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工作的不断落实,在强调民主政治、国人民主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电视媒体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极大成效,新闻产业的发展也已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就我国现状而言,部分电视媒体的新闻管理工作尚有缺陷导致新闻节目和新闻报道未能充分发挥整合社会、监督舆论功能,在推助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方面乏力.本文就现状出发,结合香港媒体对我国电视媒体新闻管理进行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罗自文 《当代传播》2011,(3):118-120
在当今数字化影像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处在一个类似"七年之痒"的低谷期.社区影像的传播是发展传播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电视民生新闻最终走向公共新闻、构建公共领域的必经之路.树立话语观念,转变价值取向,发展传播手段,培养影像民主素养,是电视民生新闻走向社区影像的几个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3.
普京"可控民主"与俄国新闻媒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天经 《青年记者》2006,(19):63-65
俄罗斯总统普京从2000年执政以来,在政治上坚持认为民主应该受到控制,在实践中实行可以控制的民主。在对待新闻出版的问题上,普京坚持新闻自由,但反对滥用新闻自由,主张新闻应当负责任。  相似文献   

4.
高金萍 《新闻记者》2007,(11):49-5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凯利(James.W.Carey)曾经说,"新闻是民主的别称——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在相当一部分人眼中,新闻是民主社会发展的结果,认为"政治民主是(近代)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权利保证";新闻媒体代表的是"第四种权力",承担着警戒和守望社会的职责,发挥着信息功能  相似文献   

5.
谈话类节目是电视节目中的一种重要形态,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协商民主的角度切入对电视谈话节目进行研究。协商民主指的是政治公共体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参与政治过程,提出自身观点并充分考虑其他人的偏好,根据条件调整自己的理由,实现偏好转换,批判性的审视各种政策建议。本文论证电视谈话节目具有实现协商民主的可能,并探讨电视谈话节目实现协商民主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媛 《声屏世界》2021,(4):17-18
在上世纪一次关于电视的讲话中,布尔迪厄分析了新闻场的内外部表现,揭示了电视媒介对社会民主的破坏.时过境迁,我国当代新闻场与作者描述的新闻场在具有相似性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文章在理解布尔迪厄的理论之上,对我国当代新闻场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试图为其改善和发展提供可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府管理机制体制改革脚步的加快,电视政务节目也开始走俏荧屏。行风政风不仅要靠监督更要靠建设,而电视媒体天生具有真实、形象、亲切等禀赋,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更不能虚位甚至缺位。如何借鉴广播“投诉热线”“行风热线”的传播理念,把电视政务节目做到位,使得电视政务节目成为各级电视台,特别是城市台继民生新闻后的另一类更具影响力的主体栏目,这组文章可能引起你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媒体应该充当监督政府的“看门狗”,这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对媒体民主功能的理想预期.市场自由竞争导致新闻业集中垄断,内容娱乐化;媒体所有者为追逐利润,丧失独立公正立场,使西方学者对媒体的民主“看门狗”功能产生忧虑甚至怀疑.民主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媒体“抑制和平衡”体系,信奉专业主义的新闻从业者可以抵制媒体所有者滥用私权,媒体所有者也要维护媒体的公共合法性,网络的勃兴促进了“公民新闻业”的发展,创立了媒体之于民主的一种崭新功能.这些因素的聚合,使自由新闻业在今天依然能够“看护”民主.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者的民主意识是指评论者所具备的有关民主的观念和认识,它包含两个层次。第一,评论者在公民身份主导下对民主内涵及相关意义的认知。评论者首先是国家公民,民主意识是公民最基本的意识要求。第二,评论者在新闻评论实践者身份主导下对民主内涵及相关意义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王樱洁 《新闻传播》2010,(6):136-136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进程当中,政治组织和政治过程的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同时,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普遍参与民主。能够实现大众广泛有序地政治参与。新闻传播代表民意、是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是公众真正行使民主权力。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1.
处于不同时代的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和迈克尔.舒德森两人都热衷于探讨新闻与民主的关系,但两人思想的分歧是明显的。概而言之,就新闻是否能够促进民主问题,李普曼是悲观主义的,舒德森是乐观主义的;就新闻如何促进民主问题,李普曼是批判性的,最终滑向了政治精英论,舒德森是建设性的,即民主需要一个"不可爱"的新闻界。  相似文献   

12.
电视时政新闻是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报道政治领域新闻事件的重要形式,在电视时政新闻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电视时政新闻传播有效性的提升,因此,本文在对电视时政新闻发展现状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电视时政新闻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开展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人民通过多种渠道对公共权力和公共决策实施监督、制约作为。目前基层县级电视  相似文献   

14.
陈霖 《声屏世界》2009,(12):10-12
我国政治改革的目标可以借用政治学者俞可平的“增量民主”的概念来表述,也就是“强调民主的程序;把公民社会的存在视为民主政治的前提;推崇法治;充分肯定政府在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在这种民主基础上的善治应当是中国政治的主要发展方向”。①新闻媒体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从新闻真实、批评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这三个层面,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新闻政策演进。  相似文献   

15.
郑一卉 《现代传播》2008,(2):129-131
草根新闻不会改变大的传播格局,也未能有效推进民主,而且还在解构传统文化.从整体上看,草根新闻对个人传播权利的强调遮盖了对传播内容的应有的关注,对自我实现的强调大大超过了对公民精神和民主精神的张扬,对反叛精神的强调淹没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新闻评论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作为意见性信息的传播系统,新闻评论的变化,是一个从报刊走向广播、电视及网络的"跨媒体延伸"和"多媒体生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种"量变",也是一种"质变".在今天,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政治的敏感性,似乎新闻评论中的民主在慢慢逝去.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21,(6):4-12
在数字时代,新闻业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发生变化,基于自由代议民主取向与协商参与民主取向的分野,成为当代新闻业的两种主要范型。本文(1)运用第二轮世界新闻业研究(2012-2016)数据,建立了包括39个国家的17,926个记者样本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新闻记者的民主取向与各影响要素的关系,并在国家层面上探讨公众民主感知与互联网发展在其中的协调机制。研究发现,公众的民主感知和互联网发展均集中存在对协商参与民主取向的增强效应,这体现了数字时代协商参与民主之于自由代议民主的实践性、现实性和公共性潜力。此外,国有制媒体的新闻记者在互联网语境中表现出更高的协商参与民主取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字技术对于政治文化和新闻实践的双重塑造。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对社会事务实行监督的有力武器,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健全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真正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本文认为,实施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黄锐 《新闻世界》2023,(1):65-68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深刻阐明了我国人民民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创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宣传好、传播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各新闻媒体的实践案例,对人大新闻传播如何在形式上和表达上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研究,以期为新闻媒体更好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大故事,以及有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经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者民主意识的建立最初来源于一种自发的社会民主政治心理,这种心理是公民的基本政治心理素质之一,表现为对民主的一种体验和感性认识,评论者作为公民自然拥有这样一种建立在客观政治环境基础上的直接经验性的意识。但从一种自发的民主心理上升到一种理性的民主意识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民主意识的培养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