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人的一生所受的教育主要来自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我国现在的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地位更加重要。在市场经济下,人与人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较量,而我国人均占有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市场经济下的计划经济教育模式、父母缺乏市场经济下教育孩子的经验等问题限制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谈如何尽量弥补这些不足,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情商,以及家庭教育的实施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重要的育人环境。社区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延伸与拓展。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关注孩子在校外的170天,使孩子健康成长,这种大教育的理念,让我们和社区走到了一起,共同携手走过了15年。15年来,"学校放学,社区上课",我们互相协作,不断总结,使得校社共建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建立学校和社区双向互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育文中学在实施青岛市家长素质教育工程中,十分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结合,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精神面貌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最近,该校就当前家庭教育问题召开了班主任座谈会,班主任们认为,家长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与孩子们共同学习与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期望和关爱都应当有度。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既与家庭内部因素有关,也与学校和社会层面因素有关。基于家校社协同视域的剖析发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着“教育主体缺位、责任意识不强,教育观念陈旧、方式方法欠妥,教育环境堪忧、默化作用不强,隔代教育弊端多、替代作用不明显”“家校合作较少、家校沟通欠佳、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薄弱”“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等多重困境。对此,家庭应明确教育责任、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环境、优化隔代教育;学校应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社会应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发挥社区教育协同作用,助推家庭教育和留守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既不夭折,也难成才。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家庭教育)成为根本之根本。"现代教育的特点是开放教育和大教育,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教育,将社区的一切有利资源转换为学校教育活动资源,形成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学校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创设教师与家长、家长之间相互学习以及家长与孩子双向沟通的环境与条件,使家园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家庭教育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记载着父母一点一滴的辛劳,所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幼儿迈向成功的坚定的垫脚石。教育不是单方面能够完成的,需要家庭、社会和幼儿园共同来完成,所以只有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挖掘家长的潜能,充分利用家庭这一教育资源,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运用社区教育资源时扮演着多重角色,如发现者、设计者、参与者、评价者等.教师要想扮演好这些角色,必须深刻认识社区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发掘社区教育资源,以促进幼儿园教育与社区、家庭教育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家园共育是大教育观的体现,也是当今幼教改革的大趋势。在新课程、新《纲要》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保教质量的提高单靠幼儿园教育本身难以奏效,必须站在新的高度,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社会人员的教育作用,才能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背景下解读家庭教育的现代内涵,以道德价值观教育为根本内容,培养良好个性与健康人格为核心,开展多维家庭教育。新时代家庭教育特性为:教育资源无时空界限与多样性;教育方式融合自我教育与终生教育;教育过程注重互动与尊重;教育地位趋向国家战略性;教育理念是面向未来、共同成长。家庭教育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是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助推“家庭、学校、政府、社区”合作共育机制形成;实现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社会;助力中国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是培养儿童健康成长的主阵地。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在社区或在家庭中生活。因此学校教育只有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相配合、相协调,才能使后代得到健康成长。但是,从目前社区和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开放改革、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下,人们重商轻才,对教育不重视;再是独生子女比例大,家庭教育较为突出:三是残缺家庭逐年增多,家庭教育失调现象更为突出;四是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当前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矛盾。 基于上述情况,我校几年来在深化学校教育改革过程中,不仅抓好学生在校的文化知识教学,而且着重搞好社区和家庭教育,让学生在校外接受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1世纪即将来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解决人们的共同难题,开放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未来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实施开放型教育,培养开放型人才,这是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王冰 《成人教育》2019,39(10):31-38
社区、社区教育、社区教育载体是三个既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受经费、师资、场所、课程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社区本身都不具备自有的、独立的教育载体及其资源,因此,社区要依托学校、教育机构、行业企业等教育载体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社区教育载体是社区教育的有力承担者,是支撑社区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支点,社会必须建立和架构起一个能够使社区成员随时参加并享受到社区教育活动的载体系统,社区教育载体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是未来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心理和监护等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给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社会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教育体系。社区教育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社会教育发展、发挥教育系统功能、推动终身教育的有效形式。教育深入社区,有利于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利用社会上的一切文化的、教育的、科研的、体育的资源,借助机关、企业、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以便使人们有可能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获得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社区作为终身学习系统的基本构成,研究他运行的模式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重理轻文,家庭教育忽视情感,人文精神失落,社会风气下降.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应该重视落实人文教育,让青少年从小受到良好的人文熏陶,成为一个高尚正直的人.  相似文献   

15.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policies, cultural pluralism and education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such as our own is extremely complex. A recent EEC Directive requires Member States to make available, to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within the Community, teaching of the mother‐tongues of their families’ countries of origin. The history, scope and purposes of this Directive are discussed,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language policies in Britain is examined. The problems to which the Directive gives rise are, it is argued, not merely practical (especially financial) but also conceptual: so far there has been a notable lack of any real discuss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mother‐tongue’. Reservations are expressed about the way in which the Directive has so far been interpreted in Britain, and an alternative policy emphasis is suggested. Concluding observations concern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pap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society generally.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由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共同参与解决,它的未来发展构想也应当是多元均衡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非常重视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开放性是指进行课堂教学时所摄取的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和书本里,要挖掘蕴藏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生活中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强,只有充分利用开放性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才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完成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职校生普遍存在“疲软保护”和“接受教育信息缺乏主动性”等问题,导致此类问题产生的因素称为“灰色资源”。灰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采取“目标导行、环境熏陶,内省所需、自我激励,信息内化、实践教育”等策略,使学校、家庭、社会及教育开发体的教育矢量围绕共同目标。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品质,增强家庭和社会教育责任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Despite contrasting views on the overlap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bound for expanding the rol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in broader teacher education discourse. University-base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kindergarten-through-grade-12 teacher education share purposes, philosophies, and resources that should be explored to more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needs of diverse young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Community partnerships and a shift toward community-based teacher preparation present a context and opportunity for exploring the overlap of these two historically separate fields.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field-based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preparation, situating birth-though-grade-12 teacher education in diverse community contexts and involving school and community personnel to achieve universal 21st-century goals for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young children.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发展及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支持家庭教育是社会的必然选择。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历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从为促进社会生产而支持家庭,到逐步关注家庭教育现状,再到注重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最终形成了多方推进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70年的发展过程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主体逐渐多元化,支持内容日益丰富化,支持方式不断多样化,但仍存在不足。新时代背景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的发展,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幼儿园密切家园伙伴关系,增强对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社区发挥多种资源优势,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家庭教育,丰富家庭教育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