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国、日本学校德育的特色在于其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德育目标。日本在1989年2月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规定其德育目标是:把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体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为培养作为创造富有个性的文化、致力于民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主动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以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品质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教育中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培养是为新世纪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 ,是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作准备。在思想道德教育的个性培养中 ,要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 ,要注意分析思想道德教育中大学生个性培养的原因 ,并寻找有效措施 ,培养出思想素质高、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个性鲜明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追求时尚,张扬个性,是时尚文化的"易感人群"。当代青年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引导他们选择、接受和创造健康的时尚文化,要加强高校德育建设,培养新型教师队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弘扬时代主流风尚。  相似文献   

4.
略论德育视角下的个性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德育中的个性培养是一种从德育视角出发,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和活力、关注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德育思想和实践模式。个性发展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需要,个性培养是“以人为本”德育新理念的内在要求。在我国高校中,对大学生个性培养缺乏科学认识,也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实践模式。我国高校应根据实际,从多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本文对学校道德教育从德育体系、道德教育分量、内容、弘扬培养民族精神、能力个性的培养、道德实践、德育环境、东西方德育经验等方面作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人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是否具有创造个性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创造个性是一系列独特的人格特征,它反映了个性结构的整体性.通常情况下,凡具有创造个性的学生,一般都表现出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他们情感丰富、充满热情、独立自主,好标新立异,善独立行事,自信、勤奋,进取心强,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不仅是德育教学的内容,更是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7.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要克服这些不良倾向,在小学数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几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  相似文献   

8.
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传统德育思想开发的原则方针主要有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和综合创新,思路方法有尊重与发掘、清源与超越、转化与创造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当今是一个创意无处不在的时代,作为文化艺术创造活动的美术,通过研究其教育以激活和拓展人的创造思维,并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拓展观念、培养发现意识、鼓励个性表现、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利用网络建立电子学习档案袋,探索因材施教的新方式等培养策略,支持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社会需要,同时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造”。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近几年教改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一、直视学生的个性培养,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古往今来,凡是有所作为的人,他们都有极其鲜明的个性,他们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都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来实现的。一个思维缓慢、反应迟钝、缺乏个性的人很难有什么创造。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体做法是:①…  相似文献   

11.
跨越式发展既是教育发展战略创新,更是思维方式转变。赢质教育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包括非智力因素开发,现代知识双构建,创造个性培养。德育创新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尊重、服务、主体、爱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是核心。学校德育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个性心理素质培养。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德育不仅要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而且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起主导作用。所以说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从伦理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现代西方德育思想在知性德育与生活德育、个性教育与人格教育以及规范德育与创造德育等方面已渐渐走向整合,在这一运思趋势下,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目标分层、对话模式以及“知行统一”的修养方法、“德得相通”的德育心理机制都显示出了其愈久弥新的智慧探索品质,是我国现代德育创新的重要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4.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高校德育目标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试从德育与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德育对培养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作用、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钟耀君 《新疆教育》2012,(4):110-110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要克服这些不良倾向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个性的张扬是德育实效性的保证,所以德育创新模式构建应该以此为重点。学生不是被动学习的客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德育的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生个性品质、个性素质、个性信仰等不断内化与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个性不断被唤醒,不断被培养,主体道德人格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培养和张扬是德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要把学生培养成创造性的人才,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主要包括创造精神、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品质三个方面。创造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创造个性品质决定了人们能否自觉增强、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创造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所以更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在众多人格特征中,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和意志力是创造个性的核心品质。在教学中,发挥学科教学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创造的个性品质,完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段旭 《教育艺术》2004,(9):19-20
按照新课程理念,新课堂是培育幼苗的雨露,是放飞学生个性的蓝天,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基地,是学生无拘无束、快乐无穷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章认为学生宿舍可以围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个性发展与全面素质提高、关注人格培养、丰富审美体验、增强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来发挥其德育功能,进而提出了学生宿舍要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的观点,并对学分制下实现学生宿舍德育功能的若干新视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人的创造性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性个性品质。其中创造意识是创造性活动的动力系统,创造思维能力是创造活动的操作系统,而创造性个性品质是创造活动的启动、调控和成功的保证系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个性品质,关键是逐步培养和形成其创造性个性。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个性品质,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一、培养敢冒风险的性格冒险性作为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有些人是与生俱来的,他们遇事勇敢、果断,有胆识,藐视困难,不怕失败。这样的人思维活跃,富于创造性。而另一些人生性胆小,害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