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蒙丽 《中学理科》2007,(11):53-54
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这样一些问题:不少初中化学学得不错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后,在化学学习中常感到无所适从,出现成绩急剧下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少学生对高中学习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心态没有调整好,再加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化学基础本来就没打好,一旦学习受挫,自信心受挫,就会情绪逐渐低落,出现各种学习心理问题.这些学习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热情消退,自信心丧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心理问题是近年来被世人广泛提及并重视的一种社会现象,主要表现在自信心缺乏、偏激、孤独、学习与交往压力大,长时间存在的心理问题会困扰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走向自杀等极端。因此,需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本文主要以高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措施为研究重点,着重论述了高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目前小学英语学习有困难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问题,结合实际探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走出不良心理阴影,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自信心,为今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在校职高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抗挫折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自信心不足,早恋的困扰和沉溺于网吧不能自拔等。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跟学生的情绪有关,一是受家长或学校的责备而情绪低落,焦虑不安。二是与同学关系、父母关系、老师关系紧张。三是自我感觉较差,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前途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钢琴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积累演奏经验、培养学生自信心及演奏水平的训练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6.
自信心不足是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主要的心理问题之一,开展自信心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宇 《快乐阅读》2011,(22):59-60
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分析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各类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对其成长不利的心理问题,努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心理,让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树立自信心,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8.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通常不是智力的原因,而是因为胆小、怯懦、孤僻等性格因素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导致的自信心不足,从而对学习缺少积极的态度。缺乏信心极易引起连锁反应,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人自暴自弃,直接影响到人的一生。学生时期是树立自信心的关键时期,鼓励学生与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让其敢于说、善于说,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障碍,促进自信心的提高。一、自我介绍———大声说学生自信心的形成需要集体生活作基础。要想使学生尽快融于集体之中,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必须让学生相互了…  相似文献   

9.
对成人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遇到很多困难,如:数学基础薄弱、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甚至认为自己的智力不能胜任学习。文章运用心理学理论,深入分析这些困难,揭示出各种学习困难背后隐藏着的是同一个心理问题———在数学学习上缺乏自信心。文章为成人学生能够学好高等数学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科学依据,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作了分析,并为学生自我消除心理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梁莉 《广西教育》2005,(7B):29-30
由于青少年正值成长发育的时期,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相关部门进行的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障碍非常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多达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卑等。因此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在女校里,女生的自信心不足是一个尤其突…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自信心缺失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根本。本文从理论上探讨影响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因素,提出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和调整认知方式,进行认知重建等五种提高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是学生增长身体、增长知识、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关键时期。首先指出了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现象,即依赖心理、恐惧心理、厌弃心理等;接着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即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家庭因素、学生心理因素等。最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学生创设安定愉快、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余美芳 《考试周刊》2009,(47):198-200
贫困学生群体是每个高职院校中的特殊群体,较一般大学生而言,他们不仅要承受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而且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因而更易出现自卑、自尊心强、封闭、嫉妒等心理问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受应试教育、人际交往、贫富差距、恋爱受挫、焦虑、自信心不足等方面困扰.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高职院校应通过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使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升学、就业、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多重压力,致使不少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严重;自信心不足自卑感严重;意志脆弱,经不起挫折;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能力差;依赖性强,独立自主能力差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一、造成职业学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造成职业学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但主要原因有家庭环境、学校的教育和社会影…  相似文献   

15.
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50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为研究工具,调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第一类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2%左右,第二类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占4.33%,第三类无显著心理问题的学生占94.47%;女生的严重程度明显的高于男生,男生的人数多于女生;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不良、情绪和意志问题、自信心缺乏、性生理心理问题,而不幸的家庭和过去、失眠和对事情的兴趣程度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自信心缺失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根本.本文从理论上探讨影响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因素,提出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和调整认知方式,进行认知重建等五种提高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学生有学业适应的问题,跨专业给研究生带来了更严重的学业适应问题。鉴于此,通过跨专业研究生学业适应心理问题的各种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从加强对跨专业学生学业的指导;肯定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对跨专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三方面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引起各学校和学生对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心理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用心理学的观点提出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必要性,讨论了中职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在塑造健康心理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具体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对我院机械系07级601名新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第一类学生占4%,第二类学生占23.12%,第三类学生占72.88%。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强迫倾向、神经衰弱倾向、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太原大学(专科)的198名学生和山西大学(本科)142名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发现太原大学新生存在较多心理问题,大二和大三学生的群体心理状况有所改善,而山西大学大二、大三学生的群体心理状况下降。高职高专院校需要研究社会给学生带来的群体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