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吴基金:IPO重启不改上升趋势管理层出台IPO新规,从改革的大方向看,是增强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收益分配向中小机构倾斜。具体的影响有几个方面:首先,增加散户的IPO的中签率,其次,新股投资  相似文献   

2.
正本周指数虽然有一定幅度的反弹,但个股的活跃度却较差,强势股几乎没有连续性,很多都是第二天棒杀,操作难度较高。面对市场持续弱势震荡,难以形成反转走势的内在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IPO重启在即,新股上市愈演愈烈,进一步挑起了市场担忧情绪。证监会几乎每天都会发布IPO预披露  相似文献   

3.
先恢复主板IPO,随后推出创业板,因此二季度会推动IPO重启进程。二季度估值将达到管理层较为放心的区间,而且大小非解禁压力最小,存在适宜IPO重启的市场环境。海外经验以及中小板推出表明,创业板市场对主板市场资金分流作用不明显,也不会影响市场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A股市场的IPO融资为研究样本,以“热市”和“冷市”作为市场时机度量指标,实证检验了融资的市场时机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持续影响。研究发现“热市”效应并没有形成对融资结构的持续影响,在IPO后的第一年即可逆转50%,在IPO后的第三年即可完全消除“热市”效应。  相似文献   

5.
2013年年底,多家企业拿到了梦寐以求的IPO批文,暂停一年多的 IPO市场之门被迫重启。IPO开启的当晚,众投行微信群通宵火爆雀跃,拿到批文的如范进中举一般,神情高度亢奋而又莫名不安,更是有保代在富凯大厦楼上嚎啕大哭,以抒长期被压抑着的胸襟。 拿到证监会发放的上市红头批文的企业自然值得欢喜,在漫长等待IPO开闸的征途中,也有不少拟上市公司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退出,或被逼无奈,或苦口难言。截至2014年1月21日,两市共有292家企业终止审查,其中沪深主板、中小板合计152家,创业板140家。包括头顶“中国快递第一股”光环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临阵退出,激起资本市场猜测四起。  相似文献   

6.
Recently, 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has seen great change in China. This shift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reformation in the way of operation for domestic investment bank. In the future competition for IPO market among investment banks, the refined pricing ability will stand for the winner as prerequisite. As a kind of discussion on IPO pricing, this paper begins with how the reasonable IPO price is being worked out from three layers: the evaluation of stocks, the equilibrium of pric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final price. On this basis, we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domestic IPO. Finally, we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this problem for further reform.  相似文献   

7.
市场气氛假说认为市场状态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投机是造成新股抑价的重要因素,且新股上市首日抑价率与市场气氛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以市场气氛假说对全流通时期A股206支IPO新股抑价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市场指数上涨期间,上市首日换手率、上市首日股指收益率、上市当周股指收益率为影响IPO抑价的显著变量,且具有与假设相符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市场气氛假说可以说明A股全流通时期的IPO首日抑价现象。  相似文献   

8.
近期中国股市暴跌,烽烟四起,一连串的坏消息释放。首先是IPO征求意见稿发出,6月21日结束。新IPO征求意见稿未见明显的改革,旧瓶装新酒。去年发行新股股价要求不要超过行业平均市盈率的25%,现在取消,朝令夕改。近20年的新股发行改革兜兜转转。  相似文献   

9.
微博广场     
皮海洲(独立财经撰稿人):最近十年,美股走出了史上最长的牛市行情,但A股却是"稳如磐石"。比如十年前,上证指数在3000点区域附近,十年后仍在此区域附近,指数滞涨明显,甚至在稳中还有所回落。一些投资者把A股市场滞涨的原因归结到IPO头上,但IPO募资的影响远小于再融资,甚至小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套现。也正因如此,尽管市场不应把A股滞涨的原因归结到IPO的头上,但IPO制度不合理的问题却是困扰股市行情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问题需要得到正视并尽快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本周《巴伦周刊》封面文章对通用汽车(GM)在经历了痛苦经历后开始强势复苏的情况予以介绍。文章认为,GM若在今年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那它有望成为今年最热的IPO。  相似文献   

11.
南方基金:6月信贷或超预期从历史上看,IPO重启难以改变股市原有运行趋势。从长期来看,影响市场趋势的因素更多的来自于基本面而非供求关系。从最近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市场对于IPO的冲击基本  相似文献   

12.
以最新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统计学上的研究方法——回归分析法,深入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IPO抑价率,探求其形成的原因和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将不仅能丰富现有的关于IPO抑价的理论假说,也能对完善我国IPO抑价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和借鉴,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水平、更加有效地发挥股票回购协调公司权益结构的作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丰富我国资本市场的内涵会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应该承认,随着越来越多申请在创业板IPO(首次公开上市募股)上市公司成功发行,相对主板与中小板,被赋予高科技与新兴产业市场含意与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创业板身影在股市的也越来越清晰。而且不用怀疑,随着  相似文献   

14.
正A股告别史上最长IPO暂停,暂停期间形成的堰塞湖——排队上市的公司多达数百家。市场绷紧了神经,至5月12日预披露的拟上市公司已有319家。当然,还有更多的公司在排队当中。按照以往的思维惯性,IPO直接等同于"抽血"或是"利空",近期市场的萎靡不振,固然可以从宏观经济运行,市场资金欠缺等方面找原因,但倘若追究其"心理层面"的因素,一眼望过去看不到队尾的"IPO  相似文献   

15.
IPO开闸的时间超乎市场预期。自从证监会确定自5月1号起正式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市场普遍预期中小板将在大盘股IPO之前启动,7、8月份上中小板,10月份之后  相似文献   

16.
国内投资者心理的脆弱实在令人担忧。由于在熊市呆的时间太长了,对似是而非的所谓利空异常敏感,又怕大小非减持,又怕IPO重启。在胆战心惊的股价波动之后,市场照例会将下跌归咎于某些传言,特别是市场最惊恐的大小非或IPO之类的。这时候,需要某些权威人士出面作一  相似文献   

17.
今年资本市场有没有大行情,关键是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重启IPO及推出创业板、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最重要的主题是改革。改革发行制度,惠及广  相似文献   

18.
IPO开闸后,采用了"市场化"的发行方式。这种发行新股的方法促使了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交易市场的接轨,从理论上可以减少一级市场的获利空间,鼓励更多的资金参与二级市场,避免大量闲散资金申购新股的情况,对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金配置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金融学家与行为金融学家分别认为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情绪是影响IPO抑价的主要原因。两者都提出若干的假说来解释IPO抑价的原因。针对两者提出的假设,可以通过建立线性回归的方法,即通过实证分析可以验证所提出若干假设,并找出影响IPO抑价的主要因素:投资者情绪越高涨,IPO抑价越明显;公司规模对IPO抑价越明显没有太大影响;公司成立时间越长,其IPO抑价程度就越低;公司从发行到上市的时间越长,IPO抑价程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IPO重启后新股的持续发行,A股承受抽血的阵痛,随着IPO高峰期的到来和过去,大盘在2000点附近盘底和企稳可能性加大,由于二月份新股发行压力大幅减少,春节前大盘出现企稳及小幅反弹的可能性加大。创业板指数离前高1423.96就一步之遥,从市场热点看,市场对科技小盘股偏好仍是市场主流,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