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西教育》2014,(16):10-10
正问:在规范"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方面,国家近期出台了什么政策?答:今年1月中旬,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问:如何确保划片公平?答:为确保划片公平,《意见》主要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明确责任。《意见》明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小升初划片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实施招生范围划定工作。  相似文献   

2.
《云南教育》2014,(4):13-16
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健全科学、明晰、便利的小学升入初中制度,规范招生入学行为,提高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  相似文献   

3.
动态     
正国内教育部出台小升初实施意见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意见》明确了小升初工作流程:一是合理划定招生范围,二是有序确定入学对象,三是规范办理入学手续。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单校划  相似文献   

4.
正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关键在于通过制度保障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而小学入学办法和小学升入初中的办法是义务教育制度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当前影响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教育部近期颁布的《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对推进义务教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为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到201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同时,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  相似文献   

6.
事件     
《中学生电脑》2014,(3):5-5
教育部连发文件强调免试就近入学近日袁野就近入学冶为义务教育阶段热门话题袁也是国家为改善野择校热冶问题力推的教育政策遥就此教育部连发叶教育部关于进-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曳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曳两个文件.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以下简称小升初)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关于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相关规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小升初制度,2014年伊始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  相似文献   

8.
数字     
《教育》2014,(3):9-9
19个 继年初《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后,教育部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聚焦19个重点大城市,要求制定完善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方案。  相似文献   

9.
郭爽 《教育》2014,(3):80-80
教育部最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可见教育部门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健全科学、明晰、便利的小学升入初中制度,规范招生入学行为,提高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做出的行动。那么,国外小升初的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10.
免试就近入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公益性的有效途径。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2014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教育部《实施意见》),对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做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谈初中入学改革1998年,北京市应届小学毕业生将全部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就近入学”的操作方法初中的“就近入学”,是建立在小学就近入学的基础上的。我市小学已实行就近入学多年,小学生一般是按照户口所在地到相对较近的小学登记入学的。但是由于中...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教师博览》2014,(3):32-32
<正>教育部: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小学全部划片就近入学继年初《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后,教育部日前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19个重点大城市2014年制定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据悉,"重点大城市"是指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  相似文献   

13.
“孩子去哪所初中上学?”这是每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最关注的话题。每年年初,家长们就开始到处打听,找关系,忙碌起来。今年则有所不同。1月份,教育部根据《义务教育法》制定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按照两个文件的要求,各地着力调整完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201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在即,为了促进北京等19个重点大城市做好今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并示范引领全国,教育部4月23日在京召开了全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专题座谈会。会上19个重点大城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介绍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入学政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情况以及今年招生入学准备工作情况,特别就多措并举加快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本期刊登的是发言要点。随后本刊将继续深入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15.
正继2014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教育部又将工作聚焦19个大城市。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19个重点大城市在2014年制定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并在2015年100%实行划片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参考》2014,(10):18-19
正为进一步做好成都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川教函〔2014〕144号)和《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教发〔2011〕4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要求,健全科学、明晰、  相似文献   

17.
继年初《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后,教育部将工作聚焦19个大城市,目前印发通知,要求这19个大城市于2014年制定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进一步纠正影响入学工作的违规行为.一是不得违反《义务教育法》免试规定;二是不得抢夺生源和举办相关培训班;三是保持治理择校乱收费高压态势。(2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  相似文献   

18.
《湖南教育》2014,(5):F0003-F0003
湖南卫视去年推出的《爸爸去哪儿》节目红遍了大江南北。随着今年小学毕业日期的临近,“爸爸,去哪儿读初中”成为了广大“小升初”学生新的热门话题。今年初,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对公办学校“小升初”实行“对口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等政策。这意味着小学毕业生不能像过去一样自由择校了,而跨县跨地区选择优质公办初中就更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参考》2014,(10):9-10
正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构建面向适龄儿童少年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4〕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4〕1号)要求(相关文件可在教育部官方网站查询下载),现就进  相似文献   

20.
观点     
《天津教育》2014,(5):5-5
用制度保障,促教育公平教育部近期颁布的《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对推进义务教育的制度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义务教育实现依法办学,制度建设是前提。各地落实文件精神应当从地区实际出发,制定各项招生入学行为的具体规范,为依法管理、依规入学提供依据;各地落实文件精神必须增强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