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是种容易染病的作物,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耕作制度及栽培条件下,发生的病害种类和危害程度不同。已证实的大豆病害有126种,其中对生产造成损失的有30多种,一般病害减产10%左右。这些病害包括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高等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它们危害大豆的根、茎叶、豆荚、豆粒或整个植株。有的病害对产量影响不大,有的造成严重减产,甚至整片大豆田枯死,有的使豆粒品质下降,售价降低,并影响出口外销。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有记载的大豆病害37种,其中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的有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根腐病、大豆霜霉病、大豆炭疽病、大豆紫斑病、大豆灰斑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和大豆菟丝子等。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是容易染病的作物。大豆病害造成豆粒品质下降,严重时可导致绝产。为此提出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大豆紫斑病为例,探讨利用图像技术实现大豆叶部染病程度的计算方法。根据大豆叶部病害特点,应用区域标记方法,对大豆叶部病害图片进行图像分割、统计病斑个数,去除冗余点。研究结果表明,用图像技术进行大豆叶部染病程度的计算是可行的,为产量预测及实用农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各种农作物价格也逐步上升。尤其是大豆价格更是出现了较大的提升,这就促使我国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有所提高。基于这种社会现状,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大豆虫害现象也变得越来越备受重视,大豆病虫害严重影响和降低了大豆的产量与质量。本文就如何对大豆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防治进行了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最常用来做豆制品、压豆各种油、炼酱油和提炼蛋白质。在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耕作制度及栽培条件下,大豆容易染病其病害种类和危害程度也不同。已发现包括由真茵、细菌、病毒、线虫和高等寄生植物引起的痛害有30多种对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指出大豆病害的特征及防治措施,通过掌握相关病害的识别能力,及早预防使大豆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农作物经济产品之一,是农民种植致富的好项目,为提高大豆优质产量,提出病害防治措施,使其实现大豆的高产优质,增加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产业。我们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商品量、专储量均居全国第一。大豆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产业作为黑龙江粮食产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但是在大豆的种植栽培过程中大豆会受到很多病虫害的侵扰,所以在大豆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我们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最终达到主次兼顾、病虫害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大豆的农业生产情况也在不断改善。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部分主要的大豆种植技术,包括种植密度、栽培管理、窄行密植技术、三垄种植技术等,本文还介绍了土壤管理、病虫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榕江县玉米种植中,病虫危害仍是我县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当前,玉米病害的发生种类逐年演变,大、小斑病很少流行,而茎腐病、灰斑病、粗缩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等发生普遍,甚至病病混发,病虫互作,危害严重。采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辅以健身防病、加强病虫监测及其发生规律研究、加强栽培管理等是玉米病虫的有效防治措施。本文结合榕江县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采取有先措施防治我县的玉米种植中的各种病虫害,希望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榕江县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1.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大豆产地,由于大豆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影响着大豆的产量与品质,而且现阶段虫害有加重的趋势,所以必须大力推广运用大豆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本文在这里主要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根结线虫病及大豆疽霉根腐病的症状、病原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农业经济产品之一,大豆是重要植物蛋白来源,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含赖氨酸较高,其籽粒的脂肪含量在20%左右。是农民种植致富的好项目,为提高大豆优质产量,提出选择优质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增强抗逆性外,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大豆优良品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获得大豆高产。  相似文献   

13.
大豆营养需求特点与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生长期可分为生育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前期大豆养分分配的中心是根、生长点和根瘤。即地上部分植株,尤其是叶片积累的光合产物主要向根、生长点、殖生长,除部分养分运到根、茎、叶外,大部分养分运送到花和菜中,生育后期的结荚鼓粒期,养分全部运往豆荚中去。从大豆的这些养分分配规律看,大豆应具有以下的需肥特点和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4.
大豆菌核病是近年来危害大豆的重要病害,一般地块发病率在5%-10%,发生严重的可达到50%以上,造成减产甚至绝产,一旦发病,药剂防治效果甚微。通过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病条件分析,阐述了大豆菌核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豆重迎茬种植,生育期有所延迟,而且主要是生育后期的生长发育阶段延长。生长发育进程的中前期慢于正茬,结荚至鼓粒生育的中后期快于正茬。前期生长发育缓慢,后期急剧结束,因此而不能充分生长发育和积累,造成了重迎茬大豆的株高降低、茎粗变细、节间加长,分枝减少,结荚数和单株粒数减少。  相似文献   

16.
影响病虫害分布的因素任何农作物的病菌和害虫,都需要一定的气象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和降水),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气象条件适宜,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就可能猖獗;反之,就会受到抑制。我们常常看到,某些病虫害,在某些地区发生很严重,在其他地区发生就很轻,甚至根本不发生。换句话说,病虫害的分布是有地区性的。当然,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气象条件常常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7.
在北部高寒区,主要是重茬种植芸豆,轮作作物又是大豆,导致病害与草害相对严重.本文较详细介绍病害种类和防治,着重介绍杂草的种类与防除,简单介绍虫害,因北部高寒区气候冷凉等原因虫害发生较轻.  相似文献   

18.
大豆孢囊线虫病又名线虫病、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线虫病主要发生在风沙干旱盐碱土地区,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一般发病造成减产10%~20%,严重者可达30%~50%,甚至颗粒无收。本病特征线虫病在大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大豆受病后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黄、根系不发达、侧根少、根瘤少而小,在须根上附有许多比  相似文献   

19.
大豆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其在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中占有了极为重要作用,因此,大豆产量提高对于农民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针对大豆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大豆种植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类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病害流行严重的地块,往往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收。为此研究者对病虫害防治理论、建立完善病虫害预报、检测和防空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对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