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1 984年,《中国博物馆》杂志创刊,至今已30年了。为促进博物馆学科建设,加强博物馆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推动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2013年10月10至1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召开中国博物馆协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暨《中国博物馆》杂志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省文物局共同主办,吉林省博物院和《中国博物馆》杂志社承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博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博物馆》(Chinese Museum)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的国家级博物馆学专业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指导各地博物馆实践,培育博物馆学人。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出版,2018年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2021年3月再度入选。为更好顺应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形势、新发展,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基于刊物自身的资源优势,本刊自2023年第1期起,由黑白印刷改为全彩色印刷,并新增“典藏研究”版块。欢迎各界专家学者,博物馆同行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3.
《中国博物馆》2023,(2):F0003-F0003
《中国博物馆》(Chinese Museum)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2018年起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的核心期刊(俗称“北大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博物馆》季刊是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推动博物馆行业发展。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会刊,《中国博物馆》的基本定位是:面向博协全体会员,传播行业发展最新成果;面向全国博物馆行业,聚焦行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聚焦博物馆核心业务,指导博物馆工作实践;面向博物馆学理论研究前沿,探讨博物馆学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服务博物馆学科建设与发展。2018年10月,《中国博物馆》正式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之“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核心期刊。为了顺应当前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形势、新发展,根据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博物馆》编委会的部署要求,2020年,《中国博物馆》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部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变革办刊理念,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为博物馆事业改革发展服务。欢迎各界专家学者,博物馆同行踊跃赐稿。一、栏目设置及文章要求根据刊物定位,刊物内容分为聚焦、理论、实践、资讯四个一级版块:1.聚焦版块:针对博物馆领域热点话题,进行专业解读、学术探讨,推动难题破解、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推进《博物馆管理办法》的实施,完善博物馆科学管理体系和业务建设,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全面推进博物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受国家文物局的委托,浙江省文物局会同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从2006年3月份开始筹备,着手开展全省博物馆评估定级的试点工作。组建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和工作组,起草相关《办法》《标准》,广泛征求意见,并组织试点工作的实施。根据全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1年的筹备,2008年5月9日,中国博物馆学会传媒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成立大会由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秘书长安来顺主持,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文彬出席了成立大会并发表了致辞,大会通过了《中国博物馆学会传媒专业委员会章程草案》、“中国博物馆学会传媒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总编辑张囤生被推选为主任委员,《博物馆研究》主编金旭东等6人被推选为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9日,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雯翔、副局长张柏,董保华以及相关部门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120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博物馆》2023,(3):129-129
《中国博物馆》(Chinese Museum)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2018年起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的核心期刊(俗称“北大核心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本刊始终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推动博物馆行业发展。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会刊,在理论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探索。本刊栏目设置包括聚焦、理论、实践、国际、青年、资讯等。  相似文献   

9.
出版要闻     
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确定六大要点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下发《关于印发〈2010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新出政发〔2010〕4号)。《通知》指出,2010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工作有六大要点。第一,重点完成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博物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作为中国与国际博物馆界交流的桥梁——中国博物馆学会,与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交流也日益紧密,合作不断增强,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试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11.
免费开放后 博物馆如何加强观众接待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008年1月23日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至今已有时日。据国家文物局介绍,截至2008年7月,全国各地免费开放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已达六百余家。并且,有消息说到2009年还将六百多座博物馆加入到免费开放的行列。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承当的国家文物局《馆藏民族文物界定、分类、定级》课题(以下简称《课题》)已正式启动。该课题包含《馆藏民族文物界定、分类、定级办法》的拟定和相关理论研究两方面主要内容,涉及面广、相关环节较多且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博物馆》1990年第4期是介绍国家级博物馆刊物的专集。该集以显著位置介绍《中国博物馆》杂志。本刊苏东海主编应邀写了介绍文章《〈中国博物馆〉杂志在前进中》。发表时编者改题为《中国:五年280万字》。现将该文中文稿刊出,以飨国内读者。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本刊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博物馆学专业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2018年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为了顺应当前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形势、新发展,本刊将于2018年全新改版,调整新的栏目设置,欢迎各界专家学者,博物馆同行踊跃赐稿。一、栏目及文章要求根据刊物定位,刊物内容分为聚焦、理论、实践、资讯四个一级版块:  相似文献   

15.
此建议由《中国博物馆》杂志编辑部集体讨论起草,在2013年10月10-11日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中国博物馆协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暨《中国博物馆》杂志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讨论并修订通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博物馆》2012,(1):127-127
《中国博物馆》杂志的定位是:关注理论研究,指导文博工作,推动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联系会员与文博单位,在我国博物馆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背景下,成为中国博物馆行业学术研究、理论探索和协会建设与宣传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7.
1905年,实业家张謇创建的南通博物苑,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博物馆。她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了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其标志之一就是博物馆学术活动的活跃。而在这一时期的博物馆学术活动中,《博物馆研究》于1982年12月出版了创刊号,至2007年11月,《博物馆研究》出刊整整100期。回顾百期的学术发展道路,将更加有助于我们明确认识中国博物馆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继续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全国档案系统"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 2011-2015))的通知》要求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档案工作实际,制订本规划.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1987年写了一篇关于博物馆史的文章《天津考工厂是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发表于《中国博物馆》杂志,它引起博物馆学专家的注意和批评。关于“天津考工厂之争”,其焦点似乎不在于“第一、第二”,而集中于“天津考工厂是不是一个博物馆”。这确实是关系到“近代博物馆概念”的问题。打开文化部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学概论》,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博物馆》2009,(1):18-24
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全面繁荣的今天,《中国博物馆》也已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作为中国博物馆界的领军学术刊物,作为代表中国博物馆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一面旗帜,作为中国博物馆界与国际交流与展示的重要平台,它应紧跟时代步伐,并随着新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