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要求,落实推进物理课改常态化的精神。为了进一步促进物理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落实好物理课堂教学,提高物理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新的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学的课改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认真落实好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1)教学前的准备。脑中有目标,心中有问题,目中要有人,手中要有法。(2)课堂教学行为。五步法(读、思、做、交、表)。(3)课堂教学方法。引领(好学生)、促进(中等生)、推动(差生)。为此,从关注三个核心价值观(学生学习行为、教师教学行为、三维目标达成)出发,特制定本评价表(试用稿)。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同时,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物理,就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真正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的。实践证明,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3.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生活。《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培养,对提高他们的物理成绩是有很大帮助的,本文从"开场白"的第一印象,教学内容的准备,学生实验以及学生评价(优点)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静恩财 《考试周刊》2012,(38):138-138
《新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6.
鲍翔 《物理教师》2011,32(4):48-49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1新增了简单的逻辑电路的内容,它更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更好地实施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生产实际,渗透现代科技"的新课程目标.本文就以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逻辑电路为例作简单的分析,并借此能更好地理解和丰富逻辑电路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物理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每章都安排的迷你小实验。通过设计这些小实验促使学生通过课外寻找实验器材,自己动手做实验,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爱上高中物理不再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仁福 《考试周刊》2011,(39):171-172
对于许多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物理实在是一个为之头痛的"老大难"问题,直接导致他们因为怕所以厌。本文认为,只要着力解决好"学生心结"、"学习兴趣"和"教学艺术"三个方面的问题,就能促使学生逐步走向物理、亲近物理和拥抱物理。  相似文献   

9.
李桂萍 《考试周刊》2011,(52):182-18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物理知识和生活、自然、社会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物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体验物理的魅力,学会用"物理"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本文从几个方面谈了如何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真正实现主体参与、主动发展?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观察、实验的方法教育,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优化复习方法,培养学生系统地分析和归纳能力。精选精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成立科技活动小组,使学生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乐学";师生互动;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2.
物理是以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非常重要,并且"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在物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一定要发挥实验的作用,使学生在理解物理规律时,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探究过程。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3.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与现实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新课改更加重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实施生活化教学,符合物理学科规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能强化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水平,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进程,开创教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徐李亮 《广西教育》2014,(41):75-75
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是物理教学的新理念,从生活中教会学生学习,必然会促进学生做科学、学科学,提高学生的观察、预测、推断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家庭实验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亲身体验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在物理学习中,大力开发家庭实验成了必然的趋势。下面笔者结合初中力学知识来谈谈家庭实验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物理解题错误是学生与物理事实、物理情景交流中的一种误解或者错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善于利用"错误"这一资源,因势利导,使学生思考问题,经历碰壁,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思考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经历思维的碰撞,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物理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物理活动经验。本文从分析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入手,阐述了利用解题"错误"这一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桂成 《考试周刊》2011,(35):46-47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5页)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需要师生之间对话且是平等的对话。可是谁掌控着对话的内容和走向及对话中的话语权?毫无疑问是教师。因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5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即师生对话中处于强势地位。要使师生平等对话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俯下身子甚至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师生平等对话更多的应从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学习路径,旨在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物理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首先,文章强调了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其次,文章详细分析了新课标下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的路径。具体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一)实现生活走向物理,创建易操作的物理课程项目;(二)从问题导向出发,以合作完成富含思考性的项目;(三)以知识迁移为起点,注重课程项目间知识相关性;(四)完善项目评价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实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多媒体教学的立足点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替代教学。  相似文献   

19.
毕志娟 《成才之路》2011,(13):43-43
实际操作和玩正是学生最常用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要让学生走进课堂操作、实践并形成表象和获得体验,而且还要把课堂探究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在"玩"的氛围中学习物理。要给学生充分的活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基本理念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下面我就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谈几点具体的做法和体会。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使学生感受物理的实际应用价值新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下同)的一个显著特点:课程内容生活化、各章节都展示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各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