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它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作为后起之秀的古代希腊文化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吸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本文试从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影响的原因、形式、途径三个方面来探寻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  相似文献   

2.
探讨古代东方的夏后氏和西方的大夏是二而非一 ,对远古时期的部族迁徙等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普通存在专制王权的古代东(?)基本特征是王权与教权既相互利用又彼此排斥.这种关系在各国历史的(?)异性.例如,古代印度人、犹太人和埃及人过于专注神务,向往冥界;(?)人重人轻神,以修文入世而著称;古代中亚与西亚的居民则(?)爱军旅生活;用武功见长.……(?)差异,都是各自固有的社会历史条件长期演化的产物.本文试图对(?)条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出东方各国不同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4.
古希伯来是世界上最早确立一神教的民族,直至今日,耶和华仍是犹太教中的唯一神。同时,犹太民族又是世界上最富有智慧的一支。但人的觉醒与发展并没有削弱、动摇神的地位,相反,对神的信仰和对人的信心并行不悖地发展。本文从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文学比较的视野,试图通过分析古希伯来《旧约》对古代两河流域文学的接受与变异,对这种神人悖反关系的原因进行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5.
世界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 ,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或仿自然山水 ,植物与建筑相结合。西亚园林以古代的阿拉伯地区的利比亚、伊位克及波斯为代表 ,主要特色为花园与教堂。欧洲园林以古代的意大利、法国、英国及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国古代颛顼、后稷死而复苏的神话,前辈学尚未给出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本从中国古代的萨满信仰入手作了新的尝试。笔认为,二神所化的人鱼是巫的特征,二神亦本为巫;而巫能从生命树采不死药,这就是二神话而复活的原因。章还论证了鱼对宇宙模式的上、中、下三界及对包括谷物、 人自身在内的整个生命宇宙的统属功能。  相似文献   

7.
《左传》中的一些古帝王。最初可能是些有功于人民的部族英雄。他们在当时就可能已经被视为神的化身,或后来被神化为天上的诸神。总之,他们的名义往往反映了他们的神格。本对少暤、舜和禹的名义的探讨,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人从哪里来? 很长一段时间,在东方和西方,都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是神的儿女。于是在欧洲处于黑暗、文化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东方也处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之下,被封建文化的枷锁束缚着。  相似文献   

9.
龙年说龙     
阿蒙 《神州学人》2000,(1):25-25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她的名字叫黄河;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入·”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是龙的传入。龙的意识大抵沿自古代炎黄先民的图腾崇拜。古时典籍称:伏羲之母华肯在雷泽因脚踏龙身人面的富神的足迹,感孕而生伏羲。伏羲文娟“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列子·黄帝篇》。炎帝之母在华阳淤玩,看见神龙一有感而孕,生炎帝。炎帝“人身牛首”《正义)引(帝王世纪》。作为部族的徽记的龙,其形象随历史的演变、氏放的融合分化而不断变异。定型后的龙的形象大体是这样的:牛头,象鼻.鹿角,马鬃,蛇躯,鳞身…  相似文献   

10.
试析台湾乡土文学的民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乡土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中国现代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反帝、反封建、反殖民压迫和剥削,以及渴盼回归统一的历史背景下,台湾学以其鲜明的乡土特色和时代印记,表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浓烈的民族意识。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反抗外来侵略,以及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向往自由、正直善良的民族精神品格。这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在学上的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11.
三点导读     
余光巾是台湾名的诗人,《民歌》是他采用民歌形式创作出来的诗歌,这首诗澎湃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情绪,而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情绪是化在奔腾的黄河、长江的浪涛之中的,是呼啸在你、我、他和一切中国人血脉之中的。诗人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从黄河之涛、长江之浪和自己血脉的奔腾中,强烈地体验到了这种民族精神,因而歌之。一种源远流长、奔流不断的雄浑的江河之唱.也即是一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民族生存意识。在那百折不挠、坚毅执着的精神背后,有一种悲壮激越的情怀在诗篇中奔流、荡漾。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世界古代史课程教学中,古代西亚常被视为人类文明史的开端,但课堂讲授中以专题板块为主的教学体例让学生们在主观上对古代西亚的历史产生了割裂感。因此,文明交往的视角应该被引入古代西亚史的教学理念中。基于文明交往理论,楔形文字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有着自己的文明发展轨迹和特点,其内部诸文明也相互交往。这种区域整体性视角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世界古代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古代西亚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伏羲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传说、各种文献记载及相关地下考古资料看,伏羲不是神。伏羲与太昊原本为一人,是远古东夷“龙”崇拜部族的首领,他是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度时期的即被称为“人文初祖”、“百王之先”的代表人物,是中华文明的始祖。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中国’一词在作者用来相当于中国的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初期,即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和最高阶段,这约略相当于历史上的夏商周和春秋时代。关于古代中国的历史有许多问题应当加以说明,作者亦曾作过这样的准备,只因个人的精力有限还未能如愿以偿。这里发表的只是许多问题中的一个,因为未经说明的问题太多了,在一篇里不可能完全照顾到,所以有些地方便不敢心情的发挥,这要在陆续发表的文章中,弥补这些缺憾。古代中国由于生产力逐渐的发展,氏族制已进步到部族联合,有些氏族努力澎涨了,取得了长期的领导权,其馀的氏族便变成了他的从属。部族及联合的出现本来是基于利害关系的,现在利害的关系更为顯明了,於是从民主的平等的结合变而为带有武力的强制的性质,许多被征服的氏族亦常被编入部族中,这样在部族及联合中公然的出现了统治氏族和被统治氏族。统治氏族为了便于管理,容易达到战争和生产的目的,把被统治氏族在原有的血缘为基础的组织上加以人工的调整,使每一氏族都包含一百个壮丁,从氏族宗族到部族都成为一种十进制组织,即每一部族包含一百个氏族一成个壮丁,这便是尚书尧典上所说的『平章百姓,百姓昭明。’这样组织的办法虽然不是一般的氏族制发展的必然路径,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一发展阶段上处处遇到,如印加族统治前后的古秘鲁印第安人,纶缪拉斯时代的罗马人,凯撒和塔西他記载中的日耳曼人,便都施行过。这些社会发展的实例都曾经恩格斯肯定的指明是处在野蛮时代中级阶段和最高阶段的氏族社会,正好同古代中国作一个此较的说明。此外,类似的组织在中央亚细亚和中国北部的蒙古利亚种游牧人里变曾存在过,不过这些‘东方民族’的出现都在中世纪以後,不免带有游牧封建主义的色彩,不是古典的正常的发展,我们就不必理会他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地理方位是用东、南、西、北表示 ,在古代则以“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来代表。如南京的玄武湖 ,位于钟山之后 ,故东晋初年被称为北湖。“玄武”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通常指北方之神 ,其具体形象是龟的身上缠绕一条蛇。因此 ,玄武湖实际上是北湖的意思。此外 ,唐朝长安的玄武门也是指北门。青龙是东方之神 ,例如位于东海之滨的历史名镇青龙镇。此外尚有青龙河、青龙塔等 ,都代表着它们的位置在东方。朱雀是南方之神 ,我国众多旧城的南门均以朱雀冠名。金陵的朱雀门、朱雀桥 ,长安的内街朱雀门等 ,都是历代著名的古迹胜地。…  相似文献   

16.
“夸父追日”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神话传说,夸父是其部族的首领和神巫,夸父族是华夏族团的一支。“夸父追日”实为春社求雨,神巫夸父被曝而死之事的演变。夸父部族-人类的利益而献身。透过这个传说,可看出上古先民的生活、信仰和文化、思维状况及上古巫者为公众利益而大无畏牺牲的精神,夸父是人类崇高精神的不朽象征。  相似文献   

17.
费康亮 《丹东师专学报》2011,(2):95-103,117
《河伯》是屈原抒情组诗《九歌》中晦涩难解的篇章之一。《河伯》研究由于涉及神话传说、原始宗教、祭祀礼制、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所以众多学者从神话学、宗教学、心理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地理学等领域对其进行跨学科研究。关于《河伯》的祀主和河伯的原型,学术界争论激烈。关于《河伯》的祀主,主要有黄河之神、九河之神、天河之神、江夏之神、楚人水神、江湘之神、湖湘九河之神、楚国大波之神八种观点。关于河伯的原型,主要有猪、白鳍豚、玄冥、鲧、阳侯、部族酋长、种荷人/祖先神七种观点。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和中国先秦学中唯物主义和唯中学家在神的观念上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造成两国哲学中神的观念异同的原因是复杂的,即在宗教、文化 的因素,也有政治经济和地理方面的因素。这种种的观念的异同,深刻地影响了两国甚至包括东方和西方的哲学和文化的硕貌,促使它们形成各国的特点,并使两者朝着不同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认清一个文化的源流对于认识这个文化的内核来说至关重要。来源于阿拉伯口传文学形式的英雄史诗《昂泰拉传奇》长期以来不仅被作为阿拉伯民间叙事文学的"开山之作"而大放异彩,更是在诸多的阿拉伯史中作为反映阿拉伯古代部族历史的重要参考史料而屡次出现。这主要是由于英雄史诗《昂泰拉传奇》折射出古代阿拉伯游牧文化的因子,而这种游牧文化因子参与了对后世阿拉伯文化精神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东方文学,即亚洲和非洲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可分为古代、中古、近代和现代四个阶段。将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加以对照和比较,可看出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古代东方地区是世界文学的摇篮,中古东方文学丰富多彩、光辉灿烂,近代东方文学实力较弱但却放射异彩,现代东方文学正在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