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水水库湿地生态系统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随着水库周边城镇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逐步加剧。陆水水库采用了“一种适用于城市社区的景观型中水处理湿地系统”的国家专利,应用沟渠—塘坝—湿地系统的结构优化及植被恢复与功能提升的生态技术,较好地净化了入库支流污水,修复了生态湿地环境,满足陆水水库入库排污口生态治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陆水水库的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理顺水库管理体制、强化水资源管理、大力宣传水法规、实施水行政综合执法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对策思路,以促进陆水流域生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水量平衡的基本概念,介绍了陆水流域陆水水库以上水量平衡的计算方法,分析了造成水量平衡差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第三单元图 3.1 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量①地球水体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海洋水 ,其水量占地球水体总量的 96 53 % ,是名副其实的地球水库。同时 ,海洋水也是大气中水汽的来源和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海洋水直接影响着海气关系和陆海关系。②海洋水虽多 ,但不能直接作为人类的饮用水 ,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水体总量的 2 53 %。淡水全部分布于陆地 ,其中又以冰川储水量为最大 ,占淡水储量的 2 / 3以上 ,数量不少但难以利用。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是浅层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和河流水。③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该图提供的海洋水体总量及教材文字…  相似文献   

5.
周叶梅 《新课程研究》2007,(8):55-56,54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前后联系。"土壤"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单元的第七节,陆地环境的主要组成有岩石、水体、大气、生物和土壤,而在本单元的前六节已经学习了岩石、水、大气、生物这四个要素,土壤是陆地环境的最后一个组成要素。土壤处在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四大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些大型水库相继出现藻类水华,对饮用水安全构成了威胁.通过对北方几座大型水库水体的浮游生物进行调查,提出了水华的防治措施:加强水源防护、进行深度处理、挖底泥、人工或机械捞取、采用化学方法、修复污染水体等.  相似文献   

7.
一、水体污染与赤潮水和水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水的概念着眼于水物质的本身,而水体是河流、湖泊、水库水、地下水、冰川、海洋等地表贮水的总称. 水体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等地下水体,使水和水体下底泥  相似文献   

8.
陆水水库水利信息网络建设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陆水水库防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建设,给出了适合水库防洪及水利水电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学文科》2006,(7):35-37
[常考考点]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体循环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拫据1961—1991年实测水文资料和部分调查资料的分析。阐明了陆水水库泥沙淤积规律及其水库运行的影响,提出了选择最佳水库调度方案,控制水库泥沙冲淤;在库尾段,结合改善(?);加强库区水工保持等措施,改善水库淤积状况,以利航行和延长水库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