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分析仪器分析课程特点,进行分模块教学、整合仪器分析课程,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统一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高专仪器分析课程改革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人机测试仪器使用概况以及运行管理现状基础上,从仪器采购规划、仪器验收、提高教师水平、构建市场化管理模式等角度提出了提升人机测试仪器使用效率的途径,最后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人机测试仪器运行效果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在分析化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着重从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阐述,使我们更加明了,更深刻的掌握和理解了两大分析的使用方法和研究领域。更加确定仪器分析是不能替代化学分析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边疆医学类院校开展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主要过程。从实验教学方案、教师素质、实验过程控制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探索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利用有限的仪器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培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6)
分析了高校测绘仪器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该从专业角度来认识测绘仪器管理,重视仪器管理的教与学,强化仪器管理的专业意识,使仪器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科学的进步,仪器技术的日新月异,《仪器分析》课程本身存在许多不足,为了适应新形势、新政策,加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从《仪器分析》实践、实验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分别对实验教材、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实验管理、实践教学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初探。  相似文献   

7.
于志伟  王芳 《中国科技纵横》2011,(8):267-267,325
以高职培养目标为培养依据,从教学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出发,分析了目前我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问题对《仪器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教、学、做”合理应用于《仪器分析》课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说会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陆婉珍院士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石油化学家,是“中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的夫人。陆婉珍院士从1956年起承担石化院的分析研究工作。当时中国仪器分析尚在起步阶段,她千方百计从人员培养、仪器购置、项目安排诸方面同时人手,在几年时间内建成了包括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等方面,阐述了自动快速测定仪对化验原油含水的适应性,总结了该仪器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对比分析了该仪器的四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大科学时代科研仪器与高端科研成果产出存在紧密的联系,科研仪器作为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工具,在科研领域的作用不容忽视。本研究从文献计量视角对我国科研仪器研究文献展开分析,通过可视化工具及LDA模型进行文本挖掘揭示科研仪器研究的知识结构。分析发现以科研仪器为主题的文献数量增长迅速,作者合作密度较低,科研仪器研究主题覆盖范围在逐渐扩大,结合人工编码及LDA文本挖掘确定科研工作、科研基础、科研设备以及科研人员4个主题,其中科研工作与科研基础主题在我国科研仪器研究知识结构中占比较多,科研设备与科研人员主题的研究力量薄弱。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22)
由于医用超声仪器造价较高且对精密度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定期对超声仪器进行清洗和维护。首先从供电、图像、过热报警、显示器、按键、探头和轨迹球几个方面分析了超声仪器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而分别讨论了超声仪器的日常维护项目和月度维护项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作者在实际的环保监测中对工业锅炉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分析项目不断摸索积累,从仪器连接方式、跟踪率高低、枪嘴的选择等方面结合仪器使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使测定结果和实际排放量更加相符。  相似文献   

13.
深化仪器分析实验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仪器分析实验改革实践,充分发挥了仪器分析实验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仪器分析实验作为化学学院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仪器使用规范和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学生从仪器分析实验中学习到实用性的本领,能够独立开展分析检测工作,为今后毕业求职打下坚实的基础。仪器分析实验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课程,要想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和良好的教学环境,还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其中,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教学方式,对于提升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良  李海霞 《科教文汇》2010,(24):132-132,151
本文从医学院校方面探讨医学相关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现状,认为医学院校的仪器分析实验条件严重不足,仪器设备相对落后;教学单位应充分利用视频教学和计算机模拟实验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特别是引入计算机模拟实验技术,让学生掌握各类分析仪器的实际操作。这样才能弥补学校条件的不足,能使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不脱离实践,让学生更加喜欢仪器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下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混合式教学,从教学任务的设计阶段以及发布阶段、教学活动的整合阶段、实施阶段的各个方面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仪器分析课程的研究。此研究说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之后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仪器分析实验因其实验仪器的特殊性,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科的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刘贺  胡颖  王冬梅 《科研管理》2019,40(9):282-288
大型科研仪器作为发现自然规律、探索未知领域、实现技术变革的重要科学研究工具,是探索前沿科学、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强国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大型科研仪器规模也不断壮大,重大原创成果不断出现,但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全国5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进行分析,从仪器原值、类别、所属机构、所处地理等方面,对目前的开放共享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几方面对<仪器分析>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20.
改革仪器分析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长春  杜百祥  吴宏 《科教文汇》2011,(25):62-62,97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对提高仪器分析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实际提出了现场预习制度、添加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穿插对比教学、增添条件实验、合理编排实验教材等方面进行论述,有利于提高仪器分析实验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