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波普尔的知识增长理论在他的科学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通过对归纳和静态知识增长结构的批判,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的"猜想-反驳"的动态的发展模式,整个理论可以用P1→TT→EE→P2的四段图式表示。四段图式所体现出来的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对今天的科学的发展仍有积极意义。同时,四段图式本身也存在着过于片面、极端等问题,只有对其批判的继承,才能对未来的科学知识的发展给予积极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由波普尔科学发展模式设计的论证式探究教学框架由问题、猜想、理性批判、结论构成,核心是理性批判。该框架尤其适合用来设计类似于历史科学问题的探究教学。与其他的探究教学比较,该框架在促进论证技能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理解科学本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王ping 《山东教育》2000,(14):21-22,41
猜想与反驳”教学模式可适应于中学物理新授课中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理科课堂教学中的概念、规律教学。一、理论依据1玻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卡尔·玻普尔认为,科学的精神是批判,也即不断推翻旧理论、不断作出新发现。科学发现是不断提出猜想与假说,这些猜想、假说又要不断遭到批判,即被“证伪”的过程。好的假说经受住被反驳批判的检验,即被确认为科学理论,尽管它将来最终还可能会被证伪。不合理的假说被证伪而淘汰。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猜想—反驳”方法论及其四段图式:“问题—尝试…  相似文献   

4.
卡尔·波普尔是现代著名科学哲学家,他的三本科学哲学代表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客观知识》《猜想与反驳》广为流传,在他这三本科学著作里都直接地或间接地体现了他对待传统的态度。本文尝试结合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第三世界理论等科学哲学思想,阐述其对待传统的态度,以期望能给我们在看待传统问题上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下面就课堂教学的创新,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观念的创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会学而教   我认为创新教育的观念有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培养怀疑和批判精神.这是创新动机的具体体现.   ……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科学哲学的核心是证伪主义,证伪就是一个不断批判的过程。他认为科学在批判中进步,在批判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在批判中树立自己的观点。他的哲学思想被概括为批判理性主义,批判精神贯穿于他的科学哲学的始终,而这种批判精神正是科学进步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郭玲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23):42-43
1问题的提出 重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精神贯穿于物理教材与教学过程之中,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精神是离不开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呢?笔者以基本物理常数光速c为例,说明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应当注重运用"潜--渐显--显--渐潜……"的潜科学分析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革命家,批判尊孔复古主义,以唯物史观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是他留下的重要精神遗产之一。李大钊虽然说过激愤之语,但总体看来,他能以理性的、科学的态度对待孔子,对待传统文化。今天,重温李大钊批判尊孔复古主义的论述,学习和弘扬他的批判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精神一般认为包括怀疑的意识、批判的理性和求实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不仅是理科教学的任务,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科学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课堂教学采取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育应有其基本原则.正如赵亚夫先生所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  相似文献   

11.
尽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从具体的层面上看,两者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猜想与问题的怀疑精神、多元与自由的开放精神、探索与求真的实证精神、独立与批判的创新精神等。无论是从古希腊到现代社会,从文艺复兴理论到后现代主义思潮,还是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思想的进步中都能寻找到这些精神动力作用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说过:"在所有科学最前沿的研究工作,很大一部分花在猜想上……"可见,猜想在科学探索中的意义是如此重大,它作为探索科学规律、本质特征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已有事实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意大利杰出的科学家伽利略也认为:从观察开始,进而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来验证是科学探索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猜想能切实开发幼儿的智力和想像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和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而且使学生从中学习了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和创新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建构知识体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而探索"问题--猜想--实验探究"实验课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为此我运用这种模式开始实验在实验班级挑选重点班和普通班各一个:理论依据符合物理理论建立途径和物理新课程标准理念:实验准备时间充足、工作细致,参与实验的物理实验有15个.实验进展顺利,用探测黑箱实验验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和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而且使学生从中学习了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和创新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建构知识体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多维思考、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我在“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及反应产物检验“的教学中采用“探究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四)鼓励批判与拒绝 批判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的本质是拒绝。科学有两性:稳定性、发展性,。科学精神不仅是维护、证实既定真理的正确性,而且是发现、挑剔它的局限性。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就是科学精神。发扬科学精神,就要善于发现别人看不到、想不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敢于打破规范、不按常规出牌,敢于说"不",敢于拒绝同学、教师、课本。  相似文献   

18.
东西方文化相通是钱钟书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态度.这个不只表现在他的学术著作里,而且特别表现在他的小说<围城>里,他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负面的批判、对半殖民文化的批判,表现了他兼容并蓄的精神,以及试图打通中西文化的用心.  相似文献   

19.
埃弗兰·克里斯塔尔在《想想,冷静地……》一文中,对弗朗哥·莫雷蒂在《世界文学猜想》和《文学屠场》中的三个观点进行了反驳。克里斯塔尔认为莫雷蒂已修正的三维观中,西方的形式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对莫雷蒂仍没有破除的西方中心观展开了批判。克里斯塔尔的依据是西班牙语美洲诗歌,诗歌和小说本属于不同的范畴,所以他是将问题转换为了文体范围内的中心论,且以诗歌个例反驳莫雷蒂对于世界文学的整体设计也是不妥的。克里斯塔尔同时认为文学与经济之间并不总是平行发展的,笔者认为,他和莫雷蒂对文学与经济的看法都是相对粗糙的。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陈竺出身“卑微“,曾经是下乡知青、赤脚医生;陈竺原始学历不高,只是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的中专生.但他靠着尊重知识、勤奋好学、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知识和科学的高峰攀登,先后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摘取了繁若群星般的科研成果,实现了由农民--赤脚医生--中专生--优秀医生--著名科学家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