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明与革新》2010,(3):36-36
美国一名科学家大胆设想,使用一尊长1.1千米的太空大炮将货物送入轨道,将可以极大节约发射成本。他表示,使用太空大炮把货物送上太空轨道,每磅成本仅为250美元,而使用火箭把东西送上太空轨道,每磅的成本高达5000美元。  相似文献   

2.
约翰·亨特想用一门炮管长约1100米的大炮把物体发射到太空。这并不完全是幻想,实际上,他已经完成了关键性的工作——数学建模。用火箭把物资送上轨道的价格为1.1万美元/干克,但如果用亨特的大炮的话,只需要550美元/千克。  相似文献   

3.
知多少     
《科技新时代》2006,(9):107-111
Q:怎样才能以最便宜的价格把个人物品送上太空?A:一些私营公司开展送个人物品上太空的服务已经有十几年了,而且现在将物品送上轨道和亚轨道的价格已经开始暴跌。现在.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Interorbital Systems公司的飞行器将05千克的物体送上太空需要500美元,而使用俄罗斯的Shtil-3 A型火箭只要200美元。比奇洛航空公司则定下了每个高尔夫球大小的物体295美元的固定价格。而且如果你能等上两年多的话,价格肯定还会更低。  相似文献   

4.
全民游太空     
《科技新时代》2009,(4):108-109
放眼世界,负担得起动辄上千万美元的太空旅行费用的人也没有几个。目前,用航天飞机将1千克重的物体送入太空轨道成本约两万美元。按照这个价格计算,将一个65千克重的人送上太空至少要花130万美元。显然,仅凭几个超级富豪是无法令太空旅行市场蒸蒸日上的,要使太空旅行成为一个产业,必须让更多的人能承受得起费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目标是在未来25年内将发射成本降低到400~500美元/千克,  相似文献   

5.
草图已经拟就,理论上也没有任何问题。也许是15年,也许是30年,美国科学家将在赤道附近建成近10万千米的太空电梯,它矗立在一座25千米高的巨大平台上。它的轨道骨架是用碳纳米管合成的超级材料。它最多可承载200多部电梯,每小时可运行200千米,7天后抵达同步轨道。届时,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成本将由1千克1.1万美元降至110美元。这样将物体送入太空的成本只是目前各种运载工具开销的“零头”。设计者估计,谁抢先建成太空电梯,谁将至少统治外太空100年。未来,有可能造出10部这样的电梯,也有可能造出延伸到月亮和火星的巨型电梯。  相似文献   

6.
伊弥 《知识窗》2005,(9):39-40
俄罗斯在通向太空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几乎每个星期,他们的航天器发射场总要向太空发射"质子号"和"联盟号"货运飞船,其他国家都在排队租用他们的宇宙飞行器.尽管1公斤货物送达轨道的运价是1万~1.5万美元,人们仍趋之若鹜.不过如今美国人在考虑另一个方案--建造通往太空的天梯,可以将每公斤货物运价降至200美元.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有可能很快便能喝上啤酒了,这一切要感谢一位美国6年级小学生。他发明的迷你酿酒器,不但能在地球上使用,独特的构造使得它在太空中也能使用。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已经决定,将寻找合适的机会把这个酿酒器送上太空轨道,进行实验验证。出乎意外被选中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来,许多梦想家一直想要建造太空电梯,这种电梯能通过轨道向月球、火星等星球输送货物,且与发射火箭相比费用低廉。然而,虽已耗费数十亿美元,仍见效甚微。一项众筹资金的太空电梯实验项目或许将向太空迈出一小步。实验设想位于华盛顿州塔科马港市的太空电梯集团专门从事太空电梯技术的研发,该公司提出了一个有史以来最为雄心勃勃的计划:向空中发射一个高空气球,气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就像是卫星的"大巴车",开启了卫星的"群发模式"。运载火箭由"专车"变"大巴"起初,1枚运载火箭只能将1颗卫星发射到太空。那时,运载火箭相当于卫星的"专车"。因为是坐着"专车"升上太空,所以发射卫星的成本很高。1981年9月20日,我国成功地用1枚运载火箭同时把3颗卫星送人地球轨道。1枚运载火箭同时发射3  相似文献   

10.
安利 《百科知识》2003,(10):7-8
你有没有幻想过乘坐“电梯“直上云霄,到太空遨游一番?你有没有设想过,将来的卫星和飞船发射根本用不着火箭,一根绳索就可以把它们拉到预定轨道?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然而,美国的一个名为Highlift Systems的公司不久前宣布,它将在未来几年内开始建造一座能将人和货物送入太空的“电梯”。这座太空“电梯”用一条约10万千米长的缆线建成。它的底端位于地球的一座大洋平台上,另一端则向太空延伸。这种垂直升降装置最终将取代火箭,从而开创人类征服太空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袁野 《今日科苑》2017,(4):15-26
“我这一生有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就是自己设计的导弹可以发射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第二个愿望,就是可以把外国的卫星送入太空中任伺一条轨道;第三个愿望,就是把中国人送上太空!”说这话的人是中国航天领域知名的火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地时间3月6日,一枚头顶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德尔塔II型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腾空而起,并于发射62分钟后在721千米高空成功实现镜箭分离,将望远镜送上太空预定轨道。“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终定点成功,开始其寻找太阳系外银河系内的类似地球的行星的希望之旅。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曾在小说中描述一种巨型枪,可将人类“射”人太空。在当时那个年代,人们只将其视为一种幻想,没有人认为这种巨枪能够成为现实。现在,美国物理学家约翰·亨特已经完成了巨型枪的初步设计。他表示.巨型枪能够大大降低向地球轨道运送货物的成本。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时代》2005,(11):46-46
一项奖金为5万美元的竞赛促使发明家努力寻找更安全、更便宜地把人类送到太空轨道的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众》2011,(5):11-11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怕你想不到。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位于英国吉尔福德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最近突发奇想,想把精密而复杂的手机送上几百千米高的太空轨道。  相似文献   

16.
自1957年前苏联把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至今52年的时间里,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5 000多颗各类航天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成为太空垃圾在轨道上邀游。你能想象吗,人类活动在地球周围产生的垃圾碎片比陨星还要多!时至今日,太空中漂移着5 000万片人造卫星和火箭的残骸。  相似文献   

17.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遨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遨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遨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遨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