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测量、量子测量与经典测量的概念,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区别,分析量子力学中常用的三种测量:广义测量,正交投影测量及正算子值测量(POVM),论证它们的性质,简述了三种测量的适用范围和相互关系,即对大系统进行正交测量时,在子系统上实现的测量是广义测量,在子系统中实现的投影测量是一组正算子值测量(POVM),对孤立系统进行的测量是正交投影测量,广义测量等同于正交投影测量和酉演化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GPS静态测量、VRS测量、CORS测量、RTK测量等几种形式的GPS测量结果比较试验发现,选择恰当的参数是测量正确的前提;在相同HRMS和VRMS限制条件下,VRS测量精度>RTK测量精度>CORS测量精度;适当提高HRMS和VRMS限制条件,可以提高GPS动态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3.
一、长度的测量总有误差实验组几个同学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物理教科书的长度,测量结果是一样的吗?实际情况是:将他们各自的测量结果比较一下,会发现它们并不完全相同.到底谁测量的更准确些?请暂不要争论,测量结果不同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任何测量总有误差.至于误差的大小,取决于各测量者的测量技术和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轧机轧辊圆柱度误差测量的精度,简化测量手段,提出了激光测量方案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采用激光测量轧辊的圆柱度误差精度高,装置简单,测量方便.在测量时选用的狭缝宽度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5.
一、长度的测量总有误差 实验组几个同学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物理教科书的长度,测量结果是一样的吗?实际情况是:将他们各自的测量结果比较一下,会发现它们并不完全相同,到底谁测量的更准确些?请暂不要争论,测量结果不同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任何测量总有误差,至于误差的大小,取决于各测量者的测量技术和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6.
测量类"数学活动"是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测量的知识与技能,灵活选择或制作测量工具,拟定测量方案来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活动.文章以"测量树高和塔高"为例,叙述测量类"数学活动"的教学结构,让学生经历观察与估测测量对象、制作或选择测量工具、构建测量模型与拟定测量方案、实际测量并完成测量报告、交流测量报告等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STEM素养的整体提升,彰显测量类"数学活动"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光电探测器件测量精度的提高和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相继出现了多种多自由度测量系统,并且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测量技术需要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高的测量分辨率,现有技术可能达不到有些测量需要的精度。而光纤陀螺的测量精度比较高,可以实现高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道路竣工测量中传统测量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测量信息量少的缺点,以一段竣工道路为例,在介绍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制定的测量方案,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竣工测量,并且通过数据处理,提取了道路特征。从精度分析可知,其数据准确度高,能完全满足道路竣工测量要求,其无接触测量等优势在道路竣工测量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采用三轴隧道磁电阻传感器作为测量探头,双轴定向、单轴独立测量的三维磁场测量方法。测量时转动测量探头,使两定向轴输出电压均为零,此时独立测量轴与磁场方向一致,实现独立轴直接测量总磁场。利用曲线拟合,获得了测量探头的输出电压与磁感应强度在一定范围内的线性函数关系。通电螺线管中心轴线上磁感应强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的测量系统,测量±0.3T范围内的磁场,最大相对误差为-4.3%,精确度高于0.3%。  相似文献   

10.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筑的基础指引,是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保障.在现代测量测绘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工程测量测绘新技术不断的涌现.科学应用工程测量新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测量精准度、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降调测量劳动强度,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指引.本文就工程测量与测绘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伏安法测电阻是实验室测量电阻的常用方法。但是,在测量过程中所选择的测量电路不同,所选择的仪器、仪表不同,测量的结果和误差大小也不尽相同。为此,在这里讨论如何减小实验测量误差,以便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对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用灵敏电流计测量高电阻的原理和方法;在两次测量中,利用光标偏转格数相同,用比较法得到被测电阻的阻值,并进行误差分析,发现由回路灵敏度不足产生的误差不可忽略,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伏安法测电阻中误差产生的原因、种类以及减小或消除误差的方法,并对各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定量的说明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表头内阻测量的四种方法,并对各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提出了减小这些误差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模拟式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压为例,用精度等级及中值电阻理论分析了量程选择与测量误差的关系,指出正确选择量程是减少测量误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臂电桥和电位差计的方法分别测量了金属铜棒电阻的温度系数,给出测量实验的装置图,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用电位差计测量的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7.
测量电阻的一种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电桥法,但一般电桥不适合测量高值电阻,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改进电桥,用它来测高值电阻,其系统误差较小,可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非平衡电桥测电阻原理出发,分析了3种桥式的工作特性,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选取电桥的桥式与参数,以减少测量的非线性误差及避免一些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9.
电学测量中的常见系统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电学测量中常见的系统误差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由于电学测量已渗透到各种测量中以及系统误差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对其系统误差原因和消除误差方法的掌握对测量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Standard errors of measurement of scale scores by score level (conditional standard errors of measurement) can be valuable to users of test results. In addition, the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AERA, APA, & NCME, 1985) recommends that conditional standard errors be reported by test developers. Although a variety of procedures are available for estimating conditional standard errors of measurement for raw scores, few procedures exist for estimating conditional standard errors of measurement for scale scores from a single test administration. In this article, a procedure is described for estimating the reliability and conditional standard errors of measurement of scale scores. This method is illustrated using a strong true score model.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is methodology are given. These applications include a procedure for constructing score scales that equalize standard errors of measurement along the score scale. Also included are examples of the effects of various nonlinear raw-to-scale score transformations on scale score reliability and conditional standard errors of measurement. These illustrations examine the effects on scale score reliability and conditional standard errors of measurement of (a)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aw-to-scale score transformations (e.g., normalizing scores), (b) the number of scale score points used, and (c) the transformation used to equate alternate forms of a test. All the illustrations use data from the ACT Assessment testing progr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