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万峰 《教育》2013,(8):58
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同时组建于1937年9月,是抗战时期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西北联大始称西安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后迁至陕南汉中一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并发展为国立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和西北师范学院等五所高校,各校延续了西北联大的战时大学联合管理体制和办学精神,至1946年底部分高校"复原"平、津、冀。西北联大在极困难的环境下,宣扬和实施战时教育思想,支持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大业,同时  相似文献   

2.
“七七事变”后,为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致中断,国民政府作出了高校内迁的战略抉择,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等战时联立高校应运而生。国立西北联大自联立到分设,在沿袭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以及国立北洋工学院等高校原有学科资源的基础上,学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文、理、法、商、工、农、医、教育等完整的学科体系。站在历史的高度,国立西北联大迁转组建及分校设立过程中学科体系结构的变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不仅为战时西北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而且为战后西北地区留下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作为抗战时期有过一定影响力的内迁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不仅是抗战时期汉中作为后方重镇在文化方面的突出表现,而且奠定了战后西北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但到目前为止,有关西北联大的研究十分薄弱,这与西北联大存在时间短、撤离后没有在原址留下办学实体、地方政府未能对西北联大给予充分重视等因素有关。加强西北联大研究,对于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启迪后世、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北联大")于抗日烽火中艰难办学,保留了民族图强的知识火种,也为后来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西北联大师生扎根西部、教育救国的精神需要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发轫于西北联大在汉中时期的古路灯火,传承了西北联大优良的办学传统,弘扬着西北联大兴学强国的宝贵精神。面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使命,西工大薪火传承,继往开来,续写兴学强国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方光华 《教育》2012,(35):58
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是国民政府同时决策组建的两个大学共同体。1937年9月10日,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为基干,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4月2日,长沙临大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4月3日,西安临大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虽然西北联大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只存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但人们习惯上仍然视1946年以前的国立西北五校为西北联大。在民族独立解放战争中,西北联大及国立西北五校孕育出了"一贯之精神",  相似文献   

6.
西北联大作为战时的大学联合体,其大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骨干组建校的文化承续。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以及国立西北联合大学都以校歌形式彰显了本校的使命追求和文化品格。西北联大精神是时代精神“外铄”和骨干校文化“承续”的共同结果,是“团结御侮的意志、开发西北的使命、赓续文脉的抱负以及勤朴公诚的品格”的西北弦歌的回响。  相似文献   

7.
1938—1946年,西北联大立足汉中八年,自始至终把服务陕南乃至西北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之一。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学术推广部”和“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是西北联大最重要的常设社会服务机构。它们推广工业社会教育及工程学术事业,协助西北各省区地方建设与生产事业,推进社会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启示当代高校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建立有效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理清思路,把社会服务的效益与办学质量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依据档案文献可知,今陕西理工学院与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总校和分校、由西北联大师范学院发展而成的国立西北大学教育学系等高校和专业承继脉络明显。其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44年1月创建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总校与1946年春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分校(陕南分校)。早期师资主要源于西北联大继承者西北大学及其后继学校陕西师范大学等,有“师”、“工”两源,其前世今生均与西北联大及其子体学校或后继学校血脉相连,是西北联大留给陕南的一笔高等教育遗产。  相似文献   

9.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开发西北的大背景下,将位于平津的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校迁设西北,先后组建了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其后又分设国立西北五校.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始终在“奠基西北高教基础”的战略下运作,经历了酝酿、起步、明晰三个阶段,最终在西北地区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抗战后及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西北联大的产生主要缘于国民政府在抗战背景下实行的"后方战略",而非学人自主自觉的学术生成。这导致了西北联大后来的曲折变化和最终的落定状态。缺少学人自主自觉的耦合使西北联大的精神文化长期处于无根状态,这样的大学是难以坚守的,这也是西北联大长期以来少有人关注的主要原因。在西北联大的兴衰起落中,行政力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术自觉与自主并未真正形成,保障学术自觉与自主的现代大学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西北联大的案例给当下中国大学发展提供了如下启示:确立学术自主,唤回学人自觉,并加速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各种条件下提升大学品质的通用密码。  相似文献   

11.
甘肃师范大学原名西北师范学院,是在抗日战争初期诞生的。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与北洋工学院相继西迁,在西安组成“西北临时大学”;次年,再迁陕西城固,改名“西北联合大学”,以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部分为基础,分设师范学院。一九三九年八月,西北联大改组,即正式成立“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一九四一年春,筹建兰州分院;同年十二月,兰州分院正式开课。一九四四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全部迁至兰州西郊黄河北岸十里店现址。一九四九年八月,兰州解放,“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获得新生,更名为“西北师范学院”。一九五八年,又改称“甘肃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2.
抗战爆发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迁至陕西城固,与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组成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在北平师范大学的基础上,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成立。在抗战的岁月里,国立西北师院秉承北平师大诚笃朴实、艰苦奋斗的校风,在推行民众教育、服务地方建设、加强本校的高等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抗战胜利的时候,西北师院在师生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处在各国立西北高等院校的前列,甚至和各国立师范院校相比,也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3.
西北联大和华北大学都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为中国高等教育史增添了灿烂光辉的篇章。她们的共同点都是在战火中筹办、创立和发展,都是由多所院校合并而来,并成为所在区域的最高等学府,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共同推进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布局及发展。办学过程中,两所高校形成了各自特点。西北联大重视对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考察研究,华北大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放在第一位,强调为人民服务,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大学的国立化进程,是中国官方办学历史传统的文化内因与政治、战争、经济等客观存在的压力外因二者合力推动的历史产物。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在各省份的具体分布上基本呈现为"扁平化结构分布格局",即大部分省份至少有一所国立大学。反观当今基本呈现为"金字塔结构分布格局"的部属高校,其启示有三:一应加强政府引导,调整教育布局战略规划,二应依托经济振兴计划,加大中西部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三应实行发达援助落后的对口帮扶策略,以促进当代中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15.
西北联大的组建使得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一时间教授云集、名家荟萃,从而形成了阵容强大的学人群体;联大学人的学术视野既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又具有广阔的西学背景,尽管他们有学业背景的差异,但普遍关注民族命运与国家发展前途;西北联大学人的学科分布及其特点,为日后西北地区建立、健全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联大学人极为关注与重视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体现出严谨的教学态度与作风。  相似文献   

16.
全面抗战时期,为缓解地方人才短缺与青年升学困境、优化高等教育整体格局,国民政府先后增设国立英士大学、国立中正大学、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贵州大学四所综合性大学。这些新增大学不仅在孕育与面世之时饱尝艰辛,且因声名未显、偏居一隅、根柢不深及战局万变而面临的良师难聘、白手起家、颠沛流离等难题,亦远甚于战前原有高校。然而各大学均能振翮奋发,铸就非凡的精神价值,为战时新增高校树立典范,进而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且在抗战胜利后持续发挥辐射一方的作用,在高等教育史上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抗战爆发后,各高校仓促内迁,虽然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但是西北联大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外出实习、社会实践、社会教育、抗战活动等方面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西北联大时期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与培养途径的历史考察,深入探究抗战时期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历程,对当今高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代西北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是在外力作用的驱使下逐步推进的.从北平师范大学到西北师范学院在兰州的落地生根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抗战时期西迁的一个重要硕果.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院长李蒸既服膺于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办学模式,又对我国特殊时期的高等教育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见解,他将高等教育的一般职能与高等师范教育的特殊意义、西北文化建设的需求相结合,提出了"以教育振兴西北"的口号,通过感召师生、学科建设、民众教育、科学研究以服务西北、开发西北,引领和提升西北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世界教育信息》2003,(12):15-19
一、德国私立高校的现状德国现有300余所国立高校,就读学生170余万。就其教学科研任务、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和地点而言,国立高校已形成了一个能向社会提供足够而均衡的教育和科研场所的完整体系。国立高校无疑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近年来,作为国立高等教育的补充,私立高校在德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在与国立高校激烈竞争生源、师资、声誉和办学资金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稳步发展,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几所发展到现在的数十所。  相似文献   

20.
美国虽从未建立一所国立大学,但是在建国之初就有过对国立大学的憧憬和努力。本文主要梳理了美国从建国到十八世纪末国立大学理念发展的历史,并围绕1796年联邦众议院对国立大学计划进行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辩论来分析国立大学计划不被通过的原因,并探讨这一时期国立大学理念的发展以及最后的失败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