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健全其人格,使他们能夯实心理基础迎接各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学习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使他们能夯实心理基础迎接各种挑战,这是每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学习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健全其人格,使他们能夯实心理基础迎接各种挑战,这是每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巧妙暗示,树立自信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和…  相似文献   

4.
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即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符合同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其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反之则是不健康的。中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心理、生理迅速发展,并处于激烈变化的状态。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学生有50%左右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基本正常,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根据对天津刚入学的大学  相似文献   

5.
教师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他们对学生所造成的身心伤害绝不亚于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提出有关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冯立华 《甘肃教育》2014,(14):29-29
正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容易受自身、家庭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心理的不健康。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扩大,家庭问题复杂化,学习压力过重等原因的不断增加,再加上学生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是日益突出。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得以健全,  相似文献   

7.
初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中,随着生理的变化,他们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比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容易转移等等,这些是造成学生成绩大幅度下降的原因.通过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践,我总结出了初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的某些标准,归纳如下:一、心理不健康的诸多表现1.语言、思维与大多数同龄人不相似一位心理学教授曾说:当一个人听到月亮时联想到太阳或星星,这属于正常的反应.但是如果有人联想到悲剧的现象,就让人难以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特别注意这类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一个中学生的言行举止、服饰装扮、日常嗜好等与大多数同龄人相差太大,太过于与众不同了,他们的心理可能就会有问题,不够健康.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只有如此,才能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从而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这与他们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以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己见,所以学生进行生物探究性学习存在诸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其生活质量与成长状况,而心理健康与否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非健康生活方式导致其心理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非健康因素,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刻分析和研究学生非健康生活方式下的心理状况,结合体育教学本质特征与实际,改善与维护学生个人的技能和能力,使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最优状态;同时还应优化需要结构,适时解决学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86):121-122
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生理与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健康的身体必须有良好心理状态作为基础,不健康的身体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快速生理与心理变化时期,也是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体育教师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他们的成长,从而为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围绕如何在初中体育中融入健康教育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生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现今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从家庭方面看,独生子的现象使家长对子女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在物质享受上百般迁就,在学习成绩上百般苛求。前者使他们缺少心理承受力的锻炼而后者又使他们面临压力.这样的管教模式会使青少年无休止陷入心理不平衡之中。同时,父母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又使家庭往往成为宣泄的场所,导致家庭气氛的下降,又加剧了其子女的心理不平衡。  相似文献   

13.
胡博 《文教资料》2010,(19):152-153
针对目前中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心理不健康问题,着眼于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文章作者身体力行,深入学生,研究他们的心理世界,利用他们对教师的信任,结合实际解除了许多学生的心理顾虑,并着力提出了减少乃至避免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韦纬 《中小学电教》2009,(4):125-125
<正>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避免地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其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可塑性极大。同时,由于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往往是非好坏区分不清,犯错误在所难免。作为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生理和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中小学生人格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在迅速发展,剧烈地变化,他们的身体、心理的健全发展需要心理健康做基础,因此,为使中学生能够保持健康心理,促进其智能发展和个性完善,中学少先队必须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加强中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各种教法学法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却往往忽略了与学生的交往、对学生的心理分析。特别是我们初三的化学老师,只与学生交往一年,一般不带班主任,对学生各方面了解较少.导致在教学上忘记去了解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心理状况。孙子兵法讲“攻心为上”,如果我们能把握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心理需要,使之对学习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其知识接受的效率将高出不健康的心理许多倍。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正>爱岗敬业、关爱学生,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处处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着想。其次要懂得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青少年儿童是长知识、长智慧、长身体的时期,他们还不成熟,他们的愿望和能力还不平衡,有时会犯错误;青少年儿童的发展也不是线性的,会有曲折,了解了这些特点我们就不会事事责怪他们。第三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需要,青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他们有求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思想健康素质。学生的思想健康素质不仅影响着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而且也关系到他们能否积极的“社会适应”,应当成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需要引起学校各方面的足够重视。目前学生的思想健康素质普遍不能令人满意,不少学生存在着突出的思想亚健康问题,他们在思想上背离了社会伦理规范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要求,进而导致其行为失范、心理失常,危害着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这不仅直接影响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着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正视学生的思想亚健康问题,并努力促使其积极转化,有助于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确保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除了传授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学会思考、懂得选择,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让他们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为心理正常的学生实现更高的人生抉择,预防潜在的心理问题,因而心理辅导则应为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中除了传授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学会思考、懂得选择,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让他们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为心理正常的学生实现更高的人生抉择,预防潜在的心理问题,因而心理辅导则应为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