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备课资料库     
资料一: 《桃花源记》的五次悬念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作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和再寻桃花源的全过程,写得若有其事而又离奇神秘,曲折回环,引人入胜。文中设有五次悬念,五次曲折。   一悬:“忘路之远近” (怎么办 ?)一折:“忽逢桃花林” (一喜 )  二悬:“复前行,欲穷其林” (会怎么样 ?)二折:“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一疑 )  三悬:“初极狭,才通人” (怎么办 ?)三折:“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一惊 )  四悬:“不足为外人道也” (会怎样 ?)四折:“诣太守,…  相似文献   

2.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贵宾———武陵渔人。村中人杀鸡宰羊热情款待他。可渔人告辞后,却为了贪图一己私欲,欲破坏桃花源中人安逸、幸福的生活。但当渔人图谋不轨时,桃花源又蒙上了它神秘的面纱———离奇地消失了……桃花源为什么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百思不得其解。再读《桃花源记》,我的思绪飘回了千年以前……话说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村人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讨论渔人会不会将这个秘密公布于世。很快,会议出现了分岐:右翼组织认为渔人会信守诺言,不会向外…  相似文献   

3.
桃花源祭     
武陵人发现桃花源后,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在金钱的诱惑下,渔人忘记了当初智者告诉他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训诫,故意把线索卖给了出价最高的电视台,做一次导游,再去一次桃花源。  相似文献   

4.
以桃花源中心的西洞庭湖区域文化,是以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为特征。本文从桃花源文化的前期积淀、桃花源理想境界的形成等方面,探讨了桃花源文化社会生活、人文地理等原因,论述了桃花源理想境界对迁谪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说说武陵渔人自从去了桃花源,对此念念不忘,听说夏冬旅行社有组团“桃源一日游”,就迫不及待地报了名,成了桃花源的第一批旅客。中巴一颠一颠地开到了偏僻的野外,突然眼前的路变得宽了,从四车道一下子变成了十六车道,导游小姐举着小旗对大家说:“欢迎来到桃花源!捌门现在已经进入了景区。”  相似文献   

6.
桃花源址的争议历来很大,至今没有定论。陈寅恪考证桃花源的原址后认为:桃花源就在北方的弘农,或在上洛。从文化和文学创作的历史继承性来看,“弘农”之“桃林”不仅是实际存在的一个地方,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一种文学。桃花源的文化学意义,不仅显示在远古那神秘的夸父神话和桃花源之间的文化传承上,更在于它对后世文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理想信仰、心理定势所产生的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昨天,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今天,桃花源成了湖南名的旅游景点。章从开幕式盛况写起,形象生动;接着以地理位置、景区风光为背景材料入,让读对桃花源有了整体印象;主体部分,既交代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又点明了今年桃花节的特别之处;最后用一位游客的话作为结语,真实自然。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散文中的名篇。该文以曲折新奇的情节,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掠夺和战乱,人人劳动、生活富足而又安宁淳朴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很高的艺术成就。一、关于《桃花源记》的内容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写渔人迷路后所见到的景致,为揭开桃花源美好而新奇的境界铺平了道路。第二段(两三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与桃花源中人交往的情况。这一段具体描写了诗人理想社会的面貌,文字精炼,描述逼真。第三段(最后两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  相似文献   

9.
刘家宝 《学语文》2013,(3):48-49
感谢陶渊明.他为我们营造了一方神秘的“桃花源”,千百年来,成为诸多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和灵魂的栖息地。同样也感谢柳永,他在《望海潮》(见卷首)中为我们展现了另一个版本的“桃花源”.一个有别于陶渊明笔下田园牧歌式的城市版的“桃花源”,带给我们的是另类的风情和别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曾将桃花源作如此的描绘:与世隔绝的美好,青山绿水的环抱,远离硝烟的平静……诚然,桃花源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去探访。面对一次次探访失败的现实,他们不得不把“桃花源”视作虚无缥缈之地,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只将它视为心中美好的一景。然而,细品其文,你是否又会对文中提出的“与世隔绝”产生疑惑呢?渔人在“桃花源”中看到的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下文还提到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交往,连如今是什么朝代,竟然也不知,至于魏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封建士大夫文人中,陶渊明是被后世极为推崇的一位。究其原因则是多种多样、各取所需的。陶渊明晚年所提出的“桃花源”社会理想,对后世的影响更是极为深远。每当社会出现动荡之时,“桃花源”理想社会便成为一些士大夫文人安身立命的依据。这种影响直至今日仍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本文从陶渊明的身世及“桃花源”世界产生的思想入手,就“桃花源”理想的生命力谈一点法。  相似文献   

12.
八年级《语》上册(人教版)《桃花源记》一中,“外人”一词共出现了三次:①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②遂与外人间隔;③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本对句①中的“外人”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即上述三句中的“外人”意思一样。笔以为此种解释值得商榷:句②③中的“外人”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尚可,但在句①中作此解却不尽合理。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3.
《桃花源记》的确不失为一篇绝美的文字,从历届中学生对其喜爱有加的表现上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却有个小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我教了十几年的语文课,中间经历了几次教材的改版,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问题出在《桃花源记》一文的“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的解释上,按照课文注释的解释,“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此句意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4.
师:《桃花源记》问世以来,桃花源就成了美好社会的代名词,人们向往它,追求它,它究竟美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展开讨论。生:桃花源里的桃花美。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桃花源周围的美丽风光?(学生按原文翻译第一段)师:这位同学翻译不错。不过我要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再现桃花源外的美景,这是一种再创造,要求比翻译要高一些,你们不会怕难吧?(学生默然)师:我给大家做个示范:清澈透明的溪水静静地流着,溪水两岸是一片桃林。桃花开放的时节,放眼望去,粉红色的桃花灿如云霞;林中,绿草茵茵,鲜嫩柔软,空气中弥漫…  相似文献   

15.
《桃花源记》脍炙人口,千古不朽。陶渊明的名字是与《桃花源记》连在一起的,提起陶渊明,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篇《桃花源记》。一陶渊明头脑里为什么有一个桃花源?当然是因为他向往这么个世界,桃花源是他理想中的天地。因为现实世界——不单是他生活的东晋时代,而且是秦汉以降的人世——百姓没有好日子过。照鲁迅先生的说法,对于百姓来说,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求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桃花源人的祖先“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那是求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他们逃进桃花源,摆脱了这种…  相似文献   

16.
“桃花原”与“桃花源” “桃花原”与“桃花源”,虽仅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不同。“原”者,“原野”也,指“开满桃花的原野”;“源者”,“水源”也,指“绝境”位于“桃花林”水源之处。文中的“桃花林”与“桃花源’”有一个明显的分割处,便是有一个数十步长的,“初极狭,才通人”的山谷。简言之,“桃花林(原)”尚是“世间之物”,而“桃花源”才是“世外之境”。所以渔人发现“桃花林(原)”,并不等于发现“桃花源”。只有在原文第2没穿越山谷之后,才算真正发现了“世外桃源”。当然,因为“桃花林”临近“桃花源”,也属…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上,桃花源已演变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理积淀。对于这种"桃花源情结",或斥之为消极心态,或嗤之为怀旧,也即对落后的农业时代的一种眷恋。然而考察近现代以来人们借助桃花源所批判的社会现象可知,桃花源的对立面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当代文明的对立面,因而可以反映桃花源乃是植根于人类过去及未来之需求的一种永恒的"情结"。  相似文献   

18.
又见桃花源     
王方 《华章》2011,(7):37-37
话说渔人离开桃花源回到家后,并没有遵守与桃花源人的约定,在利益的引诱下将此事报知太守。  相似文献   

19.
走进桃花源     
许多年前的一个约 带我走进桃花源 你说你是痴心的等 相逢只为一段缘 心中的桃花源 红尘里看不见 心中的桃花源 红尘里看不见 你为我留下的那支歌 我会把它唱到永远走进桃花源!一考生~~  相似文献   

20.
在《桃花源记》中,太守没有找到桃花源,品格高雅的名士刘子骥也没能找到桃花源,而台湾当代散文作家李乐薇找到了与世隔绝,清幽僻静的“世外桃源”,成为当代的“陶渊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