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乡镇债务问题在诸多的农村问题中显现出来,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乡镇债务不仅结构形式多样,而且情况复杂。究其原因,有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不足、政府职能错位的因素,也有财税体制缺陷的因素。如何既能有效化解已有的债务,又防止新债务的产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只有转换政府职能、改革调整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乡镇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和建立健全乡镇财政的监督管理制度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乡镇债务持续增长,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重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小健 《教育探索》2008,(11):71-72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着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财政经费严重短缺、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地方政府农村义务教育财权和事权不统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约束力软化等原因造成的。重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应采取以下策略:建立“分地区、分级负责”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管理制度,建立以“地市级财政收支缺口”为标准的农村义务教育一般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系统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监督和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3.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变迁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完善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体制是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从“以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的转变,取得了很大成效,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多级分担,规范高效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出现了巨额债务,直接影响基层政权组织职能的发挥。乡镇财政出现的困难既有农村经济不发达、税源匮乏、财政体制不合理、财务管理混乱等原因,也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的因素。应从改革行政与财政管理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管理手段等方面入手,建立乡镇财政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5.
税费改革后创新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出现了“五难”的局面,即:教师工资难保证、“两基”债务难偿还、公用经费难维持、学校建设难发展和教育发展难均衡。解决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县乡财政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实施了三轮财政承包体制,具有明显的分权化特征。在九十年代初期,分权化改革的弊端表现得较为明显,催生出了分税制改革,重新整合了基层财政收入。但是,在外部竞争和生产相对过剩的压力下,原体制空间内农业的创收功能越来越降低,农村人口收入增长也明显降低,处于低谷的县域经济使得基层财源捉襟见肘、财政入不敷出,“三农”问题日益尖锐并以此为背景凸现县乡财政运行困难。这突出表现为基层财政收入重心外移,由此引发了县乡财政公共支出的“甩包袱”行为。县乡财政解困需要制度创新,这包括财权与事权的统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和基层财政债务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7.
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正确理解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与完善的关键因素。“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但在实施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以下思考:由“以乡镇为主”彻底转变为“以县为主”涉及到县、乡镇两级财政与事权的重新划分;目前仍有许多县不具备实施“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基本条件;县级如何管理广大农村中小学;“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管理事务与经费筹措的职责一同交给县级政府,这种体制从总体上看仍囿于现行体制框架之内,未能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城乡分割这一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共财政体制转型及其法治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带来财政职能的调整和转换。我国的财政机制必须相应地从原有的“国家财政”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类型。公共财政直接引起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变革,必将推进财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文章阐述了公共财政体制转型的意义、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及其运行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实现公共财政法治化的具体对策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职能缺失表现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强、发展农村经济力度不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效能不高、社会管理实效性不强"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各种原因,要采取"建立服务型政府,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村干部素质;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服务理念,实行政务公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化解乡镇债务"等对策,加强基层政府职能建设。  相似文献   

10.
破解我国县乡财政困境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县乡财政困难问题突出,财政负债严重,无力为农村提供公共物品,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分税制、分级财政、财政转移支付、税费改革四个方面分析,破解我国县乡财政困境的对策是:(1)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2)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权事权;(3)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4)治本之策在于发展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以县为主”新体制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分析现行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乡镇直管”模式弊端的前提下,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中“以县为主”的精神,通过采访调查,挖掘出我国义务教育“以县为主”新财政体制下存在的实际难点,并针对难点提出了解围方略,以进一步完善这一新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综合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是一场重大而深远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下一步,我国应按照“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全面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民间融资体制、乡镇政府体制、农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同时推进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财政体制、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宏观领域的深层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不断扩大基层社会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3.
乡镇政府“治理”改革包括制度和职能两个层面,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乡镇改革都未能从根本上触及这个层面。乡镇撤并不是简单的“撤乡并镇”,更涉及到原乡镇债务分配、国有资产置留、工作人员分流等一系列利益分割问题,以及伴随它所产生的乡镇“治理”难题,而这些难题都根源于“压力型体制”的存续。所以,我们要在新的乡镇“治理”理念的引导下,尝试通过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等做法以冲破“压力型体制”,并探寻出一条乡镇撤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1983年发出“随着乡政府的建立,应当建立一级财政和相应的预决算制度,明确收入来源和开支范围”的通知十年以来,我国五级财政的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无论在发挥财政职能,支援农村商品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还是巩固乡镇政权建设,促进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实践已经证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乡镇  相似文献   

15.
杭永宝  王荣 《教育研究》2005,26(6):36-41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和区域统筹,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项关键举措。这两项举措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引发了农村教育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应采取必要措施,突出重点,解决问题,如: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改革税收金融体制,解决历史留下的债务问题;优化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能;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教育的治理制度;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建立现代教育的市场制度;完善立法司法体系,强化教育发展的法治保障。通过这些措施,调整和完善两项举措,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确立及其存在的缺陷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关系到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17.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以江都市渌洋湖村农民增收模式为例,探索从制度和体制上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得出以下结论: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自我保护机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建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某种意义上讲,财政隐性赤字的存在、地方政府债务的不确定性及自身的缺陷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构成了地方财政的潜在风险。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应尽快转变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和债务融资压力,进一步完善税制,分清各级政府的偿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建设,为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自实行税制改革以来,各个乡镇政府按照“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政策要求,在2006年以后积极开展化解乡镇企业债务的工作,并取得一定效果,但乡镇债务由于历史制度和相关政策原因,其涉及面广,情况比较复杂,债务化解进度缓慢,已经成为现在乡镇基层工作的一个难点,影响了基层政权的正常工作,严重制约了乡镇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改变乡镇的债务状况,有必要理清乡镇债务的成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消除债务及其形成的影响,增强乡镇政权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问题的提出在我国“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下,地方财政只不过是中央财政的附属物,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也未能真正改变只有中央财政这一单级财政的现状。然而在市场化进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我们不得不以与时俱进的思维重新定位我国财政体制。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问题之一: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尖锐化。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大农村由于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创收能力有限,农民收入从绝对值和相对值两方面同时下降,乡镇基层财政乏力。尽管1994年后地方财政收入以年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