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学民 《围棋天地》2006,(11):68-68
围棋起源于中国,已有约4000年历史,是极具东方智慧特质的瑰宝。围棋的发扬光大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群众基础不仅是中国、亚洲,还应是世界性的。要想使围棋这一国粹走向世界,围棋文化的国际化普及工作十分重要。现在,围棋规则的国际化工作正在进行,但是围棋还没有国际化的名称、术语等。笔者作为一名围棋爱好者,深感围棋普及的重要性。既然要普及围棋,不应该只是哪一国的围棋的普及,而应将围棋看成是世界的,等世界认识了围棋,也就认识了东方,认识了中国。  相似文献   

2.
李辉 《围棋天地》2013,(22):110-110
三十年前,围棋热还没有兴起,电视转播也没有,更不要说围棋频道和视频了。我当时所听到的聂卫平谈围棋,是一没有影像,二没有声音,只有文字和棋谱,要用心去听的《聂卫平谈围棋》一书。  相似文献   

3.
围棋的起源     
安永一 《围棋天地》2010,(22):107-109
西藏的围棋 接下来,我们要试着探寻围棋棋盘的由来。首先,以为是什么人为了围棋而着想,这才必须要造出棋盘来,对于这一点我是不能同意的。如果说真是尧舜那样伟大的帝王创造了围棋,在古代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之下,创案何出呢?  相似文献   

4.
读后 编后     
《围棋天地》2005,(23):95-95
围棋的社会定位 看完《韩国围棋的忧思》一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韩国作为围棋强国,能居安思危,放眼未来,让人震撼。振兴中国围棋,应该是政府、社会、棋手共同的责任,就目前而言,首先应该明确围棋的社会定位:围棋应该是一项群众性的智力运动,而不仅仅是职业棋手谋生的手段。实现这一定位,就需要围棋运动主管部门发挥作用,在更多的普通城市甚至是乡镇开展围棋普及活动;要发挥二、三线棋手的作用,大力培养围棋教师,使他们成为基层地区围棋普及的主力军;制作围棋入门类电视教学片,  相似文献   

5.
《围棋天地》2004,(19):48-48
Chris Kirschner:我想围棋规则要统一的话,每个人的姿态都要降低一点就好了。我在学围棋中受益无穷,我是从我祖母那里学会围棋的,我祖母说,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下围棋的话,就不会有战争了。吴清源和岩本薰也这么认为。我们除了推广围棋之外,还要使围棋在促进世界和平中的作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6.
孙心圣 《围棋天地》2002,(10):44-46,48
我1983年接触围棋,当时我在一所中学工作。虽然爱上围棋,但由于周围的人几乎没有会下围棋的,所以平时很少对弈,棋力也不见长进。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要选择围棋作为贵州卫视的一大发展方向?作为棋迷的贵州电视台台长李新民是不是一时兴之所至,才在围棋上倾注着如此的热情和投入?不错,他是棋迷,但他更是拥有1000多名员工和面对着全国难以数计的电视观众的省级电视台台长,肩上承有千钧之重,他不可能也不敢以他的个人爱好来抉择,却让电视台来埋单。李新民有三个爱好:围棋、摄影和集邮。他说,围棋教人去把握大局,方向明确,决心才大;摄影能使人在瞬息万变中抓住决定性的瞬间;集邮使他懂得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人有许多爱好,他可以把那些雅致的痴迷演变成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一本本画册,或一段段故事。李新民却把它演变成电视文化节目,那就是围棋。  相似文献   

8.
在范曾先生的画中,常常见到,在一棵大柳树或者大松树下,有一老一少在下围棋。 可能在画家看来,没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就不能让人感到围棋的深奥古朴,围棋的博大精深。而没有孩子,没有天真无邪的神情,又难让人联想到围棋的敏锐和流动的神  相似文献   

9.
棋儿视线     
围棋的普及 下面是白江治彦与渡边惠子的一段对话。 白江:在围棋的普及方面,从欧美回来的你想必也有一些心得吧。 渡边:在欧洲人看来,围棋是一种乐趣,所以愿意沉浸在这种围棋的乐趣中的人也很多。 白江:其中会有些相当积极的人吧。 渡边:是的,通过这些人可以教会他们身边的人下围棋,这样围棋在欧美也可以更快范围更广地普及开来。 白江:在欧美,都有一些什么围棋设施呢? 渡边:那里也有很多象样的围棋机构。也有一定的围棋氛围。在户外,还有如图所示的这样透 明的棋盘,会 吸引很多的对 围棋感兴趣的 孩子们。从这 一点来看,围…  相似文献   

10.
罗玉勤 《围棋天地》2006,(10):70-70
已故文学大师巴金老人说过,人是大写的。不用说,这指的是如何做人。做人该坦荡,做人该光明磊落。对我们下围棋的人来说,不光人是大写的,围棋也是大写的。职业的也好,业余的也好,只要沾上围棋的边儿,就该对她敬若神明,不敢有丝毫亵渎之心。围棋是尘嚣世界的一方净土,是心灵沙漠的一方绿洲。围棋给予我们快乐,也给予我们痛苦;甚至有时也给予我们名声和金钱——这其实并没什么不妥,相反,却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围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您不但致力于搞围棋研究会和合宿培训,并且你还要带上年轻棋手去中国访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秀行军团”。“秀行军团”到中国去做围棋巡游比赛是从昭和五十七年(1982年)开始的吧。 中国的“气” 已经过去了18年的时间了。当时整个中国学围棋的气氛都相当炽烈,棋界内部也搞得十分红火。那个时候似乎条件要比现在的条件差,一有重大的赛事,有的人甚至要乘几十个小时的车赶到北京参加或是观看。而且,在对局时他们的认真态度让人非常难忘。 在参加比赛时尽可能地取胜是当然的事情了,但是 人们的理解似乎要超越单纯的胜负,这是一…  相似文献   

12.
叶楠  黎庆 《新体育》2005,(8):56-56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是活人,大概总要吃饭。虽然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但真要说起“吃”的花样,恐怕没有谁能比得上围棋高手们……  相似文献   

13.
围棋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围棋更是中华民族传统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广州体育学院从加快教学发展、扩大课程设置和加强人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考虑,于1998年在全院开设了围棋选修课。四年来,笔共完成八期十多个班的教学工作,培育学生近800人。本试图就围棋选修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南非围棋     
周广 《围棋天地》2004,(8):54-54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非是围棋的荒漠之地,但其实并非如此。说到南非最大、会员最多的围棋俱乐部,大多数人都会以为是在繁华的约翰内斯堡或者是美丽的开普敦和首都比勒陀利亚,但实际上,在南非唯一拥有超过百名会员的围棋俱乐部坐落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的黑人城镇索维托。一提到  相似文献   

15.
龙门这边(79)     
郑凌志:久有凌云志(二) 有一天,我在市中区的新建小学上象棋课,报名象棋的只有四人,甚是凋敝.旁边围棋班的同学也不是太多,仅七八人,于是象棋班和围棋班进行了互动.放学后我跟围棋班上的一个小女孩交谈起来,我问道:“学围棋学了多久了?”小女孩回答道:“六期.”刚以为这个围棋初级班的小女孩是个新生,不想都已经是老学员了,我有些惊讶.“参加过比赛没有?”“没有.”  相似文献   

16.
记得初学围棋的时候,看过沈老的《围棋十诀》,记忆颇深。时过多年围棋依旧还停留在初学水平,不过在网络围棋上到是下了不少时间,从大鸣到清风再到联众胜胜负负, 分数和D位始终不能突破。日前仔细总结,网络围棋居然也有规律; 1、避实就虚 上网下围棋的人林林总总,水平自然差别较大,就算你水平再高,须知强中自有强中手。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精神作一创造性发挥——敌强我退,敌弱我进;充分利用网络中几近无限的菜鸟资源,搏一较理想分 数想来小咒皿事.. 2.李代桃回 网幼阔棋id分有儿…  相似文献   

17.
苏甦 《围棋天地》2011,(2):114-115
现在小孩学围棋的条件真比我小时候不知要好多少,回想起来那时候父母和孩子真是不容易啊。 记得刚学围棋的时候(1988年),整个城市都买不到一本关于围棋方面的书。没有书,就只有靠“王老虎”口传心授了;没有书,也就没有了框框和“定式”,“王老虎”的创造力也就有了发挥的天地。  相似文献   

18.
在第6届招商银行杯CCTV快棋赛的开幕式上,CCTV体育部副主任和协会领导的讲话意味深长,在主持人介绍来宾后,CCTV体育部副主任说了一句,“我感到很大压力”,随后华老突然说到“围棋是小道,所以配合CCTV的调整,是我们的工作”,在比赛之前这样的对话,让大家都觉得有些奇怪。在之前,我也有所耳闻,央视取消了棋牌乐节目,并将围棋划为了小众娱乐,显然,他们的对话就是说的这些事情。随着CCTV对于围棋的转播越来越少,对于围棋赛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赞助商通常会要求比赛要在中央台直播.没有这个条件.很可能会失去这个特助者。  相似文献   

19.
读后编后     
《围棋天地》2006,(21):95-95
偶然看到中央台的鉴宝节目《走进内蒙古》,只见一个持宝人拿来的是一副元代围棋,棋子上有阴刻的花纹,很好看。全名叫压模阴刻花纹瓷围棋,棋盒是两个像大碗的容器。令我吃惊和感动的是这副围棋361个棋子,一个不缺,也没有一个是后配的,完事的原装正品。  相似文献   

20.
围棋为中国古代人民所创造,历经4千多年的发展,目前围棋已走向“国际化”。围棋的健身价值,在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人的意志。近20年来中国围棋的水平,较之日本、韩国已处于下降趋势,中国爱好围棋的人低于日本、韩国的人口比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围棋项目很有必要,普及围棋,从儿童抓起,从学校抓起,走出一条从学校培养围棋后备人才的新路,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