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褚三琴 《考试周刊》2012,(14):63-65
数学教师的语言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反映其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课堂教学主要是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授业、解惑。数学教学语言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与教学效果紧密相连,所以数学教学语言要求准确规范;严谨简约;亲切富有情感;有启迪性;有趣味性,而又不失巧用非常规语言,博采各学科的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二者都属于语言的艺术,但前者更强调语言的指向性,要求通俗化、大众化,准确规范,简洁易懂;而文学语言则注重语言的内指性、要求陌生化,讲究艺术性、丰富性.  相似文献   

3.
语言因依附于具体内容而存在,而具体内容又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反过来,作者的思想要通过具体内容得以展现,而不同内容的展现所使用、显示的语言风格也会不同.《胡同文化》中解说北京城形状,胡同的名称、数量、大小等,语言朴素平实;叙述表现胡同文化特点的北京人生活状态,语言生动鲜活;描绘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情景,语言典雅华美.这种雅俗杂糅、生动鲜活的语言特色,使得文章摇曳多姿,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共性(univcrsals)是与语言的个性(particuralitics)相对而言的,每种语言都有它与其他语言相异的个性,又有它与其他语言相同的共性。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人们已经研究过的许多语言中,即使在亲属关系十分接近的语言中,它们在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都呈现出差异;而在那些系属和类型毫不相关的语言中,它们之间又有不少共同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语文教师的语言是言语教育的语言,是充满形象性思维的专业语言。它注重情感的熏陶、形象的感染、审美的活动,这是其他学科很难拥有的特点。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做到:一是饱含激情而具有号召力;二是条理清晰而环环可扣;三是形象生动而通俗易懂;四是风趣幽默而富有启发性;五是抑扬顿挫而富有节奏。  相似文献   

6.
优化设计语言运用练习既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减负增效的抓手。设计语言运用练习要扣准"语"字优化,因文而设,因文而宜;因生而设,因生而宜;依文本而生,托文本而行,又与整个教学过程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语言,是自然语言和纯数学语言的整合,以自然语言为“基”,以纯数学语言为“体”。它既包括可以符号化的、精确定义的纯数学语言,又包含经过精心选择、提炼加工的用来解释和过渡的自然语言,因此,它既具有纯数学语言的“气质”,又保留了自然语言的“体态”,成为师生之间知识传递、信息反馈、情感交流的载体。作为教师,应注意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追求其艺术性。《学记》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这是对教师语言艺术性的精彩论断。的确,教学语言精辟,学生就会理解深刻;教学语言形象,学生就会易于领悟;教…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指对语言的感受、认识和把握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就能够凭借直觉,灵活而敏锐地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领悟语言,又能充分地调动特定语言环境中各种语言运用的可能性,发挥其潜在的语感能力,创造性地运用语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9.
李阳 《中小学电教》2009,(11):82-82
<正>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一、什么是语感夏沔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有艺术的语言,能使深邃的思想和哲理浅显明彻.教学语言,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重要工具,如果不借助艺术的翅膀,势必造成课堂平淡无奇沉闷枯燥.而语文教学语言具有独特优势,通过鲜活的语言,旁征博引,使课堂既幽默趣味,又有哲理内涵;既有古典品味,又有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一方面,语言就像文化的基石(cornerstone),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无不反映着文化的内涵。中国与英语国家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文与英语又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因此,中国文化对中文,英美文化对英语都有极为巨大的影响,汉英语言结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西文化各自的特性,而文化的不对等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从而导致语言的不对等。本文从中英语言词语建构差异、句子结构差异、语篇构成差异入手,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一、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进行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和形式,语言需要语法来体现,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又非常密切,思维能力总是先于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语言又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影响并制约思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又要加强对其思维能力的训练。而思维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学习语法的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言素养又是语文素养的基础。面对乡村学生底子薄、基础弱的现状,以语言为突破口,尝试通过深度解读,从"博览广记,促进积累;表达迁移,提升口语;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三方面入手,提升乡村学生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人们用语言交际时总是遵守一定的‘常规’,有时,为了达到‘突出’的目的会违背‘常规’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这就是语言变异。从语言系统来看,语音、词汇、语法这些基本要素既有其历史渊源,又有相对静态中以类聚、组合形式反映各种语言要素的变体;从社会系统来看,发展中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8,(74):121-122
阅读过程是一个输入性过程,即将外界信息进行输入、编码、存储的过程;写作则是一个输出性的过程,即将自身想要表达的观点、论述的知识等进行提取、编码、输出的过程。而语言的运用能力即能通过语言信息的输入而得到提高,同样还能通过语言信息的输出而得到提高。且语言的输出与输入过程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过程,没有一定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则输出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萍",难以产生有效的输出信息;而没有一定量的语言信息的输出,则容易"闭门造车",无法将语言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这时,语言学习的意义便失去大半了。充足的语言信息输入,能为语言信息的输出提供充分的素材与基本信息,而适当的语言信息的输出,能有效地促进主体输入信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与写作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对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具有重大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就当前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现状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高中英语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提出几点思考,为广大一线教师进行读写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它既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和手段,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  相似文献   

18.
noaynr(口号)在两相邻大国——中国与前苏联(今俄罗斯)的各历史时期使用,其内容与作用相似相同;但又随时期与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俄汉口号语言见证了两国相似历程以及语言与社会相联、又总随社会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郭凯 《现代语文》2006,(5):27-28
老舍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小说语言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浓郁的北京韵味,通俗质朴而又典雅精致,简洁凝练而又含蕴丰厚,幽默诙谐而又不失严肃深刻,等等.这已是文艺评论界公认的老舍语言的显著特色.纵观老舍的小说和戏剧作品,我们认为,对某一语言要素进行不着痕迹的巧妙强化,夸张地表现某种效果,是老舍作品语言的又一重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