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一次抱母亲》是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从标题来看,"抱"是一个很温暖的动作。"第一次"说明了"我"从来没有抱过母亲,这是第一次爱的表达。母亲把我们抱大,我们却没有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这第一次的"抱"凝聚着"我"的歉意、愧疚以及感恩之心。课文先写母亲身体的"轻",再转到母亲用弱小的身体  相似文献   

2.
(配合四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看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该文章叙述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经历,表达了母亲的伟大和儿子对母亲的一片孝心,是一篇引导感悟母爱、懂得感恩的好文章,对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课文是围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行组织编排的,共有四篇文章,分别是《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有四个模块29篇文章。《荷花》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恩情》是我参加江苏省仪征市第二届"真州春耘"课堂教学竞赛的课文。这一课的教学历经"三教",使我在一次次的自我改变中成长。一教:目标偏离教不好《母亲的恩情》(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篇"文包诗"课文。课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不管是"文"还是"诗",都洋溢着母爱的光辉和游子的感恩之情。备课伊始,我深深地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朴实无华的散文。文中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地感恩之情。本文从"抱出了意外"、"抱出了感恩"和"留下了感动"三部分出发,拟对该散文作一番解读。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莲叶青青》是苏教版语文4年级(下)第5单元第17课的内容。本单元课文围绕"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真挚的情感"这个主题展开,包括三篇精读课文《莲叶青青》、《萧山杨梅》、《地震中的父与子》,一篇略读课文《母亲的呼唤》和一个《语文百花园》。通过这五篇课文的学习,让四年级的学生们充分理解并感受爱的伟大与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著名作家张炜月在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时,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禁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旧事,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难点是引领学生感悟母爱,学会孝敬。文中,“我”两次抱了母亲。起先是随意一抱,发现母亲竟如此的轻,发现自己竟如此的不了解母亲……这一抱,抱出了万般感慨。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一抱,好好地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这一抱,抱出了动人的世间亲情。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新课1.品读课题:上节课我们阅读了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一起读!(第一次抱母亲)课题中有三个词语,“第一次”、“抱”、“母亲”,你想强调哪个词语呢?(指名说、读)→第一次:是呀,作者从来没有抱过母亲,这第一次,意义非同寻常!→母亲:听得出,你对母亲怀着深深  相似文献   

1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天下游子的念母之情结。母爱是最伟大的,是天地间最为高尚的爱。而如何讲好《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着重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我"两次抱了母亲,但这两次抱的意义和作用完全不一样。第一次是因为护士要"换床单","我"抱起母亲,察觉到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第二次抱是"报母恩",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显然,同样都是抱,母亲的反应却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一个字——爱。没有什么比母亲的爱更伟大,更无私的了!下面,我们就结合课文中的情节来认识母爱。  相似文献   

13.
《" 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写的第一首诗,受到了母亲和父亲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并让他感悟到了父母的爱.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母亲慈祥的爱和父亲严厉的爱.  相似文献   

14.
<正>《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多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之一,收入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是第二单元"至爱亲情"的第一篇,属于教读课文。很多课例将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设为"感受母亲爱的深沉无私"~(1)或"理解母爱的内涵、感受爱母的思绪、获得自己的思考"~(2)以及"母爱是理解、呵护、宽容、牵挂……"~(3)。这些内容是文本包含的内容,但不是"这一篇"文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张勤 《山东教育》2010,(10):18-20
<正>【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献出我们的爱"这一专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还有一篇略读课文《好汉查理》和一个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16.
易青 《湖南教育》2015,(4):35-36
单元习作似一块"硬骨头",让人束手无策而弃之不用。怎样把教材中单元习作这块"硬骨头"煨成一锅给习作补钙的浓汤?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看图作文《胜似亲人》的习作指导课为例来简单地谈一谈。一、研读单元习作,琢磨要点本单元几篇课文围绕"爱"这一主题展开,含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让生命重生;《卡罗拉》让爱更加细腻与温暖;《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本单元学习,应着重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本单元四篇课文中,三篇都是说明文,它们以介绍知识为主,主要运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我的“长生果”》是一篇散文,语言具有文学性。我们要认真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重点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安排结构层次的,理出作者的思路。在自学三篇说明文时,可运用说明文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共有五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编者作了如下单元提示: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是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珍珠鸟》这篇课文选自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三篇课文分别是《诚实与信任》《珍珠鸟》和《九色鹿》,都围绕"诚实守信"这一主题设计。《珍珠鸟》这篇散文是人与  相似文献   

20.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主题内的一篇讲读课文。无独有偶,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童年"中有一篇略读课文,题目叫《祖父的园子》。这两篇课文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第三章。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有它独特的魅力。文章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