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毅 《西藏教育》2014,(11):15-18
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新基础教育”试验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流派之一,他们所倡导的“生命·实践”思想经历了长期实践,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革新典范,同时成为了世界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中国式经验。“新基础教育”主导的“人的新形象、转型的学校、主动生命的创生”,体现出“生命·实践”学派的变革精神,它深刻地启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求变”和“求新”的道路上可持续地前进。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09,(2):F0004-F0004
“新基础教育”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建(责任岗位:叶澜教授)探索和总结“新基础教育”在当代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尤其是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新文化创建方面的独特经验和创新理论;探索中国教育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中国教育思想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的过程和机制以及中国教育理论对世界教育理论的可能贡献和贡献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基础教育"用研究者自己的生命投入,写出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实践版本,创造了我们时代思想与行动统一的典范。新基础教育研究启发我思考了四个问题:我们要创造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我们如何进行教育理论的创造,我们应该怎样为教育实践服务,我们自己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接触新基础教育,我有幸成为新基础教育的语文骨干教师,开始了我们语文团队的新基础教育寻梦之旅。随着对新基础教育的深入了解,我渐渐发现新基础教育就是我久违的老朋友,似曾相识,或者它早就住在我的心里了。一、语文教学的知识定位"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13,(18):81-81
<正>2013年12月7日-8日·成都武侯为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精神,总结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年来各地各校在基础教育国际化战略与实践中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分析当前基础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探索新时期基础教育国际化区域推进和学校实践新模式新途径,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将联合相关机构,于2013年12月7日-8日在成都市举办"2013年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世界教育信息》2013,(22):81-81
<正>2013年12月7日至8日·成都武侯为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精神,总结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年来各地各校在基础教育国际化战略与实践中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分析当前基础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探索新时期基础教育国际化区域推进和学校实践新模式新途径,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将联合相关机构,于2013年12月7日至8日在成都市举办2013年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我国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新的时代发展背景和社会需求之下,传统基础教育弊端凸显,由传统基础教育向新基础教育转型,改变传统认知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建立新型素质教育和创造型教育,是21世纪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关键举措。本文系统论述了生命教育观和新基础教育的基础理论,进而详细分析研讨了生命教育观下新基础教育理论观点和新型教育实践重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解传统、利用传统、改良传统、传承传统,以此发展当代文化是教育实践与研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对此,由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深入探索。本文从"和"与学生品格发展、"关系"与学生活动设计、"管制"与学生自主性培养三个方面剖析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三"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主编的"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三套丛书中的一套。叶澜教授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与一批有缘的中小学校长合作编写的一套系列丛书。……本丛书中的每一本都可称作是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整体改革的一部‘创业史’。"1它体现了学校变革"成人·成事"的价值与策略,呈现了当代学校变革的世界通则与中国原创。一、丛书简介:世界之窗中的当代中国学校变革史与心路史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育》2010,(2):F0002-F0002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是在叶澜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历经15年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的一部系统探究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和教育改革的专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自2017年开始研制,每年年初发布,5年来在基础教育界产生重大反响,成为记录、引领、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份重要文献。《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由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分析、中国基础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中国中小学教育新进展新趋势、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四个子报告组成,力图在分析政策中把握价值导向,在聚焦研究前沿中把握发展趋势,在关注实践探索中把握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她是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首创并持续主持中国“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建设30余年,先后被评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在当代中国教育学和学校整体转型变革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她的代表著作《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和《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等,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其中,《回归突破》英文版于2020年正式在海外出版、发行。2014年,  相似文献   

13.
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当代理想。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在深层意义上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自由的教育价值观 ;在一般意义上是一种充溢着人的生命活力的教育主体观 ,而尤其是指一种教育对象观 ;在具体意义上是一种以人的自由活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观。确认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 ,对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的调整、课堂教学的转型以及课程的重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叶澜教授及其团队在长期“新基础教育”研究性变革实践基础上,2004年正式提出了要构建中国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随后的2007-2009年间,团队通过对“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化,相继推出“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回望》《立场》《基因》和《命脉》),初步回应了构建学派的主张。2014-2015年,基于进一步的深化,团队又出版了三套共30本的论著系列(系列一“基本理论研究”,系列二“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研究”,系列三“合作校变革史”)。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2009,(8):F0004-F0004
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批准建立于2008年11月,正式揭牌于2009年5月17日,旨在成为深化和推广“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中心,成为师范大学与中小学开展合作研究的交流中心。“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首任所长叶澜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并主持的,一项以实现当代中国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新基础教育"是关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研究,它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学生生命的成长、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和关注研究者自身的生命成长.因此,无论在课堂教学改革还是在班级建设改革上, "新基础教育"谈到最多、关注最多、探索最多的便是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生命的成长、生活品质的提升问题,同时,很有见地、很有实践指导意义地指出"成人"与"成事"、"教书"与"育人"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基础教育“新”在哪里 ?中国教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日前联合在上海市闵行区召开现场研讨会,专题探讨由华东师大教授叶澜主持的这一全国“九五”重点教育科研项目的实践研究。 据课题负责人叶澜介绍,“新基础教育”主要研究面向 21世纪中国实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建设问题。它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发展需要,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强调:"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将教育家的办学思想和实践进行总结、研讨和推广,2013年1月20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工委、海淀区教委主办的"引领·担当——人大附中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在人大附中举行. 刘彭芝校长从事基础教育40多年,任校长10多年,她以"忧国忧民忧教育"的情怀,深入思考、研究并破解中国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引领人大附中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走出了一条熔铸古今中外、综合创新、别开生面的成功之路.今天的人大附中,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9.
百年中国基础教育实验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过程。当代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实验,需要进一步增强清晰的时空意识、教育意识、个体意识和可能空间意识。在这一自我意识的更新过程中,当代中国的基础教育实验才可能实现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基础教育由政府统一管理 ,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教育政策成了基础教育得失成败的关键。过去又由于对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的”、“基础的”和“中国的”三者定位不清 ,致使中国基础教育政策中存在对“基础”的定位的颠倒、对“英才教育”的错位、对“统一性”的曲扭以及对“统考”的激化等严重问题。中国基础教育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遵循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化一统为多元 ,根据不同地区情况 ,由各省市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特别是 ,中国基础教育更不应该照抄死搬发达国家目前的发展模式 ,不切实际地承诺包干所有经费 ,应当制定更加灵活的经费政策 ,使中国基础教育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