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国的月亮     
刘博 《垂钓》2006,6(12):17-19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场由中央电视台5套转播的钓鱼比赛——一场在英国举办的名为“钓鱼爱好者”的钓鱼比赛。  相似文献   

2.
王建明 《钓鱼》2006,(17):69-69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同时也是《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多年来,我一直都订阅《钓鱼》杂志。从这本杂志中,我学习到许多知识,掌握了更多的钓鱼技巧,也了解了我国以及国外钓坛、钓具行业的发展态势。世上的万物总是存在着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说这话并不是讲《钓鱼》杂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看得多了。也就总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觉得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如我在该刊中看到。一些钓鱼大师们就钓友提出的钓鱼方面问题专门撰文予以回答,还有民间钓鱼高手写的关于鱼在不同季节里不同的钓法等。  相似文献   

3.
《钓鱼》2007,(9S):5-5
我是一位才有三年钓龄的钓鱼爱好者,朋友曾借给我几本《钓鱼》杂志,使我和《钓鱼》杂志结了缘,每期必买,但也错过了一期,所以今年早早就去邮局订阅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张莉 《钓鱼》2005,(11):6-8,10
2004年新春伊始,本刊发出了中国钓鱼推广年的倡议,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神州大地钓鱼人的心,点燃了钓友们参与钓鱼活动的热情。“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本刊亲力亲为,举办《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以回报读者的厚爱、钓鱼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徐锐 《钓鱼》2007,(11X):69-69
我的养生秘诀是钓鱼。我是一个退休职工,已72岁。退休前体弱多病,食欲不好,退休后参加了钓鱼协会,学习钓鱼,由于参加钓鱼活动,饭量增加了,晚上能安睡,也不容易患伤风感冒了。我觉得垂钓的确能促健身,想跟老年朋友们聊一聊我的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钓鱼常与回家联系在一起。 老家就紧邻一座较大的水库,里面鱼肥水美。因此,常有众多的钓鱼爱好者在此垂钓。我也是一名钓鱼迷,也常去钓鱼。其实,我钓鱼不仅是去享受垂钓给我带来的乐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常常回家,去享受那浓浓的父爱和母爱。  相似文献   

7.
徐笃信 《钓鱼》2007,(5S):51-51
那年我正在美国密执安州探亲,儿子特意为我办了钓鱼证件,一有空我便外出钓鱼。  相似文献   

8.
张忠江 《钓鱼》2006,(23):70-70
我是一名有着十多年钓龄的钓鱼爱好者。平时,我闲暇时总喜欢研究研究钓鱼理论。2004年,我在邮局的售书摊上看到了《钓鱼》杂志2004年的最后一期。我立刻就被贵刊精美的版面设计、丰富的栏目安排以及实用的钓鱼理论文章所吸引。随后,我立即到邮局订了2005年全年的《钓鱼》杂志。每期的《钓鱼》未到之前,我那种企盼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时地会去看看邮箱里是否有投寄信函。  相似文献   

9.
我这个人喜欢钓鱼,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从十来岁扛着小竹竿蹦蹦跳跳地跟着父亲到小河边学钓鱼起到现在,我的钓鱼历史已有45年了。我又是一个钓鱼书籍的爱好者,《中国钓鱼》出刊不久我就订阅了。但那时收入很低,加上邮局服务质量太劣,一年6期总共才收到3期,妻一怒之下不让我订了。最近几年,我们这个地方连年干旱,河塘干涸,好多老钓点无鱼可钓,加上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去远钓,因此钓鱼的机会少了。钓不成鱼,对于一个老钓迷来说,其失落感真令人不好受,哪怕是接触一下跟钓鱼有关的事物也好哇。于是,我又迷上了《中国钓鱼》,从中享受钓鱼的乐趣。信不过邮局,我就到书报摊上买。这个城市买不齐,我就到那个城市去买。  相似文献   

10.
王大禄 《钓鱼》2006,(5):68-69
我酷爱钓鱼。从少年时代的斑竹竿到,现在的碳素竿断,断续续几十年的钓鱼生涯,铸就了我对钓鱼的执着和痴迷。而真正感受到我钓鱼我,快乐我,辉煌那,就是2005年了。2005,我自己的钓鱼年!  相似文献   

11.
席新辉 《钓鱼》2006,(22):70-70
感谢《钓鱼》杂志的编辑们办了这么好的钓鱼杂志,衷心地谢谢你们。临近年终了,看了将近一年的杂志,总体上感觉本年度《钓鱼》杂志受到了广大钓鱼爱好者的欢迎,其发行量直线上升。根据我的观察,其他的几家钓鱼媒体  相似文献   

12.
完美水域     
马铁 《钓鱼》2014,(16):54-55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距离我最后一次钓鱼已经过去了43天外加5个小时的时间。12月18日,我将带着我的大儿子——同时也将是我未来的钓鱼伙伴——布伦特·马绍尔一同外出钓鱼。满怀着对未来结伴出钓的美好憧憬,我努力地想出各种方法,以求能够激发布伦特·马绍尔对钓鱼的兴趣,特别是能够完美地完成首次出钓。  相似文献   

13.
徐锐 《垂钓》2009,(9):53-53
我的养生经验是钓鱼。我是一个退休职工,已72岁。退休前体弱多病,食欲不好:退休后参加了钓鱼协会,学习钓鱼,由于参加钓鱼活动,饭量增加了,晚上能安睡,也不容易患伤风感冒了。我觉得垂钓的确能健身,想跟老年朋友们聊一聊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钓鱼爱好者,俗称钓人。但不是"刁人"。最近,由于对钓鱼的痴迷,朋友们说我得了一种被称之为"钓鱼综合征"的病。具体表现如下:1.我看人看事情的时候,不管是男同胞还是女同志,眼里总是波光粼粼,人们都说我不分性别,一律都是用"含情脉脉,暗送秋波"的眼神瞅人家,弄得人家不好意  相似文献   

15.
和女儿共钓     
王建防 《钓鱼》2004,(4):51-51
人老了,总爱回忆往事。在我度过的大部分岁月里,钓鱼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当我身心疲惫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我生活中关于钓鱼的点点滴滴,我生命中最爱的人和事:女儿、钓鱼,以及给我的生活带来欢乐和新意的钓鱼故事。那些令人难忘的岁月和有趣的钓鱼故事常常会像一股清澈的泉水汩汩涌出  相似文献   

16.
李寒停 《钓鱼》2009,(14):6-7
一场席卷全国各地的《钓鱼》杂志“读者杯”钓鱼比赛,已将“我钓鱼、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深入人心,所到之处引起了广大钓鱼爱好者的极大关注。为延续“读者杯”在全国的热潮,2009年6月21日由《钓鱼》杂志、上海雨生渔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青岛市钓鱼协会淡钓委员会协办、青岛市友谊渔具承办的第二届《钓鱼》杂志“读者杯”比赛“雨生杯”青岛分站赛,在山东省青岛市北宅淡钓基地开赛,来自青岛市及周边地区的120名钓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相似文献   

17.
钓鱼小幽默     
路安 《钓鱼》2006,(21):47-47
不会冲突一位女士和一位钓鱼迷结婚快40年了.她深知钓鱼对丈夫夫来说总是头等大事。这一天.她实在忍无可忍了,埋怨丈夫道:“老公.我知道.你宁肯误了我的葬礼,也会去钓鱼的。”没想到.丈夫马上心平气和地回答道:“老婆.到底是什么让你想到我会把你的葬礼安排在我钓鱼的时候呢?”  相似文献   

18.
钓鱼的理由     
侯增福 《钓鱼》2009,(14):66-66
上班太累了,我要休息,所以明天我要去钓鱼! 家里太闷了,我去透透气,所以明天我要去钓鱼! 明天是个好天气!所以明天我要去钓鱼!  相似文献   

19.
杜新财 《钓鱼》2004,(13):45-45
认识《钓鱼》纯属偶然。那是我加入大连市钓鱼协会后不久的一天,因需添置部分钓具小配件,我光顾了市钓协所属的渔具店,一番精挑细选之后,服务员随手从柜台内拿出了几张旧报纸,准备将小配件包装好,也正是在这机缘巧合的一瞬间让我有幸认识了一位良师益友钓鱼周刊。  相似文献   

20.
钓鱼有时候还真是讲究运气的。天气预报说2019年2月13日这天,我们这里是大晴天,有三四级东南风,气温能达到十四五摄氏度。这样的好天气,我估计村里的那几个钓友肯定按捺不住去户外钓鱼。果然,早上六七点钟,我就看到有钓友骑上电动车带着渔具出发了。我问一位钓友到哪里去钓鱼,他说要到10几里外的那条大河去钓鱼;还有两位选择了离我家有两里路的一条大沟去钓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