意义, 并且认为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过程中,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权力意识与法律意识、自律与他律以及柔性疏导与刚性制约等关系。这是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法制化亟需解决的新课题。它对于在新的世纪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解决“一手硬, 一手软”问题, 从“人治”走向“法治”, 并使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叶剑英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意见和内容,并对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继承与创新问题,正确处理中西文明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初步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和怎样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大问题。叶剑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教育体制中的精神文明特色胥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既需要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又要有科学、可操作的实施方法进行因势利导。新加坡在其长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总结出一套成功的办法。其中,从教育体制入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其方略之一。双语政策——教育体制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官员致仕制度的法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员退休在古代称致仕,是指官员因老、病、孝养等原因交还官职,退休养老的行为。致仕制度源于礼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向法制化转变,但是在专制政府的权力运作中,政治权力作为一种主要的力量支配着法律的实施,以礼入法的致仕制度始终只是一个过程,最终也未能实现彻底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2.
政治认同和合法性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但细细推敲起来,政治认同更侧重感性,是形成规定、制度等之前的心理状态,是以情感的归宿为重心的;合法性更侧重理性,是规定性的。政治认同是达到合法性的实践前奏;而合法性是政治认同的最终归宿和理论升华。政治认同还存在着一种在几种认同选择项中选择的意味,所以认同还不是很牢固的,而合法性就是比较牢固的认同,是上升到理性层面的理论化了的认同,可以说认同了的未必能达到合法的程度,但合法的肯定是受认同的。两者是辩证地相互运动着的。  相似文献   

13.
西部开发法制化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必然选择和基本形式。由于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西部开发必须重视地方法制建设,构建一个符合西部开发需要的完善的法律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发展规划作为一种治理手段或组织行动,其合法性来源:一是指高校编制和执行规划时有外在规定或规范作依据;二是指高校编制和执行规划得到内部单位与群体的理解、认同与支持。其合法化机制分为强、弱两种:强意义的合法化机制是指具备有效支持规划编制与执行的组织制度及方法;弱意义合法化机制是指规划的编制与执行组织、制度不够完备,方法通常采用非强制性。依据这两个维度,我国高校发展规划变革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高校发展规划的创立阶段,高校发展规划的失序阶段,高校发展规划的转型阶段。战略规划对于转型阶段的高校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在于:以内部合法性为主导的转型之路,使高校走出了依附式的发展模式,构建了共治共管的新机制,确立了管办评分离的基础。同时转型期的高校发展规划也面临着"项目治教"、合法化机制如何构建、内部合法性是否足够稳固等挑战。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法治化是高校贯彻依法治校理念的重要体现,推进高校法治化管理,必须探讨辅导员工作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领导法制化理论是邓小平领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要从法律制度上变人治领导为法治领导。它深刻阐明了实现党和国家的领导法制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系统论述了我国领导法制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基本要求和一系列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在现时代加强领导法制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道德法律化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水平不容乐观的现实情况下提出的。正是道德具有向法律转化的可能性,这一主张才能在现实中得以实施。但道德向法律的转化过程绝不是任意的,是有条件的。如何把握法律化的道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茂堂教授《论道德法律化之误》一文从执法、司法的语境论证道德法律化的困境存在着语境错误问题,没有洞察出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揭示出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弊端的原因在于道德法律化的不当而非道德法律化本身。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体现在道德自身的非完满性需要法律规则补足。道德与法律在终极价值上契合,在内容上共享,在调整范围上重叠。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对政府购买教育服务进行法治化,首先要确保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在法律范围内展开,这是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法治化的根本准则;其次要确保通过立法、司法及公民权利等法治手段控制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权,这是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法治化的治本之策;最后要确保对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活动中的违法主体实施民事、行政和刑事制裁,这是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法治化的内在要求。由此构架了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法治化的基础内容。  相似文献   

20.
回眸:流行文化合法化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文化的合法化是流行文化被认同的过程,在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30年里,流行文化完成了其合法化。流行文化合法化的过程也是多种矛盾冲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文化领域日益走向世俗化,人们的文化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国开始步入一个后喻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