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世界文化》2011,(12):14
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1886年生于美国芝加哥附近的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从小几乎没有受过什么专门的教育,在20至50岁之间,主要开设照相馆,靠拍摄商业人像的收入来维持生活。1922年,韦斯顿在纽约见到了摄影大师施蒂格里茨和斯特兰德,这次会面对韦斯顿的摄影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47-248
由上海美术馆主办的“海风:1949~1999上海照相馆人像摄影艺术展”于2月1~16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上海是中国照相馆最发达的城市,早在19世纪中叶,就出现了第1家商业照相馆,上海的照相馆人像摄影理念和技术贯穿及影响了中国照相馆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世界文化》2012,(12):62
欧文·佩恩(Irving Penn)1917年出生于美国的新泽西州。在他超过6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对人像摄影、时尚摄影和静物摄影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作品被世界主要博物馆永久收藏,他出版了超过25部专著。佩恩于2009年10月7日在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92岁。欧文·佩恩在1940年代以为《时尚》杂志拍照开始其摄影生涯。1947年和1948年,他的一系列肖像摄影作品打破了当时肖像摄影的常规。作为  相似文献   

4.
时尚界人像,绝对是人像摄影的主角。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风尚》与《哈泼》等时尚刊物完美结合了印刷术、摄影、创意与时代思维,时尚面孔便凌驾于零散而定位不清的19世纪人像作品之上,将人像摄影带入一个魅惑神奇的崭新局面。法国版《风尚》奠定了时尚摄影的基石,自其创立时起,时尚面孔更有如张张镀金镶钻、烙上极品印记的面孔,而区别于其他刊物和其他类型摄影,获得了一种无法超越的价值感。  相似文献   

5.
时尚人像(二)紧紧依附于戏剧舞台的美国时尚人像摄影可细分为歌剧时期、歌舞剧时期、哑剧时期与好莱坞电影时期等阶段。  相似文献   

6.
《世界文化》2012,(12):F0004-F0004
欧文·佩恩(Irving Penn)1917午出生干美国的新泽西州。在他超过6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对人像摄影、时尚摄影和静物摄影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作品被世界主要博物馆永久收藏,他出版了超过25部专著。佩恩干2009年10月7日在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92岁。  相似文献   

7.
《世界文化》2011,(7):F0004-F0004
Edward Steichen在他94载的人生旅途中,摄影生涯就有78年,被誉为美国的摄影巨人、摄影大师;还有人说,他的一生显示了一部20世纪摄影艺术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8.
新摄影2012     
位于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于2012年10月拉开了年度摄影展的帷幕,展览将持续到2013年2月。这次展览选定了6位具代表性的摄影师,分别是米歇尔·埃伯利斯、季炜煜和宋涛的摄影组合“鸟头”、安妮·科利尔、佐伊·克拉舍尔和史拉娜·沙巴兹,他们不同的背景和摄影技巧呈现出了当今摄影的多样性和生动性。每年一届的新摄影展旨在发现摄影界新人,展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当代摄影新貌。自从1985年开始,新摄影系列展已选取了17个国家的80多位摄影师的优秀作品参展。  相似文献   

9.
《世界文化》2011,(7):62
Edward Steichen在他94载的人生旅途中,摄影生涯就有7年,被誉为美国的摄影巨人、摄影大师;还有人说,他的一生显示了一部20世纪摄影艺术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2012,(9):62-F0004
贝伦尼斯·阿博特(Berenice Abbott)(1898午7月17日-1991年12月9日)是美国摄影师,20世纪30午代用黑白摄影表现纽约街头和建筑物而为人所知。同时,她也为1920年代巴黎和1930至1960年代的纽约同志社群留下了永远的影像。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化》2012,(6):62
布鲁斯·戴维森(Bruce Davidson),生于1933年5月,美国摄影家,以"个人纪实"的报道摄影见长。他于1958年凭借出色的摄影技术和独特的摄影思想正式加入马格南图片社,先后在纽约世界摄影中心、明尼阿波利斯沃尔克艺术博物馆、东京博物馆、法国巴黎、华盛顿施密森学院、法国阿尔勒阿图美术馆、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化》2011,(11):F0004-F0004
戴安·阿勃丝(DianeArbus)是美国新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旗手,1923年出生干纽约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之家。生活的官足与太平让成午的她觉得自己生活得极端不真实,干是她离开了这个家庭,靠拍摄时装为生。她手握着镜头,一次又一次对准了那些真实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异向~佩德罗·梅耶尔摄影艺术展》不久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的是佩德罗·梅耶尔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110幅摄影作品;展览结束,佩德罗·梅耶尔将其全部捐赠中国美术馆。  相似文献   

14.
新影像2011     
于涛 《世界文化》2012,(1):29-30
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一年一度的新影像系列展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期间举行,该展览试图展现当代摄影艺术的多样性和国际性。这次参展的六位摄影师不同的摄影技巧和背景体现了当今摄影艺术的多样性。莫伊拉·戴维将邮票、邮戳和邮寄地址经过光学作用融入每张照片,乔治·乔治奥记录了现代土耳其在西化大潮和流行文化中对民族传统和自然景观的保护,迪安娜·劳森注重表现各阶层非洲裔美国人的肢体动作和不同经历。  相似文献   

15.
玛丽亚·布兰查德(1881-1932)是20世纪初西班牙前卫主义大师之一,她与毕加索、加加罗、里维拉、格里斯、里普希茨和洛特等艺术家生活在同一时代,并与其中几位大师有过合作、但是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布兰查德没有获得与其艺术成就相称的平等认同。在她逝世80周年之际,为纪念其卓越成就并唤醒后人重视,西班牙马德里苏菲亚王后国立艺术中心和Botin基金会于2012年10月16日至2013年2月25日共同举办了“玛丽亚·布兰查德回顾展”。  相似文献   

16.
马德里提森美术馆偕同马德里合作金库,首次汇集西方艺术史上关注“暗影”的代表作,展出百余位艺术家的绘画、摄影和电影录像共144件精品,并于展馆墙上书写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和西班牙现代大诗人阿尔贝帝有关“暗影”的诗篇,使观者在“文艺复兴”到现代“光影”课题广泛深入的赏析中,还可享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对于当今艺术界而言,杰夫·昆斯(Jeff Koons)无疑仍是一颗极红的明星,在其《天堂制造,系列中,一幅幅画家本人与妻子彩色摄影的做爱写真被放大到骇人的尺寸,其哗众取宠的神来之笔摒弃所有禁忌。画作传入我国后,杰夫·昆斯被某些前卫艺术家奉为艳俗主义大师。显然,这对他是明显的误读。本文就杰夫·昆斯的生平、其创作历程以及关于艺术的基本观点、艺术与商业、艺术家与赞助商关系的简述,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杰夫·昆斯。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王劲松因其以油画、水墨、彩墨、摄影等多种艺术语言所创作的作品,更以艺术家本人对艺术与生活与众不同的见解与认识,以及长期以来对艺术信念的执与坚持,带给观强烈的感受。此次观音堂化街开街,之所以选择王劲松的摄影作品展览,主要基于这个展览是这位艺术家10年间重要摄影作品的总结与回顾,数量不多但份量很重。尽管其作品广泛被国外艺术机构,博物馆及收藏家收藏,但在国内集中展出尚属首次。这个展览还特别推出了王劲松的新作《国字A号-72条》,它延续了艺术家在观念摄影方面的独特语言:简洁明确的内容,在规律重复的排列形式中强化一种不容质疑的观念话语霸权,不做作,不隐晦,不批判,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内心之震撼……[编按]  相似文献   

19.
由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女摄影家分会主办的“上海女摄影家赴美创作作品展”于3月20日在上海四季酒家举行。展出的近40余幅摄影作品,是上海女摄影家殷孟珍、李汉琳、祁洁、贺盈盈、费青、金琳等在2007年10月,应洛杉矶摄影学会的邀请,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我的瞬间世界——中国上海女摄影家艺术摄影作品展”和“女性发展与摄影艺术”研讨会期间拍摄的作品。在为期17天的访美交流活动中,上海女摄影家不仅通过摄影作品让美国民众领略了今日的中国,同时还用摄影镜头,  相似文献   

20.
《世界文化》2012,(10):F0004-F0004
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一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年-2004年)是新闻摄影的先驱,是最早带着相机走向街头,走向战场的新闻摄影人。他一生有五十多年时间都是在世界各地旅行,用肢片记录了人类的戏剧性场景,从印度圣雄甘地的葬礼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姆·福克纳,从西班牙内战到中国革命,他的照片定义了20世纪中期的历史,使拍摄新闻照片成为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