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廖辉英始终坚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诠释女性问题并探寻女性文学的方向。她所塑造的三类女性形象,蕴含着对男权中心话语的强烈批判和对女性成长过程的深刻反思。旧式妇女的形象,写尽了封建传统重压下世代重演的女性悲剧;“窗口女人”的形象,揭示出台湾妇女从传统女性到现代女性之间角色转换的难题;事业女性的形象,寄托了建构女性生存价值和重塑新女性的全部理想  相似文献   

2.
话语分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质化研究方法,文章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一些"女性"话语进行初步分析,描述了"女性"话语的特点,并批判了基于这些"女性"话语而建构的传统女性观。"女性"话语的分析可以促进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并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众多关于女作家创作的命名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放弃传统意义上对"女性文学"的简单理解,并尝试对"女作家的创作"、"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女性文学"四个命名做新的解释.认为这四个命名既是共同存在的同时也是递进发展的,而其中又以"女性文学"作为女作家创作的最高阶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比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对同一著作中的翻译,分析女性译者在译著中女性意识的体现以及对女性主义的追求,同时也从女性译者译著中对女性真实的个性和心理特征的细腻刻画来体会她们对于女性意识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从女性文学到女性写作的嬗变不仅代表着一种理论表述上的集体更新,更意味着不断从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和整个后现代思潮发展中汲取营养的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在实践中"主体化"的操作动向。然而这次大规模话语转向的背后,是一次理论界庸常的名词更迭,抑或是在中国语境下成功完成的与当今西方女性主义前沿接轨的话语历险?本文对于从女性文学到女性写作在中西方不同语境下的具体现象以及潜藏其中的一整套后现代话语内核作出了自己的阐释和剖析,并力图在廓清话语迷障的前提下给予女性文学和女性写作界定的可能以及尝试实践。  相似文献   

6.
郝誉翔是20世纪90年代崛起于台湾文坛的"60后"女作家,她在女权主义潮流涌动时代创作的短篇小说《洗》,可谓独具特色.随着女权主义的回归,女性角色由传统的依附于男性角色而存在,变为主动地压制甚至是舍弃男性角色,并由此进行一场女性主义者和自恋者的狂欢,而狂欢落幕之后浮现的则是女性对自己角色的重新审视.《洗》这篇小说正是透过四种畸形恋情的刻画,传达出作者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和定位.  相似文献   

7.
自中国第一部正式公映的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开始,女性角色几乎是我国每一部动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亦是由彼时开始,中国动画中女性角色呈现出明显"弱势"形态。不仅在角色数量上少于男性角色,而且在叙事中的重要性也往往弱于男性的主要角色。动画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直接影响到少年儿童对于性别的认识和对女性的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性、合理性是对信息有效传播的重要保证。追根溯源,这一弱势形态源自我国传统儒家女性观主导的集体无意识现象对创作产生的影响。从中国动画中女性形象被弱化的现象入手查看其对应的儒家传统女性观,以得到中国动画中女性形象的现代表达策略。这样研究的意义正是在于以策略指引正确创作观,为中国动画健康发展探寻一个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与人类学在互动中开拓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女性主义人类学。性别关系是女性主义人类学研究的核心要素,完整的性别关系应包括女性之间的关系、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研究主要以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关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而对女性之间的关系关注较少。即使是对女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往往忽视或回避女性之间的相煎关系,而强调女性之间的姐妹情谊关系。本文尝试在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下,以女性关系为切入角度,由张爱玲人生的传奇进入其作品中传奇的解读,以此探讨文化自觉历程中,女性主体意识觉醒前,女性自发反抗而形成的女性相煎关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写作女性不再认同传统男性中心文化创造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召唤出不甘于男权压抑,并对封建男权、父权表现出强烈反抗精神的"疯癫"女性。写作女性在具体的性别权力关系中对"疯癫"女性的书写,正构成对传统文化书写中"天使"女性的深刻讽刺和无情解构。  相似文献   

10.
由男性铸造的传统社会将女性视为低下的:她只能通过挑战和改变男性高等地位的途径来改变自己低下的地位,赢得真正的女性身份。本文就是从女性主义和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十九世纪著名的文学家亨利·詹姆斯的中篇小说《螺丝在拧紧》进行解读。结合时代背景,对故事中女主角"I"试图冲破传统女性角色定义,争取与男性同等地位,建设全面健康真实的女性形象,获得理想的女性身份所做的努力与所产生的困惑进行分析,以期对男性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朱逸冰 《文教资料》2011,(32):10-11
王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圣母、天使、妖女、剩女四类。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来看,这些女性形象大都是没有女性主体真实自我生存价值与生命意志的能指符码,从中可以觉察到王朔创作中浸透着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传统男权意识对女性角色的价值规范和内在欲求。  相似文献   

12.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是19世纪女作家,其作品《小妇人》及其续集《小男人》《乔的男孩子们》被统称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三部曲。三部曲中的一些女性角色不同于19世纪的传统女性,本文旨在运用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思想分析三部曲中女性的超越性,即外表和行为表现的男性化、对成功事业的追求和对婚姻的自主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奥尔科特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了解作者自身女性意识的发展及其对男女平等的呼唤,以期为新时代女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影片《钢琴课》以"女性觉醒"为出发点,透过哑女艾达冲破道德伦理的"钢琴别恋",揭示了女性主义意识下的"爱与重生"主题,展示了男权社会中一个柔弱女性固执而又坚定的反叛力量,被誉为"女性觉醒"意识的范本。通过对影片中女性觉醒三次历程的阐释,以及对其独特的女性叙事手法的分析,揭示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并结合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现状,探索女性主义电影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不再认同传统文化书写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召唤出大量的对封建男权/父权进行反抗和叛逆,具有鲜明主体精神的"逃离"女性.女性小说对"逃离"女性的书写具有重要隐喻内涵不仅表明了写作女性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解构,同时这种书写还是一种指向人类和谐平等的性别文化前景的崭新建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三位主要女性角色进行分析,探析父权制下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以及女性追求幸福独立的艰难路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女性情谊”为视点,记述新时期女性文学在“五四”时期复苏的女性意识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双重作用下的发展沿革,指出文本中女性叙事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并进而阐释产生局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生态女性主义关注的是对妇女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阐述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与自然之间关联的看法及对传统哲学"父权制"世界观的批判,提醒人们对日益忽略的女性原则给以重视,改变传统的世界观,缓解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的价值立场使我们获得了重新认识世界、重新定位各种传统价值观念的一个新的尺度.本文试以"原罪"观论起,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圣经>中的女性问题进行各种新角度的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分析叛逆的艾德娜与安娜如何摆脱传统女性角色的心路历程,以深入认识已婚女性寻求爱情和实现自我所面临的困境.艾德娜与安娜叛逆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凯特·肖邦和列夫·托尔斯泰对女性博大的人文关怀和深切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