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朝代更替,画坛却空前活跃,热闹非凡。各路画家,云集一方,交流画技,开宗立派,高手林立,画派纷呈,著名松江画派、黄山画派、虞山派、娄东派、新安派、江西画派……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画坛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朝代更替,画坛却空前活跃,热闹非凡。各路画家,云集一方,交流画技,开宗立派,高手林立,画派纷呈,著名松江画派、黄山画派、虞山派、娄东派、新安派、江西画派……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画坛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图书馆的《因心造境》画展上,8名画家宣布成立“上海当代中国画意象派”,引起了画坛的争议;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大力扶持的“漓江画派”作品展,场面壮观。此前,还有黄土画派、新金陵画派、冰雪画派、中国写实画派等,均于刚刚过去的2007年举办了相关大型活动,呈现其画派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画坛高手林立。名家辈出,画派纷呈。30~40年代,由张善子和张大干兄弟始创的“大风堂”画派(其名源自张大干画室名)即其中之一。无论成员组成,还是历史角色及艺术建树,该画派均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5.
肖丽华 《世界文化》2008,(11):25-26
莫迪里阿尼是20世纪艺术史上具有极强个性、独具魅力的画家,艺术史家一般将之归为20世纪初法国画坛上出现的“巴黎画派”,该画派主要是由居住在巴黎的外国画家组成,这一群流浪画家为了艺术只身来到异乡,过着孤苦漂泊的生活。巴黎画派并没有共同的艺术主张,他们共同秉持的就是坚持自我,尊重个性,建立个人化的绘画风格,但由于他们不随波逐流,  相似文献   

6.
岭南画派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昭璇 《寻根》2002,(5):28-35
晚清时期,西方化入侵,人心思变,西风日盛,国粹日衰,故当日广州国画画坛亦不兴旺。如山水、人物,因用功较深,名家不多。惟花鸟、草虫尚易突起,故能成画派即发生于花鸟草虫方面,即世所谓“居派”,指居巢、居廉兄弟画风,及其弟子辈诸子,以后演生日繁,社会上即名之为“岭南画派”。此与今天的“岭南画派”,名字虽同,而实大不同。  相似文献   

7.
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画坛产生了印象主义画派,它使古典主义的室内主观色彩走向自然界去描述真实的光和色.早在威尼斯画派,也比松画派时期,就开始探索,形成了后来的印象主义这一飞跃,是一批青年画家反对西方学院派陈旧束缚而求革新的创举.1877年法国展览会上第一次展出了莫奈为代表的<日出@印象>轰动了整个法国画坛,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8.
记者:西安古称长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上世纪60年代的"长安画派",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享誉中国画坛。请您谈谈"长安画派"的渊源及其形成。张剑波:古长安历经周、秦、汉、唐……诸多朝代,颇具"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俗话素有"一方水  相似文献   

9.
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画坛产生了印象主义画派,它使古典主义的室内主观色彩走向自然界去描述真实的光和色。早在威尼斯画派,也比松画派时期,就开始探索,形成了后来的印象主义这一飞跃,是一批青年画家反对西方学院派陈旧束缚而求革新的创举。1877年法国展览会上第一次展出了莫奈为代表的《日出·印象》轰动了整个法国画坛,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雷诺阿(1841-1919)就是印象主义画派其中的一员。他的创作以人物为主,是一位善画妇女儿童和表现女性美的画家。他以细腻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青春活力和形态的优美,如:《罗拉柯小姐像》(1864)、《浴女…  相似文献   

10.
笼统地说,浮世绘就是风俗画。确切地说,浮世绘指的是自日本江户时代初期至明治维新以前描绘以江户为中心的庶民生活和风俗的绘画。日本文献上最早出现浮世绘一语,大约是在1682年左右。这种新形式的风俗画,以表现当时庶民的享乐生活为主。浮世有现世之意,故产生了浮世绘这一新的词语。从表面上看,浮世绘是日本传统的大和绘在某种意义上的复兴,实际上是对受到武士及贵族保护的画坛上的主流,如狩野派、土佐派、汉画派这些以画日本古典和中国故事及凤景为主的,即所谓堂上画派的反抗。浮世绘表现出江户时代庶民的阶级  相似文献   

11.
武维春 《寻根》2009,(2):49-53
清初“四王”在画坛影响甚大,创娄东、虞山画派,其中王原祁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曾任《佩文斋书画谱》总裁,“四王”对山水画发表的意见,在当时是举足轻重的。王原祁在他的画论著作《雨窗漫笔》开篇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绘画史上,流派林立,名家辈出。明代中期,苏州的吴门画派异军突起,成为又一轮画坛盟主。创始人沈周,代表者文征明、唐寅、仇英,人称“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其淡泊仕途,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自乐。尤其绘画,“明四家”师传统,师造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中国画坛地位重要,对后世影响重大,其作品于国内海外艺术市场异常抢手,价格动辄即破千万,仅仇英《赤壁图》在2007年的嘉德拍卖会上,即以7950万的天价创下中国古字画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3.
四川(重庆)古称巴蜀,自来山水雄秀俊奇,人杰地灵.巴蜀画派在历史上曾光彩叠现,影响中国画坛格局.元明以后(包括新中国时期),尽管有张大千等大师出现,但巴蜀地区的国画体系整体上处于式微状态,长夜无歌,暗淡了巴蜀画派的色彩.当代中国艺坛推陈出新,巴蜀艺术应有新的光辉闪耀.  相似文献   

14.
江户时代是日本庶民艺术在城市获得发展与成熟的阶段。当时日本绘画以江户城与京都为中心,至江户中期,从中国传入的写实风格在长崎逐步发展并形成“南苹派”,将一股写生新气息吹向日本画坛,影响了“圆山四条派”及伊藤若冲等人。  相似文献   

15.
法国绘画的兴起,直接与间接地传承着意大利的优秀传统,法国画家不论属于何种画派,都与意大利绘画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尼古拉·普桑、西蒙·武埃等就是从威尼斯画派的色彩与意大利罗马派的造型中汲取营养的画家。在近代历史上,巴黎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是因为拿破仑的远征。但是在此之前,正是由于伟大的古典主义者普桑的努力.正宗的古典艺术才在巴黎深深地扎下了根。所以,法国近代绘画的发端,一般都以普桑为始祖。  相似文献   

16.
马格里特的超现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丽华 《世界文化》2007,(11):17-18
马格里特不属于那种无标签可用的大师,但属于不用标签就能定位的大师。所以一看他的作品马上就能辨认出弗洛伊德心理治疗式的风格,充满了荒诞但又忧心忡忡的梦境图解。他作为超现实主义画派的杰出代表非常完美的传达了超现实这一流派的深刻主张。  相似文献   

17.
艺术界有关张大千的书籍最多,销路最好也最受欢迎。盖因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传奇艺术家,大千有写不完的故事,取不尽的素材。张大千画艺过人,技法开派。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方面,尚无第二人者。早在上世纪20年代,张大千在中国画坛已崭露头角,30年代初闯荡北平便与溥心畲有“南张北溥”之称。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画坛上享有盛名的美籍华人艺术家、“现代重彩画派”的代表人物丁绍光先生,1939年出生在中国陕西省城固县。1955年至1957年学艺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属高中画室,主攻素描和水彩画。1957年考入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修装饰绘画。196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丁绍光在校期间颇受张仃、张光宇、庞薰琴等教授喜爱,深受名师们有关线条和色彩的绘画理论影响及艺术熏陶,为其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清海君步入画坛屈指已30多年了。30多年来,清海君在艰苦探索中国水墨山水画表现力的过程中,贯穿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欣喜、赞叹的纯朴感情;贯穿着一个出生黄土高原怀抱中的北方汉子对于开阔、雄大、深厚的意境的偏好与追求,由此奠定了他艺术面貌的总体基调,显出刚健清新扎实的特色。清海君身居“长安画派”的故乡西安,因此对于“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主张深情不疑。他领悟过毛乌素沙漠的浩翰与博大,感受过黄土高原的凝重与雄浑,体验过八百里秦川的富庶与浩荡,观察过陕南山水的神奇与灵秀。他揣摩自然,潜心感悟,如饥似…  相似文献   

20.
马竞 《世界文化》2009,(6):12-13
埃德加·德加以杰出的艺术为世人提供了一个绘画和创作的新视野。受19世纪早期法国两大对立画派安格尔(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画派)的影响,德加得以成为法国绘画从古典到现代过渡期间最伟大的过渡性人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