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姐与乞丐     
郊外一幢漂亮的房子里,住着一个漂亮的小姐。这一天,来了一个乞丐,乞丐衣衫褴褛,一副可怜相。小姐动了恻隐之心,给了他10块钱。小姐问乞丐:"你每天除了乞讨,还干点什么吗?"乞丐说:"化装"。"化装?"小姐很奇怪,"讨钱也要化装  相似文献   

2.
《新闻世界》2008,(6):37-37
到了澳大利亚才知道有袋子的鼠肉也很有味道; 到了德国才知道死板还有一套一套; 到了西班牙才知道被牛拱到天上还能哈哈大笑; 到了奥地利才知道连乞丐都可以弹个小调; 到了荷兰才知道男人和男人当街拥吻也能那么火爆; 到了瑞士才知道开个银行账户没有10万瑞士法郎会被人嘲笑;  相似文献   

3.
人格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  相似文献   

4.
《新闻世界》2008,(4):34-34
到了澳大利亚才知道有袋子的鼠肉也很有味道;到了德国才知道死板还有一套一套;到了西班牙才知道被牛拱到天上还能哈哈大笑;到了奥地利才知道连乞丐都可以弹个小调;到了荷兰才知道男人和男人当街拥吻也能那么火爆;到了瑞士才知道开个银行账户没有10万瑞士法郎会被人嘲笑:到了丹麦才知道写个童话可以不打草稿;  相似文献   

5.
李萌 《今传媒》2010,(7):107-109
2010年刚刚开始,在中国的网络上发生了一件被称作"犀利哥"的事件:一个贫困潦倒且患有精神病的乞丐,缘自一张照片被网络媒体传播炒  相似文献   

6.
摆摊的滋味     
世间有百业,百业有百味.摆摊是个啥滋味,只有耳闻,没有体会,据说美国一作家,要揭开高墙内幕,主动申请去坐监.我没那斗胆,不能妄想.报载国内一记者,为了状写乞丐景况,亲自在乞丐"王国"生活.我受不了那罪,不敢乱为.  相似文献   

7.
王昂 《新闻世界》2007,(9):17-17
一缕阳光射进小屋,床上的病人动了一下,醒了过来。这时,一个中年女人端着碗汤走了进来,看见他的样子,手猛的一颤,碗摔在地上,碎了。她盯着他,然后猛地将他搂到怀中,泪水夺眶而出,口里喃喃道:"十年了,十年呀!你终于醒了……"  相似文献   

8.
猫报:英国的养猫人协会出了一种《猫报》,上面写猫的文章琳琅满目,从猫出世后的护理到老猫死后的悼文乃至名牌猫死后的讣告,应有尽有。碎石报:1981年巴黎妓女联合创刊了一张《碎石报》,用报纸历数了姐妹们的悲惨遭遇,进行血泪控诉。乞丐日报: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华盛顿发行过一份《乞丐日报》,同年在巴黎出版一份《乞丐新闻》,由乞丐编排,印刷颇精细。上面除刊有豪门婚宴消息,还登载各地有名的慈善家、富翁  相似文献   

9.
在纽约,有一所专门训练乞丐的“乞丐学院”。该院校址设在纽约的一个僻静的区。申请入校者,每人须交学费100美元,学成后,发给“毕业证书”。据“乞丐学院院长奥马说,学习成绩优异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每月收入约2000至4000美元。学院的全部课程均在夜间讲授,6个晚上即告毕业,头4个晚上在教室讲授理论;最后两个晚上到街头实习,学生们各自向过路人施展所学,分头讨  相似文献   

10.
乞丐是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问题,是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造成的恶果。解放初期北平的乞丐内部十分复杂,有的是城市、乡村贫民,长期受剥削压榨而沦为乞丐;有些苦力工人维持不住生活,叫女人和孩子们在大街上乞讨;有的是地痞流氓和国民党警察勾结起来偷盗、抢劫;还有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11.
前几日,看了某省级电视台名为“某某读报”的一档节目。自己每日也看报纸,却不知别人喜欢看些什么。如今且看看他们电视媒体人士是如何读报的:第一条,乞丐上网乞讨;第二条,乞丐也包二奶;第三条,变性人参选世界小姐。然后,主持人坐在一堆报纸后面煞有介事地又对这三条新闻逐一评论了一番。  相似文献   

12.
颐和园泳友中著名的"三大乞丐",如今已经走了两位:总是赤身裸背的郑教授和与陈景润一样知名的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教授,他们一个73岁,一个86岁,一个是去年夏末在颐和园东宫门心梗发作去世,一个是去年初秋在家悬梁自尽. 最早听"三大乞丐"之一"大侠老师"提到王教授,是从他特殊的衣着说起的. 这老头儿,夏天的背心胸口处缝着一个手帕大的补丁,蓝背心黄补丁,像戏里当差的衙役的服装,可是穿在他身上,你只觉得好看,没有一点寒酸.老人很瘦,骨干而结实,头像一颗饱满的果实,光秃秃的头顶冒着亮光,一双眼睛还是那么有神,不是80多岁老人那种虽然慈祥但也少有精气的样子,他的眼光还是很锐利的,所以会让我不敢贸然搭话.  相似文献   

13.
陈明 《中国广播》2005,(8):21-23
一四川惊爆假新闻2005年3月28日,地处西部的四川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新闻:一个年近50的乞丐要娶一个某名牌大学的22岁女大学生。《成都晚报》于这天把这个惊人的新闻报道了出来,并用了一个极具煽动性的标题:《48岁乞丐要娶22岁女大学生:卖血也要供其读书》。这条新闻报道经过各种媒体传播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然而从3月29日起,当地的媒体相继发布了《48岁乞丐娶22岁女大学生?此“新闻”实属无稽之谈》,《女大学生要嫁48岁乞丐另有隐情女方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13,(8):1
5月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对"深圳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天然气将大幅涨价""流浪汉因拆迁变富翁"3起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媒体虚假失实报道的调查及处理情况进行通报。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记者的报道《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报道称,在深圳打工的90后某女孩单膝跪地给残疾乞丐喂饭,并配发了新闻图片。经查,该报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次,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碰到一位路边行乞的乞丐,出于恻隐之心,比尔·盖茨阔手一挥,给了他一笔数目不菲的钞票,哪知感动万分的乞丐竟递上一个Email地址,“有用得着的地方,言语一声”。望着无比惊愕的比尔·盖茨,乞丐解释说:“这是收容所给我们配的。...  相似文献   

16.
"一位即将前往新加坡留学的22岁女大学生,一位只能靠乞讨度日的48岁乞丐,两人在经过近一年的恋爱后,决定携手共度此生."这个"老乞丐"导演的婚娶新闻,因被猎奇的媒体捕捉住,并推波助澜,大有一波三折的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何时起,报纸上的新闻"据悉"、"据了解"的新闻多了,例如某省报上一条120个字的简讯,就用了一个"据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只有一个字:懒。懒得动脚到生活中去跑;懒得到第一现场去看;懒得去实地去调查;懒得去找新闻当事人采访。为了"混"碗新闻饭吃,只好懒洋洋地坐在办公室,就着现成的公文材料写新闻,顶多只是打个电话问一下情况。这样,一条"据悉"式新闻稿就出笼了。由于懒惰,就看不到真情,难得掌握第一手材料;因为懒惰,就会情况不明,心里无数,只好用"据悉"、"据了解"、"据介绍"等词,打马虎眼。  相似文献   

18.
一笔糊涂账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疑问:校勘古籍难道仅限于核对版本吗?各本都错就是合理的错吗?例如《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写武松在酒店里喝酒。“店主人只把三只碗”筛了酒,武松喝了。“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酒家劝武松不要再喝了,武松却出言伤人,酒家气得“一连又筛了三碗”。先后算来是九碗。“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喝了三碗酒。”武松已经喝了十二大碗,还“只顾要吃”。不但先把银子给了酒家,还威胁说:不筛酒来“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酒家不敢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  相似文献   

19.
2002年行将结束的一段日子,武汉有两个记者辞掉自己热爱的工作,乔装打扮混入乞丐堆儿,过了40多天的“乞丐瘾”。这两个人就是高汉明和我。 40多个风餐露宿的日子,我们转遍武汉三镇,尽所能去寻找、接触寄居在这个城市里的流浪汉和乞丐们。他们的数量超乎我们最初的想像,用“一个庞大的散存的部落”来形容不为过。在有关职能部门那里,我们未能找到一个具体或大概的数据,但从我们接触来看,  相似文献   

20.
3月25日中午,一网友在红网论坛发帖,称在搜狐新闻社区等看到一个题为"报纸广告:清明祭祖开丰田车光宗耀祖"的图片帖,帖子中的图片清晰显示着广西某报刊登的一组丰田汽车广告,上面赫然写了十二个黑体大字:"过清明节,开丰田车,光宗耀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