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科技说明文的阅读明显高于其它内容的材料。这是由高考要求考能力、考学习潜能所决定的,也符合考生今天和未来的阅读需要。毋庸讳言,尽管我们的教材第六册中有几篇科技类文章,但现代气息不浓,致使我们科技说明文的阅读应试能力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尽可能多读些科技类文章,尤其是高科技说明文,揣摩阅读的方法,以增强阅读能力。怎样才能读好科技说明文呢?下面以《粒子束武器》的阅读为例分述之。  相似文献   

2.
[读写要求] 读:本单元是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论文单元,所选文章均关涉到大量的科学知识,篇幅较长,且文章各具特色,各有妙处。而高考科技说明文的阅读试题,与平时课本所学的科技说明文不大一样。高考不是考科技知识,而是“用科技知识考学生对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即主要考查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3.
高考考纲明确规定中学生要能阅读科技类文章.多年来,高考一直涉及科技说明文的考查,并占有10分分值.因此,学会阅读说明文是十分必要的.怎样阅读分析说明文呢?笔者以为最重要的还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航天史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科技不断向前的发展史。本期“科技新干线”选取了两篇有关航空航天的科技报道、科技说明文,供大家参读。阅读科技类文章仍然是以学语言为主要目的,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科技知识。我们要边读边思考,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科技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大家对这个栏目有什么意见、建议,请及时联系,以使我们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所谓“科技类”的文章,是指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如,1986年所选的关于哺乳鸟的文章,就是一篇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说文。1992年起,每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篇短现代文(中微于、生物降解、四角龙、外星火、造纸厂)也都属于科技类的文章。一、训练目标和例析科技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是近几年高考试卷中必考的项目。从试题设计的特点看,它的考查重点侧重于阅读材料中信息的提炼、概括和筛选能力,并不要求对材料本身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评价,这是由这种材料文体特点决定的。这种情况,在平时训练中应予以重视。1.能理解词语在文中…  相似文献   

6.
所谓“科技说明文”指研究自然利学和技术方面的文章。一般是介绍比较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科研产品。高考中对科技说明文的阅读要求大大超出了中学语文课本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出题内容也完全突破了“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代之以丰富的灵活的出题点。然而在高考中科技说明文的得分却不容乐观,大多同学也视此部分为拦路虎。其实科技说明文也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寻,除了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外,还需掌握一点科技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做题技巧。(一)阅读方法科技说明文属于信息类的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只有把握住里面…  相似文献   

7.
高考考查考生阅读一般自然科学类文章的能力。 1992年高考语文试卷出现科技说明文阅读, 1994年再次出现, 1995年以试卷第三大题定格至今,题型稳定,全是选择题,题量不变,均是 4道。然而大多数考生对于此类试题的解答仍然感到很难把握,且得分不高。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历年高考科技说明文试题,我对学生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指津:   一、整体把握自然科学类说明文的内容   自然科学类说明文无非是对自然科学中的新科技、新发明的介绍,那么我们就要弄清文章介绍的什么人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和设想,做了什么样的科学研究、科学发明和…  相似文献   

8.
一、科技说明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心态不正“科技类”的文章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见解等。这些内容离我们学生的生活相对较远,阅读时不易理解,容易产生害怕心理,进而产生浮躁心理,这种心态是不利于准确地解答科技类阅读题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要抱着一  相似文献   

9.
高考试卷中的科技说明文阅读是师生最感头痛的事,个中原因实在有必要探讨;我们对科技说明文的考试方式也应该做个反思。本文权当引玉之砖,以此就教于方家。一、科技说明文的阅读理解:语文知识不起主要作用。科技说明文理解上的难易,与文章内容的深浅有密切关系;而内容的深浅则决定于科技文章的写作目的及读者对象。根据写作目的与读者对象分类,科技说明文可以分为专业性科技文章和普及性科技文章。专业性科技文章包含科技论文与科技动态或成果报道(比如选自《参考消息》的2000年高考试卷中的科技说明文《减慢光速》,可以视为科…  相似文献   

10.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够阅读一般的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近年的高考试卷语料选用,已形成第1卷科技类、社科类轮考,第Ⅱ卷考文学作品的格局。阅读科技文,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何特点,有何价值,有何作用,对社会有何意义等。  相似文献   

11.
考测点导航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是现代文阅读尤其是科技说明文阅读的一个重点,此考点属分析综合能力层级,在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中都有所涉及,并占有相当的比重。毫不夸张地说,善于不善于对文中关键的语句加以确认,对重要的信息和材料加以辨别筛选和提取,是衡量现代文阅读能力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学生应重视这一考点的训练,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宏伟 《高中生》2009,(18):36-36
湖南省的高考阅读填空题,要求学生阅读给出的文章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填空,即用自己的语言来转述原文的内容。阅读材料多为300词左右的短文,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学生在做这道题时往往得不到高分,要么词的表达形式不正确,要么概括不准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考生的解题能力呢?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3.
李宏伟 《高中生》2009,(9):36-36
湖南省的高考阅读填空题,要求学生阅读给出的文章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填空,即用自己的语言来转述原文的内容。阅读材料多为300词左右的短文,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学生在做这道题时往往得不到高分.要么词的表达形式不正确,要么概括不准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考生的解题能力呢?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4.
读科技类文章,有助于我们理解自然;读文学作品,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和人。这里给大家选了一组有趣的科技说明文和一组好看的小小说。自然无限复杂,无限复杂的自然却有着完美的秩序;自然界充满竞争,充满竞争的自然界却也充满和谐。《合作勤劳的蚂蚁》《热心的海葵》《动物的和解能力》三篇科技说明文,内容不同,却都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中的秩序与和谐。蚂蚁的合作勤劳,海葵和小丑鱼的互助共生,各种动物通过和解的方式消除紧张的关系……让人看到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温情的一面。这一切是多么有趣神奇!读这些文章,或许还会让人从动物身上学到些什么,有所长进。读小说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阅读小说就是阅读世事,阅读人生。尽管小说写的是别人的故事,但读得多了,也有可能会成为你“阅历”的一部分呢。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2000年《考试说明》在“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求考生除了能阅读一般社科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外,还要“能阅读”一般科技类文章。这是对时代需要的一种回应,是很必要的。科技文,包括科技说明文和科技新闻,是以介绍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的。阅读科技文,首先要遵循文章阅读的一般规律,一般原则,如抓住关键语句,整体把握文章,理清行文脉络(包括段间关系、句间关系等),运用解文方略(以文解文,以事解文,以理解文)等。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科技说明文的阅读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大多有这类文章的测试题目,其意义颇为深远。这类试题的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选出符合(或  相似文献   

17.
说明文是我们了解世界、探究世界的美丽窗口。阅读说明文,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把文章读懂。下面我们以2013年安徽省中考试题为例,一起来了解说明文阅读的答题要领。  相似文献   

18.
[考点解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体裁。2011版语文课标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中第一条就是: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因此,在历年高考“阅读理解”题中,主旨型试题是年年必有的。它要求考生在通篇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将文章中表达的核心思想进行概括、总结,重点考查考生捕捉文中主要信息的能力。纵观历年高考英语中的“阅读理解”题,考查短文主旨的题目可以划分为:主要论题、最佳标题、写作目的和基调、作者对所述事实所持的态度四大类。下面,笔者以经过删节的高考真题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和归纳这四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及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20.
马平 《考试周刊》2013,(39):2-3
<正>CET-4单项选择短文理解题的文章体裁主要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主,测试要求考生在阅读完一篇300到350词左右的文章后解答5个以单项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的题目。《教学要求》对考生的一般要求是"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这一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和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