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转型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教育史学科地位的凸现,得益于19世纪下半叶教育专业化与历史学科学化理念的兴起,其研究范式亦与西方史学发展之脉络相伴随。西方史学于19世纪中叶形成崇尚“据事直书”原则,强调以“史料批判”为手段,在史料的考证和辨伪上下工夫,客观公正地描述历史,并由此确立了19世纪以实证主义为特征的科学历史研究模式。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以德国的狄尔泰、李凯尔特、意大利的克罗齐、英国的特里维廉等为先驱,针对传统史学把研究历史等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做法提出批判,认为史学家对历史的阐释不能完全“排除自我”和“绝对客观”。20世纪分析历…  相似文献   

2.
自21世纪初期,学者提出“教育史危机”(或谓“问题”)说之后,直到今日仍然是学界争论的焦点。笔者梳理了目前的主要观点为:其一,认为教育史学科生存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认为教育史学科课程被压缩、学术队伍呈现缩减趋势、成果难以发表;其二,对教育史学科属性也存在着争论,如有学者认为教育史应为历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有学者则认为教育史应为教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其三,认为本学科研究者缺乏理论指导,亦不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四,对学科体系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争论。其主要原因为:“史学”危机产生的辐射、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教育学学科属性独立的争论及师生代际文化的差异,并结合学者们的诸多论点提出对策为:争取教育史学科的独立性、突显学科的教育属性、加强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加强教育史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将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融入本学科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与历史之间——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育史不是教育与历史的简单相加 ,而是两个学科的汇聚与共生。没有教育学作指导的教育史研究可能较为盲目 ,没有历史学作基础的教育史研究可能流于空洞。在教育与历史之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是教育史学科更上一层楼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关于外国教育史学史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史学史是教育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的教育史学史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外国教育史学史研究方面,更如同凤毛麟角。①为此,笔者想就外国教育史学史研究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对该问题有兴趣的人士关注,并进行共同探讨。 一、研究外国教育史学史的意义 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有生命力,要想证明自己存在的必要,必须面对所谓“意义”或“功能”一类问题,外国教育史学史亦不例外。人们在谈到历史学的功能时,一般都要强调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包括历史学的认识功能、借鉴功能和教育功能。下面,笔者将主要从外国教育史学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学视阈来看,教育史学科应该具有实用性价值;从历史学视阈来看,教育史学科也能够具有实用性价值。教育史的“史”字不是要我们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过去的教育事件,而是要用历史与教育的双重视角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教育史学科没有找到服务教育实践的很好的方式,仅仅满足于为现成的教育理论和现行的教育政策,向历史寻求证明。在当下,教育史学科应该面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来展开研究,以寻求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学科智慧。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能否像其他经验学科,尤其是像自然科学那样成为一门科学,这一问题自19世纪德国兰克学派创立,由此而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始,就成为历史认识论所关注、争论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兰克学派在英国的代表人伯瑞明确认定“历史是一门科学,不折不扣的科学”。而该国另一位史家屈威廉则认为,历史学不过是一门艺术,“克莱奥,一位缪斯(希腊神话中的艺术女神)”。双方的观点界限分明,都按照各自的认识来为历史学定位。这一争论延续至今仍悬而未决。笔者拟对坚持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并在西方颇具影响的科学哲学家亨普尔的历史认识论作出浅释,就…  相似文献   

7.
闫福甜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2):105-106,113
教育史是教育学与历史学的融合,既是教育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又具有历史学的鲜明特征.近年来教育史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学科地位下降的逆流.因此,深入研究教育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拓展教育史的研究领域,从动态中研究教育史实,树立服务于社会的观念成为教育史学科发展与变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历史学成为独立学科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独立战争的胜利为美国史学的独立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全己前半期诞生了斯巴克士和乔冶·班克罗夫特等著名史学家,但当时文史不分。十九世纪下半期,以赫伯特·亚当斯为首的一批美国人前往德国接受史学训练。1876年,亚当斯回国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教授。他不仅创办史学训练班,而且主编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政治学学报》。此后,各大学纷纷创建历史专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相继设立研究院,培养高级史学人才。1884年,美国历史协会成立。这样,历史学成为美国高等院校中的一门正规课程。美国的历史教学在本世纪初获得极大发展。随着特纳·比尔德和贝克尔的“新史学”的兴起,历史学引起相当多的人的兴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真正把教育史作为一门学科加以研究,大致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一个世纪以来,虽然教育史学科在许多具体的教育历史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是,却一直忽视、至少并不重视对学科基础理论进行宏观、哲学的思考。由于缺乏这样一种必要的自我反思,给教育史学科研究带来许多问题,例如,缺乏对教育历史与教育现状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研究,因而造成学科本身时代感与现实性的贫乏,由于不注重对学科研究方法、概念体系以及人类教育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深入  相似文献   

10.
历史感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感觉,长期以来教育史研究在价值指向上倾向教育学科,致使学科特征不明显。历史学的研究理念和方法,能够给教育史学带来新的研究增长点,研究教育的本源——教育活动,是教育史回归历史学的一个基础。而历史感在教育史研究上的呈现,是包括研究对象、史料、方法、效果的多元结合,研究者和接受者对于学术作品的感悟,是衡量学术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加拿大教育史协会通过设置学术奖项、定期开展学术会议、发行专业的《教育中的历史研究》期刊以及在各大学教育系中进行教育史课程授课及研究等工作,推动加拿大教育史学科的发展。21世纪以来,加拿大教育史学科发展呈现以下新特点:研究主题广泛而有时代特色;注重对本土教育史学、传记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关注大学史研究以及对女性主义教育史研究的创新;注重加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教育史作为教育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式与教育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范式之间既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依据中外教育史学者对教育史与历史学关系的观点。以及我们对西方教育史与历史学研究范式各自演变历史的考察,着重探讨教育史研究范式与历史学研究范式之间的共同特点,目的在于为我国教育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
科举史:教育史学科的学术增长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史是介于教育学与历史学之间的二级学科,具有跨学科的性质。20世纪初,伴随着废科举兴学堂和西方教育学科体系的引入,教育史学科成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必修课程。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需要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教育史学科亦不例外。百年来,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领域不断拓广、加深,学科建设获得较大的发展。近十年来,国内教育史研究者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少数民族教育史、地方教育史、专题史、校史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其中,科举史研究已成为教育史学科—个重要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史学科的发展遇到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探析有利于促进学科自主理性发展.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应该增强实践意识,提升理论关照.需要放宽视野,主动寻求多层对话,加强与历史学研究者的合作,借鉴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增强国际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在研究方法上,借鉴解释学的思路,改变客观主义研究模式,丰富教育史研究的话语和主题.  相似文献   

15.
“价值中立”原则由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原为解决社会学在价值问题上面临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价值中立”原则引介到我国学术界,首先在社会学领域引起广泛讨论.近年来,一些学者将之引入历史研究领域.其实“价值中立”原则减少主观判断、排斥价值渗入的追求不利于史学“求真”目标的实现,也束缚了史学致用功能的彰显.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研究不应忽视人的主观目的和价值观念,没有主观参与和价值渗入,历史真实很难呈现,也无法理解.历史研究是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史学著作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历史学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如若一味强调“价值中立”,轻视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甚或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不同,既难以彰显史学致用的功能,也不利于坚持历史研究求真的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研究引入具有客观主义趋向的“价值中立”原则将面临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16.
产生于19世纪的西方实证史学促进了史学科学化的发展历程,成为史学界较为盛行的理论和方法.20世纪初,实证史学通过日本传入中国.中国教育史研究也深受影响,在教育史观、研究方法等方面都留下了实证史学的烙印.实证史学促进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影响着教育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史学科教材沿革及改革初探*人民教育出版社刘立德“教育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的历史并不长,在西方大约始于18世纪中叶,在中国,“教育史”学科地位的确立与师范教育在学制系统中地位的确立基本一致。“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教育科学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教育史史料学是教育史学科中研究史料的来源、价值和使用方法的次级学科。它是教育史研究中联结教育学和历史学的纽带,在史料内容、史料组织和史料解读等方面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史学科的方法论问题逐渐被置于议事日程。心态史学法是法国年鉴学派的成果之一,经历了萌芽、降格和方兴未艾三个阶段,开辟了史学研究新领域。心态史学法在具体应用中,聚焦于群体的无意识心态,注重研究的整体性和微观性,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解构问题,并运用一切可用之资料解决问题。教育史作为历史学和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当前全球化视野下,研究心态史学对教育史学大有裨益,有利于拓宽教育史学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并树立整体的教育史观,强化教育史研究的反思性和问题意识,从而使教育史学在反思的基础上化解“危机”、骎骎日上。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 ,教育史学科的历史 ,可以说是较短的 ,对美国这个历史不长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一般认为 ,美国研究教育史最早的、最杰出的先驱人物是 19世纪的亨利·巴纳德。巴纳德是美国“公共教育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多年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有许多教育方面的著述。他在教育史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是在《美国教育杂志》上所做的工作。从该杂志 185 5年创刊起 ,巴纳德连续担任主编达 2 6年之久。在他的领导下 ,《美国教育杂志》不仅刊登了许多教育史研究方面的文章 ,而且还重刊了一些著名的前辈教育家的著述 ,被称为“教育文献的大百科全书”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